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78 春天 (第1/3页)
大宋朝皇家水稻培殖中心。 理宗赵昀与史弥远等一干重臣站在路边,与户部尚书史逊低声交谈着。众人今日来此,是准备视察稻种的培育情况。李不伟自然也在其列。 此时距正常播种时间尚早,但因为今年是大宋第一次大规模种植新式稻种,因此朝庭对此极为重视。虽然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育种司的试验田早已做好了一些准备。当然,江南各地的几十块试种田也早已规划好,而且育种司专门为每处试种田都派出了‘专家’。这些专家,都是从育种司里出来的,也都是史红袖培训的结果了。 史逊在一旁说道:“皇上,等到时机成熟,全国的二十三处试种田就可以大面积试种新式稻种了。如果不出意外,到了明年这个时候,江南所有的产稻区都将种植这种水稻。”理宗点了点头,道:“史卿办得好!粮食为一国之本。倘若粮食的供应出了问题,百姓尚且为生存而发愁,又哪里有心思干其它事情呢?即使有了再多的技术,也是无用的。”说话间,心中却想:倘若到了明年,又或是再过上两三年,大宋的主要产稻区难道只限于江南么?江北的一部分地区,包括汉中、西夏、关外等地,大都适于种植水稻。倘若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户部的任务又要加重了。还有,李卿曾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这次远行成功,船队就会带回大量适合江北种植的新作物。只要大宋的百姓从此不再挨饿,其余的事情便好办多了。 想到此处,赵昀的心中早已无法平静,又想起两百多年前自己的祖先创立基业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曾有过如此远大的报负,他不由得对日后的计划更是神往。史逊在一旁观言察色,以为理宗之所以如此表情,完全是对育种司的工作极为满意的结果,当下又继续说道:“皇上,这次的秧苗,我们准备采用高温破胸,常温催根,保湿催芽,摊晾练芽等多种新的方法。为了破胸快速而整齐,先加温保持在三十五度左右,只需十多个小时即可破胸露白。等到露白到根齐时,再及时翻动、通气降温,并以水调气,以水调温。等到根芽出齐后,要将种堆摊簿进行摊晾练芽。如今这些方法已被育种司的所有人员掌握。” 因为皇宫中早已有了温度计与闹钟,因此史逊所说的一些数字的含义,理宗自然是知道的,当下不住点头赞许,又问道:“史卿,这批稻种是去年秋季收获所得。按去年的收成来看,再过一年,其收获的成品水稻,足以供应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了。” 史逊连连称头称是,面上得色更甚,又从怀中拿出一本早已印刷好的册子,陪笑道:“皇上,这本册子是育种司的技术人员所写的,里面讲述了稻种的详细结构。皇上请看,这里写道:胚乳包括位于外层的糊粉层,以及占据中央大部分的淀粉组织。糊粉层由糊粉细胞组成,细胞较小近立方形,贮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各种酶。淀粉组织的细胞较大,充满淀粉粒,间有少量蛋白质。而胚位于籽粒下腹部,包括胚芽、胚轴、胚根、盾片和覆盖胚芽鞘的外胚叶和复鳞……” 理宗虽然多少接触了一些术语,然而对于更深层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此时越听越糊涂,但又看到史逊说得口沫横飞,神色间颇为得意,也不便马上打断,只好不住地胡乱点着头,心中却想,这史逊怎么也和那帮学者一样了…… 育种司的这片育种田,占地面积极大,在水田周围还修了不少士兵的住房,显然这里一年四季都将处于军事管制。理宗看得甚是满意,正待问一下各处的试种田的情况,却听史逊继续道:“皇上,目前我朝只有临安,以及两浙一带设有稻种培育田。但是四川、福建等地也是产稻大区,因此臣以为,应该在这两处也分别修建育种田。如此一来,即可以增加稻种的产量,又可以省去了稻种的运输过程。”理宗笑道:“史卿所言甚是,其实史丞相也曾对朕提及此事。既然史卿早已想到了,此事就交与史卿去办吧。争取等到下次播种的时候,上述两地的育种田都已完成修建。” 史逊听到理宗应允,不禁面露喜色,又继续说道:“臣还有一事启奏。如今农具厂已经成立,并且有了足够的机器生产各式农具。同时,在CD府与福州也有相应的农具厂在建。这几日,临安农具厂又新制造出两万多件农具,再加上以前生产出来的,总共有近十万件。这些农具,大都是些常用的耕犁、镰刀、锄头等。臣准备将这些农具按成本价格卖与各地百姓。如果百姓能够上交旧的农具,便可以几乎免费的价格,获取相同的一件新农具。不知道皇上以为如何?”理宗道:“如此小事,史卿自己决定便好。其实,对于一些贫苦的地方,所有的农具都可以更低的价格售出,甚至直接赠于当地百姓也未尝不可。” 倘若换过两年之前,理宗决计不会说出如此话来,因为当时宋朝的铁产量根本不允许他如此慷慨。但到了今日,临安附近的工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眼看着其它地区的工厂也相继成立,再加上新稻种即将广为发放,为了不影响朝庭的大计划,赠送些农具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理宗与史逊在一旁相谈之时,李不伟却是心不在焉,四下里左顾右盼,始终没有发现史红袖的影子。他当下失望之急,心想今天这个日子意义非凡,作为技术顾问的她,应该也一同前来的啊。难道是因为皇帝前来视察,她便先行回避了? 又过了一会,理宗仍然与史逊和史弥远等人商议稻种之事。李不伟有些坐立不安,便以实验室要布置电线为由,准备开溜。理宗笑道:“李卿既然有要事在身,朕也不留你了。不过前段时间史丞相所说的远洋贸易之事,李卿准备得如何了?” 李不伟忙道:“皇上请放心,臣已列出了详细的清单,基本上都已准备得差不多了。另外,又从各地的水师中调集了一千五百人,再加上两千多名步兵,以及船工、厨师、医官、翻译等,已有四千三百多人。至于领队之人,也是按照丞相的意思办的。”理宗笑道:“李卿办事,朕自然是十万个放心,此事就全权交与李卿处理吧。等到定下了日子,朕亲自为船队送行。” 离开育种田之后,李不伟又犹豫不决,不知到底该去哪里。他原本准备在育种田待上一整天,但不知为何突然觉得心烦意乱,就连一刻也待不下去了。如今好不容易离开了,却又茫然之极。 徐超一旁问道:“大人,接下来可是要去实验室?” 李不伟郁闷之极,当下点了点头,转身钻进了四轮马车之中。马车徐徐驶出育种司,李不伟透过玻璃窗户向外望去,只见窗户外面的农田仍然空无一人,更显得萧条之极。 人们都说,人的心情是受天气影响的,阴天的时候,人的情绪大多不好。然而此时阳光普照,透过车窗的玻璃洒在身上,舒服之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