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全真门下 (第3/4页)
,起身走了过去。 然而齐大年却看得清楚,两名女子中的一名是道姑装扮,另一个却是身穿白衣的俗家打扮。众人看徐超走了过去,向那两名女子一抱拳,也不知说了些什么,那白衣女子听得一愣,忽然挥手在徐超脸上扇了一记耳光。 众人吃了一惊,当时已有两名侍卫站起来正待冲上前去,忽见徐超又转身走了回来。 李传也是颇为惊讶,奇道:“徐超,究竟是怎么回事?”徐超苦着脸道:“我只是问她们有没有奶,谁知道那名年纪稍轻些的女子竟然如此不讲道理,我想着身在异境,还是少惹事端为好,因此就忍了下来。不过那女子出手极快,又随身带着剑,显然是练过武功的。” 众人听徐超如此一说,当下已有几人忍俊不住,将口中的茶水喷了一地。李不伟也是哭笑不得,又问道:“你是不是问‘两位姑娘,你们有没有奶啊?’”说到此时,李不伟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远远看去,只见那白衣女子俏生生地站在那里,虽然离得远些,却也能看得出她长得楚楚动人,此时正与那位道姑在低声交谈。 那两位女子看得众人齐声发笑,更以为徐超只是个登徒浪子之辈,心想你羞辱于我们倒也罢了,竟然又回去大肆宣耀。当下两人走了过来,那白衣女子冷笑道:“我道是一个yin贼鼠辈,没想到这yin贼原来还有帮手,看本姑娘不割了你的舌头!”话音未落,已举起剑向徐超门面疾刺过去。 这白衣女子虽然看似柔弱,但这一剑刺出竟然奇快无比,众人当下不禁同时叫了一声好。李不伟来到宋朝之后也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剑,只觉得那白衣女子这一剑如此之快,徐超距她又如此之近,这一剑纵然躲得过去,恐怕也要摔个跟头。 徐超也没想到这白衣女子话音未落便一剑刺出,当下吃了一惊。他来不及细想,也未见脚下未动作,便已闪身向旁边避开,突然又伸手抓住了那白衣女子右手腕。 众人见徐超只在一招之内便将那女子制服,均齐声叫好。 李不伟看得连连点头,心道:这女子出剑虽快,但徐超躲得更妙,不仅让这女子一剑落空,而且又反手拿住了她执剑的手腕。倘若换作是我的话,这一剑自然也不打紧,只是我在躲开这一剑之后,恐怕会一脚踹向那女子怀中,如此一来便没徐超这般悠闲洒脱了。 那女子看到徐超抓住自己手腕,再听到众人齐声叫好,当下又羞又气,忽然手腕微微一动,便要将那剑向上一撩变刺为劈。徐超早已知她心意,手上微微一用力,那姑娘腕上吃痛,再也无法拿得住剑,手上一松,那剑‘铛’的一声掉到了地上。 徐超连忙松手,正待将剑拾起,却见这白衣女子转身跑了回去,又准备抽出那道姑的配剑。那道姑忙伸手将她拉住,低声道:“师妹,此处不宜久留,咱们还是赶紧走吧。” 白衣女子怒道:“师姐,如今国难当头,这几人却在此逍遥快活,看来非贼即盗。他们便是再有本事,我也不怕。” 那道姑更是不知所措,忙道:“师妹,听说丘师祖已返回京城,倘若他见不到不你我二人,恐怕会惹得他老人家生气。咱们还是赶快启程吧。” 自从离开徐州之后,李不伟心头总是想着史红袖的下落,更多的却是回忆丘处机的为人,从《射雕》小说中,以及真实历史记载,都觉得这位历史名人不会为难史红袖。也正因为如此,李不伟对于‘丘处机’、‘长春真人’、‘丘道长’之类的字眼极为敏感。此时从那道姑口中听到‘丘师祖’三字,李不伟忽然心中一动:难道那道姑口中说的‘丘师祖’就是丘处机? 想到此处,李不伟忙站了出来,招手道:“两位姑娘,哦不,两位道长,方才在下听你们说到丘师祖,敢问可是长春真人?” 那白衣女子听得一怔,又愠道:“你看清楚了,这里只有一位道长,本姑娘可不是出家人。”李不伟听她并不否认,却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出家人,更是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当下笑道:“姑娘说的是,在下一时糊涂这才误言。只是如果两位是全真教门下的话,这就巧了。” 那道姑奇道:“我们正是全真门下,却又为何巧了?” 李不伟道:“在下与长春真人……是多年的好友。两年前汴京城中修建思远观之时,在下也曾与丘道长促膝倾谈,因此也算得上是极为要好的朋友了。” 那道姑听得将信将疑,不免犹豫起来。白衣女子冷笑道:“你与丘师祖认识?鬼才相信呢。你如此年轻,看样子也只有二十岁上下,又怎会与丘师祖是多年的好友?莫非你从十岁的时候便认识他老人家了?”
李不伟闻言一愣,心想这次话说得有些大了,以自己的年龄,倘若仅仅说是与丘处机认识,估计也没人怀疑,但若说是多年的好友,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他心下念头急转,又笑道:“这位姑娘说的倒也有理,其实姑娘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在下看起来虽然年轻,其实已是三十多岁了。齐兄弟我可说的对么?”他这最后一句话,是对着齐大年说的。 齐大年早已明白了所以,忙接口道:“李大哥说得不错。我们追随大哥多年,也是因为大哥为人正直,又交游极广。听说丘道长还送给大哥一首诗吧?” 李不伟心中大乐,这齐大年看起来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没想到遇事竟然如此机敏,当下笑道:“齐兄弟说的是,为兄正好随身带着这首诗。”说着,又将从十三妹手中要回的那首诗拿了出来,递与那道姑:“道长请看,这可是丘道长的笔迹?” 那道姑看齐大年已有三十多岁了,竟然称眼前这年青人为大哥,难道他真的已有三十多岁了?她再低头一看手中那首诗,顿时惊道:“师妹,这果然是丘师祖的笔迹,看来此人说的多半不假。” 白衣女子将那首诗接过细看了一遍,狐疑道:“丘师祖又怎会写这种诗给你?” 李不伟笑道:“丘道长当年曾经见过在下未过门的妻子。而且刚好在下的未婚妻与姑娘一样,人又长得极美,因此这首诗原是丘道长写给她的。” 那白衣女子听到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