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3.11 往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1 往事 (第1/4页)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偶尔也有例外。就像是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家,忽然得到了某种外星科技,譬如如何克服重力,亦或是如何从子空间获取能量,则这种技术必定会领先当时的科技几百年,其带来的效果,也必将会让当时的科技得以迅速发展。只可惜纵观人类的科技史,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然而现下的情况有所不同。李不伟带回的那些技术,正如二十一世纪忽然得到外星科技一般,使得大宋遥遥领先于整个时代。也正因为如此,李不伟离开临安虽然只有半个月左右时间,但此次再回到实验室,却是另一番景象。

    新品种的水稻已在江南大面积试种,大宋皇家银行的筹备也在有序展开。朝庭解决了粮食与经济的问题之后,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制造业。如今,整个实验室已全部通了电,而且又有两种规格的电机完成了实验。

    范东来与几位学者一脸的兴奋,不仅是因为实验室近期取得的长足进步,更因为李不伟的回归。李不伟看在眼里,除了感激,更多的却是感慨。他正待说上几句阔别已久的场面话,忽听得有人来宣,理宗召见。

    李不伟并不觉得意外。朝庭在几日前,便知道了自己一行人将要返回临安的消息,早就做好了迎接的准备。这不,几艘战船刚刚抵达实验室的码头,李不伟甚至还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看,皇帝便派人宣见了。

    “如何向皇上解释此次北上的缘由呢?在皇上眼里,我的地位与身份自然不比那些武将,甚至比兵部或枢密院的大臣也差不到哪里去。这次冒然外出,恐怕皇上定会怪罪下来。看来还需得找个说辞才是。”李不伟如此想着,心里已有了主意。

    史红袖静静地坐在船舱中。在返回临安的途中,她早已被李不伟‘训斥’多次。虽然李不伟言辞间多有责怪之意,但更多的却是担忧与后怕。史红袖自然明白李不伟的心思,听他责备自己的话语,竟然生出一股莫名的喜悦之情。但一想到自己的母亲在几日前刚刚去世,史红袖又是一脸的悲切。

    李不伟走入船舱,本想着再将史红袖说教一番,但看到她如此神情,心里也软了下来,心想红袖突逢巨变,心里定然难过之极。此时既然已回到临安,若是再责骂得过了,恐怕会引她更加伤心,当下又婉转劝说。

    史红袖仍是一脸悲色,此时听说李不伟要进宫去见皇帝,小心翼翼地问道:“李大哥……倘若见到了皇上,该如何解释你离开临安的缘由呢?”

    李不伟叹道:“还能怎么说?只能说你对我早已有了情意,后来皇上又突然赐婚,你心乱如麻,一时想不开就离家出走了。而我为了找你,便瞒着皇上与史丞相自己去寻找了。”史红袖脸上一红,呐呐地道:“是啊,原本就是这个原因。只是……这话会有人相信么?”

    李不伟无言以对,其实他也知道,虽然雷鸣是史弥远的人,但又有谁能保证,此次前去的近百人都能守口如瓶呢?但好在知道实情的人并不多,如今算起来,也只有他自己、史红袖,以及徐超和玉清了。倘若这几人不说出实情,旁人定会以为自己只是由于儿女私情,这才带了人马前往江北的。至于那副棺材,早已在镇江府择地掩埋了,估计也无人知晓其中的秘密,只道是整个营救计划中的一件道具。

    想到此处,李不伟心中稍定,拉过齐大年交待几句,便匆匆赶往宫中。刚刚步入御书房,就看到理宗一脸怒色,几个太监低着头站在一旁,显然理宗心情甚是不好。李不伟吓了一跳,心想自己的行为果然惹得皇帝龙颜大怒,也不知他一会儿将如何教训自己。再一抬头,却看到理宗虽然怒容满面,却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李不伟心头稍定,知道理宗虽然有责怪意思,但如今自己安然返回,就连皇上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悦了。

    李不伟心中忐忑不安,当下将自己北上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声称史红袖负气离家出走,竟然一路跑到徐州,后来又看到徐州的道观,便想着出家做了道姑。再讲后来,李不伟又将自己如何进入道观中,偶遇金国王爷,以及雷鸣等人如何将自己救出之事一一说了出来。他虽然保留着些秘密,但又不敢做太多的欺瞒,甚至将忘远观中的那赵先生之事也讲了出来,但赵先生与完颜洪秀的对话,却并未讲出来,只说自己与史红袖看到金兵,便躲了起来,后来便听到了赵先生的一番话。至于婴孩一事,除了其身世,李不伟也全部如实告知。

    理宗听罢大吃一惊,站起身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过了许久也不说话。李不伟偷眼看去,只见理宗眉头紧锁,显然也想不出这赵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与金国的王爷有了交易。按当日的情形,这赵先生应该是大宋军中的一位将领,否则他又有何能力,可以调拔宋军攻打山东呢?然而理宗将所有的赵姓武将全部在心中过了一遍,仍然无法与那赵先生对上号。

    李不伟试探道:“皇上,臣在想,这赵先生是不是真的姓赵呢?又或者说他并非宋人?还是这赵先生只是军中的一名副将,皇上一时想不起来?”理宗点头道:“有此可能。朕即刻便召见兵部与枢密院中相关人等,彻查大宋军中所有的武将,看看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与金国有了勾结。”

    李不伟应声道:“皇上之言有理。此事若无法找出真相,必定会成为大宋的隐患。臣此次虽然有些冒失,但总还算有些功劳,竟然发现了这个天大的秘密。”

    理宗听得一怔,忽然喝道:“好你个李不伟,竟然敢在朕面前摆功?朕还未治你私自离京的罪,你倒先邀起功来了?”李不伟吓了一跳,再看理宗时,却见他虽然出声大喝,脸上却不见得如何动怒,显然此时心情还算不错,忙道:“皇上恕罪,臣也知道自己太年轻,行事间颇有冲动。但以后年岁渐长,便会懂事多了,自然不会再让皇上担心。”

    理宗点头道:“嗯,你也知道自己年龄不少了,这倒是件好事。你的手下范东来,本就是大宋的司天监,不如由他选个吉日,朕将公主嫁与你。”李不伟听了微微一惊,万没想到理宗忽然提出此事,忙连声称谢,心中却想:皇上今日要我成亲,难道因为红袖离开临安,我也跟着跑了的缘故?皇上的语气与平常大异,显然是由于那赵先生的事,竟然让他也没了主意。又或者是说,皇上已知晓了部分实情?

    李不伟心中惴惴不安,一直猜测着理宗到底知道多少。君臣二人又密议许久,始终无法想出那赵先生的身份。

    理宗一摆手道:“李卿,今日就到此为止吧。你已有十多日未回家了,倘若此处留得久了,恐怕北平公主会不满意的。对了,怪罪你的不只朕一人,史丞相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