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首席潇洒军师_第二章 鹿门,我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鹿门,我来了 (第2/2页)

友论道,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此其一;爹爹的学问虽然渊博,但毕竟是一家之言,孩儿想,世间有名山大川,亦有土丘池塘,莫不是由黄泥积水成就,所差的无非是其容量。孩儿若是一味学习爹爹的本领,则终身亦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需得博采众长,方可更进一步,此其二;当然,孩儿还有私心,希望带着小英一同出访,既可以淡化最近的流言蜚语,更能够借此让那些人看看,我的meimei不是丑女无盐,此其三。”黄靖侃侃而谈,把心中的所思所想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黄月英听得瞪大了眼睛,她虽然也能够洋洋洒洒地写文章,但所言无非是些赞美山川草木之类的华丽辞藻,可是却不曾有哥哥这样清晰的思维,不禁更加佩服了,难怪爹爹一直说哥哥聪明。

    黄承彦也有些惊愕,他有心理准备,却是没料到黄靖这样地出人意表。这番话如果出自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之口,或许带来的震撼也不会特别大,但黄靖却只有十岁,谁家的孩子十岁就能够在想这些事情的?而且,“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简直道尽了读书的真谛,更不必说那个名山大川和土丘池塘的比喻了。不单如此,他还想到用这种方法来消除之前的流言蜚语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谓是一举多得。

    突然,黄承彦不再为要到来的乱世发愁了,因为,自己的这个孩子完全有能力应付,甚至,改变这乱世局面的关键人物就会是他也说不定,或许,这也是他提出要去寻访名师的原因吧。黄承彦猛然一惊:莫非,他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如果真是这样,此子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啊。他打定主意,深吸一口气道:“靖儿,为父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件事情,我准了。”

    黄靖和黄月英都松了一口气,相视一笑,开心地喊道:“爹爹真好!”

    “不过嘛。”黄承彦故意摆出一副威严的模样,郑重其事道:“寻访名师就不必了,为父在襄阳有个好友,乃是庞家的庞德公。此人淡泊名利,但是有经纬大才,目前在鹿门山下开办私学。待为父修书一封,你二人可以去他那里求学,顺便可以寄住在那儿,也好有个照应。”

    黄靖大喜,自己之所以要去襄阳寻访名师,为的就是拜入庞德公门下,没记错的话,三国有很多厉害的家伙都是他的徒弟,卧龙、凤雏也与他亦师亦友,水镜先生也和他过从甚密。能与他的鹿门书院齐名的只有出过郭嘉徐庶等人的颍川书院,这两个地方可谓是三国时期的谋士摇篮。想不到,自己的这个便宜老爹竟然还有这样的人脉,真是意外之喜。不过也对,毕竟历史上是诸葛亮的老丈人,跟诸葛亮的老师当然也会有来往,只是没想到他们这么早就认识了,而且看样子关系还很不错。

    黄靖这么做并不是心血来潮,他深知自己的优点就是无与伦比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但是,他同样也清醒地知道:有时候,一个人最大的优点同时也会是他最大的软肋。“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天堂和地狱只有一线之隔。这种简单的哲学道理很多人其实都知道,却很少有人会重视。比方说,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年少时期体弱多病的人往往能够得享长寿,而身强力壮的人却很容易暴毙,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体弱的人深知自己的不足,所以在对待自己的身体方面总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反而能够活得长久,而强壮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健康当成了理所当然,恣意挥霍着天赋,也使得隐患一点点累积,最终爆发不可收拾。

    很幸运的是,黄靖并没有把自己的天分当成是无懈可击的存在,反而处处谨慎,不断完善着自己。去鹿门书院将会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决定之一,因为他将有机会跟这个时代最为聪明的一群人打交道,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能力。

    黄承彦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拍板决定后便立即着手准备,看着他在书案上挥洒出一封交给庞德公的信时,黄靖在心中暗暗喊道:鹿门,我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