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计(三) (第1/1页)
(科目二总算过了,这两天的训练累死人。但是真不能再请假了啊,不然……各位懂的……另外,合同已经收到,明天就开始准备了,你们还是懂的……所以,多拿些推荐收藏来砸本刀吧~) 在很多年后,世人称这次具有改变历史进程意义的聚会为“鹿门定计”。它可以说直接导致了整个中国历史的改变,使得原本应该相对平衡的三国状态变得一边倒起来,而首当其冲的始作俑者,便是发起人黄靖。 虽然在座的几个人都还是看上去很幼稚的少年人,但是他们的智慧却不可估量。在黄靖说出要寻访明主的这番话之后,所有人都是眼前一亮。的确,虽然现在天下群雄蜂起,可是让他们看的上眼的还真没几个。或许真正的明主确实同黄靖说的那样,还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吧。如果这时候找上他,然后辅佐他成就大业,那岂不是很有成就感吗? 但庞统接着提出了一个问题:“黄兄弟所言不差,但是,我等几人若都去寻访明主,结果寻到不同的明主,那到时该如何决断呢?总不成先我们几人自相残杀,然后选择其中的最强者吧?” 黄靖微微一笑,反问庞统道:“庞兄以为,在座诸人中,谁的眼光最为准确?” 庞统迟疑了一下道:“虽然为兄不想认输,但是,黄兄弟你在这方面的确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崔州平和诸葛亮也默然不语,显然是默认了这件事,但是由于自尊心之类的原因,他们都没吭声。 黄靖又问道:“既然如此,寻访明主这件事情就交给小弟我吧。我想,诸位应当相信我的眼光才是。” 崔州平疑惑道:“若是黄兄弟出去寻访明主了,那我等在鹿门又该做些什么才好?难道还是一味闭门造车么?” 黄靖胸有成竹地说道:“当然不是,兄弟我此去可能会要许多年。不过嘛,这种奔波劳碌的事情就交给小弟我好了,诸位在鹿门乃是我的最大依仗。我为马前卒,诸位是马后炮,互为犄角,彼此相依。在我外出时期,诸位可如此如此,然后大事可图!” 庞统、诸葛亮、崔州平互看了一眼,然后爆发出爽朗的大笑,指着黄靖骂道:“好你个黄靖,不安好心。不过也罢,虽然此计狡猾了一些,但是确实好用。你就放心吧,一定能够办好!” 这时,诸葛亮顿了顿道:“我听说令妹已经学习了你的大部分新奇古怪的玩意儿,不知她可否留下助我等一臂之力?” 黄靖心中嘀咕道:“难道小诸葛亮已经开了窍,看出了黄月英的好?有这么一个牛叉的妹夫虽然压力是大了一些,不过好处也是不可小视的。哼,表面上说得这么堂皇,指不定打着什么主意呢。但是,为了小英的终身幸福,哎,算了算了,便宜这小子了。”于是便脸带微笑道:“自无不允。月英,你觉得如何?” 黄月英扁了扁嘴,想要说出一些抱怨的话,不过她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她知道,哥哥这是在讨论一件很慎重的事情,她不能由着性子胡来,虽然她深深知道,如果自己耍性子,哪怕再不合理,哥哥也一定会同意的。没有多少挣扎,她很快就回复说:“我听哥哥的。” 几个未来都是一方栋梁的小家伙鬼鬼祟祟地挤在这个小房间里窃窃私语了很久,终于把未来一段时间里要干的事情确定了下来,等几个人挂着黑眼圈抻着懒腰时,才发现东方都已经泛白了。 这时,黄靖突然心血来潮道:“我等虽然不是亲兄弟,但经此一夜,只怕时间无一个兄弟如我等一般亲近了,既然如此,何不来一个结拜,干脆成异姓兄弟得了?” 庞统率先抚掌道:“正有此意!”诸葛亮和崔州平也没有犹豫地答应了。 仪式很简单,没有歃血为盟也没有斩鸡头烧黄纸。几个人在案前上了三炷香,然后一字排开跪下,分叙年齿后排定长幼,庞统为大哥,崔州平为二哥,诸葛亮为三哥,黄靖最幼为小弟。然后几人举手为誓道:“念庞统、崔州平、诸葛亮、黄靖,四人结为兄弟,共匡天下,救济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如有背誓,天人共戮!” 大计定下之后,几个人可以说都有了奋斗的目标,变得比以前更为勤快了。甚至,由于涉及了这么大的事情,其中的诸葛亮和黄靖还成熟了不少,正太的气质还收敛了许多。庞德公和司马徽也察觉出了异样,但是也没深究,毕竟这两个怪物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自己凑上去很可能自取其辱。
黄靖则是一直盘算着接下来要去哪边,究竟是直接去见几个巨头好,还是到中原把水搅得浑一些,方便日后的主公摸鱼好?权衡了一下得失,他最终决定到京城碰碰运气,趁着董卓还没死,各地的诸侯还没有完全失控,去见见这个时代的伟人。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最终还是迈出了这一步,踏上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生涯。当他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庞德公时,这个智者似乎一点也不惊讶,反而责怪道:“以你的智慧,应该早就提出这样的想法了。你去吧,不必牵挂太多的事情。” 黄靖没有回乡拜别父母,他怕看到两位慈祥的老人家不舍的样子,然后自己就会心软也迈不开脚步了。送别那天,鹿门的大多数学子都来了,刚刚结义的四兄弟也没有太多的话说,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示意他放心离去。只有黄月英,趴在黄靖的怀里哭得很伤心:“哥哥,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小英会变得很听话很听话的,再也不给你惹麻烦了。” 黄靖宠溺地摸了摸黄月英的头发道:“别那么犯傻,你要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了,还会是我的小英吗?” 黄月英不言语,只是静静地趴着,感受着哥哥强劲的心跳,生怕放开后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黄靖见状叹了一口气道:“诸位,如今我不得已远行,实非本意,形势所迫也。但是也不需大家如此感伤,各位,还是来听听我做的诗吧。” 一听“诗圣”(鹿门的学子中的八卦积极分子取的,一下子就把杜甫的大帽提前了好几百年使用)有大作产生了,纷纷竖起耳朵来听: “城阙辅三水,风烟望汉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