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3.14 度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4 度种 (第1/2页)

    战船远离海岸线几十里,经过数日的航行,李不伟与赵范早已有些等不及了。毕竟这是大宋新武器的第一次正式亮相,也是这批武器第一次正式投入使用,众人都想看看其威力到底如何。

    与此同时,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次要对付的并不是外族,而是大宋的百姓。这些叛乱的人当中,固然有一些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也有一些人报有投机心理,但更多的却是为生活所迫而走投无路的百姓。倘若哪一年风调雨顺,粮食有了好的收成,又或是稍稍能过得去,这些百姓万不会走上造反的道路。

    然而此事毕竟发生了,而且就在朝庭与金国大战的前夕。若是换作以前,大宋朝庭固然也会派出军队前去镇压民间的起义,但多数都以地方驻军作为主力,很少从前线的精锐部队调兵过去。此次两淮驻军南下到福建,也说明了朝庭对于平乱的信心。虽然只有几千名官兵,但其手中的武器却是那些义军们万不能及的。

    赵范低声道:“大人,朝庭对于此次平乱的态度,与以前相比显然大不相同。随行的三千名士兵中,有近百名都来自福建。让这些士兵回到故里去平定家乡的叛乱,显然是不想过多地制造杀伐。但叛乱已经发生了,恐怕会有不少人因此而丢掉性命。”李不伟微微点头道:“是啊,赵将军分析得果然有理。朝庭若想知道新武器的威力,大可在几个月后与金国的战争中试试。但枢密院如此决定,估计是想提前练兵罢。”

    两人正说话间,忽然听到瞭望台上的一名士兵大声通报道:“李大人、赵将军,船队已驶过上竿塘山,距连江不远了。”身边一名士兵递上望远镜,赵范接过一看,喜道:“大人,前面不远处就是连江船厂的码头了,好象还有些地方上的官兵在列队等候。”

    李不伟接过望远镜看了片刻,笑道:“赵将军,朝庭的精锐之师忽然前来,福建的地方官员似乎也没有想到。只是这些士兵的穿着与装备,却是与沿江水师相差甚远。”赵范也笑道:“大人倒是看得清楚,不过大人却说错了一句话。现今的沿江水师,已编入大宋海军的东海船队了。”

    二人同时哈哈大笑。其实李不伟也明白,南宋自从移京临安之后,相比较北方,南方的威胁要少上许多,因此宋军的重兵大都在长江沿线布防。如今与金国开战在即,枢密院早就将全国的精锐调往川陕界、京西南路、淮南西路,以及淮南东路。至于一些新式武器,也大都配给了宋金边境一线的宋军。也正因为如此,福建的地方官兵始终没办法迅速平息叛乱,结果让义军在一年多的时间,竟然发展到四万余人,甚至还偷袭了连江船厂。

    其中一艘战船缓缓靠岸,众人终于看清,岸上除了一千多名士兵,还有几人的衣着稍有差异,显然是福建的地方官员了。赵洪万走上岸,与这几人见礼之后又交谈一阵。李不伟只看到赵洪万不时指手划脚,旁边几人连连点头,又偷眼向自己这边望来,神色间甚是恭敬。

    大宋朝的大学士亲自监军平叛,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不只如此,就连大宋皇家海军也加入了平乱的队伍。晏头陀的义军在福建任意横行,地方驻军已没有丝毫办法。如今朝庭的精锐之师赶来助战,这让站在岸边的福州太守终于松了一口气。

    对于福州太守,李不伟早已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知道这位太守也姓史,而且与当今的丞相史弥远关系非浅。史弥远有一位大哥叫做史弥忠,此人曾任知庐陵、吉州太守、又掌管福建盐茶税,并且被理宗封为郑国公。而这位史岩之,则是史弥忠的儿子,也是史弥远的侄子。

    李不伟至今仍然记得,他以前去宁波看望同学时,曾去过号称‘北有秦陵兵马俑,南有钱湖石刻群’的南宋石刻公园。这个公园占地面积极大,其内的石刻以南宋石刻为主,又有一小部分明、清期间的作品,共两百余尊石像。其实,中国的石刻作品基本都集中在佛教石窟或是皇家陵园,但南宋却有些例外。南宋的一些帝王,梦想死后能够安息到河南的北宋皇陵,因此这些皇帝死后,都是草草暂厝,没有留下一处宏大陵园石刻。但史浩、史弥远、史嵩之等人的的墓道石刻,却填补了南宋时期的这一空白。

    当然李不伟也知道,自己以前曾经见过的那些石刻,有些根本就不会再次出现了。当今的皇上早已有心迁都江北,这在临安城市道路改造的计划中,就能看出一二了。

    正如此想着,李不伟只觉得眼前景色忽然一变,原来自己乘坐的战船也已靠岸。李不伟与赵范并肩走下战船,岸上众人慌忙见礼,心中却暗暗称奇,早就听说临安有位李大学士,没想到竟然如此年轻,也不知他有何能耐,竟然能任得大学士一职。

    李不伟丝毫不在意众人的表情,随意摆了个姿势,算是打了招呼,眼光却在这几人中不断游走,终于停在一名武将打扮的人身上。

    赵洪万忙道:“大人,这位是福州总兵赵齐远,去年已被调至福州船厂,负责战船的监造与运送。”李不伟微微点头,心想赵范将军说得果然没错,此人虽然官职不大,但责任却是不小。福州船厂造的船,在下水时便已安装了蒸汽发动机,甚至还预留了火炮的发射孔,其中的信息甚是机密。赵齐远此时也在迎接的队伍之中,显然是朝庭早有密令。倘若这赵齐远真的是那位赵先生,也不知道完颜洪烈是否也知晓了大宋的军事机密?眼前这人年纪约三十岁上下,应该与那位赵先生相差无几。

    赵齐远看到李不伟盯着自己,忙一抱拳道:“卑职赵齐远,见过李大人与赵将军。”

    话音未落,李不伟便知道自己的猜测彻底错了。这赵齐远声音宠亮,一点儿也不像那位赵先生。倘若说他故意伪装了自己的声音,却也不像,更何况当时并无外人,他又为何要刻意伪装呢?而且人在伪装声音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完颜洪烈曾拿出了一件物事,赵先生当时惊惶失措,但其声音却是嘶哑之极。试想一个人到了如此慌乱的地步,仍然不忘记伪装自己的声音,这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了。

    李不伟转过头去,对着赵范微微摇头,意思是说这位赵先生,并非那位赵先生。

    赵范会意,终于放下心来,又冲着史岩之等人哈哈一笑,道:“军情紧急,李大人与本将军这才急着要见到几位大人。反贼抢劫了连江船厂,兵部担心福州船厂的安危,因此要赵总兵务必赶来商议。几位大人等候已久,此时想必也累了,咱们边走边谈。”说着,已迈步向前走去,李不伟会意,紧跟着走在后面,走入临时布置的议事厅。

    众人分别落座,略一交谈,赵范已对于叛乱的情况大至有所了解。连江知县侯信尚自惴惴不安地道:“几位大人,这伙反贼委实太过大胆,竟然在一个月之前偷袭了连江船厂。好在反贼的意图只为夺船,并未伤及人命。”

    李不伟问道:“史大人,汀州的情况如何?”史岩之听得一愣,忙道:“回大人,反贼并未攻打汀州城,而是转向长溪。后来在抢劫了几十艘战船之后,贼人的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