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2.85 医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85 医学 (第3/3页)

呢?难道实在是闲得无聊,要测量一下自己的肺活量?对了,宋朝有没有仪器测量肺活量呢?还是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如此胡思乱想一通,李不伟眼前又浮现出费太医与宋慈那种惊讶的表情,心想:我只是说了一下大概的西医理念,这二人就已惊讶如斯,若是我将所有医学类别都讲了出来,他们岂不要被吓傻了?费太医此人极重功利,想必又会启奏皇上,将那些医学实验室,医疗器械厂、药厂的创意都归于他的功劳。不过如此一来,我倒省事多了。费太医必定会想办法将一些名医都召集起来,充入医学实验室中任职。

    其实自从有了牛痘的功劳之后,费太医对于李不伟多少有些敬佩,又觉得些高深莫测。然而为了自己的声望,他终于还是未将实情讲于旁人。

    既然有人自愿相助,李不伟也不用考虑太多的事情了。不过凡事总要有个开头,眼下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将一些基本的理论讲与众位医官。

    对于医学,李不伟着实没把握,好在他还有一套中学的生物课本,这本课本里大概讲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神经网络、各种器官与组织等知识,估计也够应付一阵子的了。等到这些基本知识都讲完了,再开始更深层的讲授计划也不迟。但眼下还有一件极为头痛的事,这便是教材的抄写了。香儿刚刚痊愈,看来还要休息一阵子,但教材之事又不能耽搁太久,这又该如何办呢?

    周依依与香儿看李不伟郁郁不乐,也为他感到着急,后来听说是为了教材之事而烦恼,二人也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香儿沉思良久,忽然说道:“既然这本书不能被外人看到,不如由我和依依jiejie念了出来,然后由别人来抄写。”

    李不伟摇头道:“这样不好。医学书中所讲的大都是一些人体构造,而现下男女有别,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女医官。若是由你们讲给那些男人,未免不太合适。不如这样,你们先将那书中的内容记熟了,等到时机成熟,我再另想办法吧。”

    两位姑娘看到李不伟心意已决,当下也不好再多说,二人相互使了个眼色,拿起那本高中课本,转身走了出去。

    虽然宋朝对于人体态度极为严肃,但费太医作为医者,却又与寻常人不同,在他听来,李不伟说的那些简单解剖医学也可以接受。尽管如此,李不伟也深知,解剖医学若要发展起来,必定会经历一番阻难。

    李不伟想得没错。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在有着几千年中医历史的古代中国,忽然要推行一种全新的医疗手段,比起推广兵器要难上何止十倍。也正因为如此,过了若干年之后,此事竟然神差鬼使般地,让李不伟有了独一无二的先进医疗方法,而且因此获益颇多,此是后话。

    虽然眼下看不到医学的发展前途,也想不出好的对策,但是在李不伟心中,此事已经解决了。

    一件事情,当你想不出解决办法时,就将其放在一边,先做一些准备工作,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继续。这就是李不伟的想法,同时他也认为这是最好的、而且是唯一的、同时也是最无奈的解决办法。

    看似无奈,有些事情仍然需要继续。随着大军北伐日程的临近,消炎药与麻醉药的制作也迫在眉睫。李不伟这时才感到有些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早些想到医学的发展呢?如此看来,还有更多的领域需要开拓,而以他现在的阅历,还无法明确到底哪些才是最重要的。

    还是最无奈的办法: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不伟又翻开《大百科全书》,里面有一章这样讲:青霉素,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二十世纪以前,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后来,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有一次他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三周后当他回实验室时,注意到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弗洛里、钱恩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此后一系列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但是青霉素会使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在应用前必须做皮试。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没过几年便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

    青霉素听起来神秘,但李不伟看了其培养方法之后,又感觉不是难事,因为这其中并不需要用到先进的仪器,也不需要用到新式材料,更不需要用到现下无法找到的一些有机物。李不伟终于放下心来,因为这种药品之所以出现得晚,完全是因为其发现过程的偶然性。如今自己既然已提前知道了此种药物的功效,又了解了其制作方法,看来在宋朝要制作出消炎药也并非难事。

    制作青霉素的原料都较易获得,而且看书上记载的培养过程,也是极为容易。即使完全按照弗莱明的过程去做,也只需几年时间而已,况且自己现在又掌握了后来更为快速的培养方法,按其上所说,也只需不到一个月便可完成结晶。

    至于麻醉药,中国古代华佗的麻沸散便可实现局部麻醉,而且疗效甚好,其主要成份是草乌、曼陀罗籽、天南星。至于人工合成的麻醉剂则有乙醚、三氟乙烷、氧化亚氮、三氟溴氯乙烷、甲氧氟乙烷、三氯乙烯、硫喷妥钠、羟孕酮酯钠、甲苄咪唑等。这些药品大部分李不伟都是第一次听说,但乙醚的制作并不太难,用浓硫酸使酒精脱水便可制得。至于氧化亚氮,也称为笑气,加热或撞击硝酸铵可以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水,当水中溶解大量笑气时,将水冷却,就会有笑气晶体出现。倘若再把晶体加热,笑气就会逸出,完全可以利用笑气这种性质,制作出高纯度的笑气。

    但是对于其它种类的麻醉剂,制作起来却不太容易,至少以目前的有机化学水平,尚无法进行制作。不过李不伟早已心满意足,因为只要有了笑气与乙醚,再加上消炎药物,便能进行一系列简单的外科手术了。

    “不管能不能实现,尝试总是有必要的。”李不伟如此想着,已觉得自己是个医学家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