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变_第一百零二章 洛阳比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洛阳比武 (第2/5页)

想好下面的打算,便直接去了老师那里。

    “收养这个孩子?”老师果然被我给吓着了,“你这还没正式成婚呢,这女儿又不是你的,你干吗要这样?你怎么解释给你未来的夫人。”

    “要不然怎么办?至少我养得起她。否则她的母亲在黄泉也无法瞑目。”

    “你不会感到很委屈吗?别人的事情,你却替他收拾烂摊子。”

    “没事啊,我喜欢孩子。”

    “喜欢孩子和这个不是一回事。”老师有些动气,“要是以后再有人带着孩子说是你的,怎么办?”

    “我就收养这一个,因为我想起一件事。”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忽然想起另一件事情。

    “什么事?”

    我便把黄怡黄忻的事情稍微说了一下,只听得老师和他身后的两位长辈不断唏嘘。

    “原来如此,子睿这孩子人品真的不错。”师父又夸我了,三叔也点头,这让我虽只能傻笑,心中却美滋滋的。

    “那你就这样吧,记着,你这份好心肠迟早会给你带来麻烦的。”老师摇头,但是还是同意了我的做法,“你现在是辅政四卿之一,光从官阶上,我们已是平级,你以后得学着自己拿主意了。起来吧!”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子睿在老师面前永不敢平起平坐。”

    师父在老师后面击掌,倒把老师吓了一跳,“我就喜欢子睿这样的孩子,要是我的是儿子一定让银铃教,教出子睿这样的……哦,子睿你没事吧?”师父发现他的话可能有些犯忌讳,知道可能说错话,便打断了自己的打算。

    “没事,师父,既然是她父亲来带她走,就不用担心她的安全,既然没有生命危险,银铃又不会嫁给别人,等我和老师一起把洛阳的事情解决好,我便会去登门提亲,再把她娶回来。”

    “嗯,子睿是长大了,这么快就镇定下来了。哦,既然这样,孩子打算起什么名字?”

    我稍微想了想,便道:“唤之亦悦如何?”

    “亦悦,听着不错,词出何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她自远方来,与我无亲。言及不亦乐乎,实亦悦也,便是她虽非我的亲生,我亦悦也。”

    “虽有些强词夺理,而且有些胡乱断句的戏谑,但只便为这份心胸,师父便再为你喝声好。只是,这小孩惨了些。”

    “是啊,生身父亲不知是谁,生身母亲早殇,可怜了些,不过她不会知道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小儿或小女将诞,诞后,她可是一下子就有了个差不多年岁甚至还小的长辈,将来不是很惨么?”

    我想不出这也算惨,不过到大些的时候悦儿叫人时恐怕会真很不好意思,想到此忽然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接受了她。

    就这样,初平元年正月二十三,只能说我是更加莫名其妙地就有了自己的女儿,我决定将来告诉这个孩子,她的母亲叫黄忻。

    也许老天爷还是挺厉害的,有时候或许可以听听它的意见。

    初平元年正月二十四开始,我的应酬开始多了起来。因为我经常和老师、父亲、孟德兄在一起商讨事情,所以我知道我的应酬还是四卿中最多的。这让我感觉很是奇怪,朝堂上我发得话最少,散朝后众人却都来请我。

    对此,我认为也许是我脾气最好,老师他们个个板着脸,而我看着下面时,脸上常带着微笑,让他们觉得我比较好接近。子实说:定是我岁数小,大家觉得我比较好骗。子玉却给了一个相对来说最可能的原因:既然我说他们三个人之间老是板着脸,大家可能猜不透三个人之间的关系,不知道辅政中有没有派系之分,唯独我是个例外,因为我和谁都好说话: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我的老师,而剩下的那一位,所有大臣都看见过我一见孟德就行兄礼,两人互相叙话都是兄弟相称,看着就知道关系极为亲密。所以,显然巴结我是讨好四卿最简便、最保险的路径。

    和兄弟们一齐大骂这帮官员,再一齐大笑。忽李真叹道,子玉马上就要看升了,我已经在最高处了,就他还是在下面。子玉却发了脾气,嗔道,子睿什么时候都是这样,从来不和人计较这个,也不以自己身份压人,他说这话却是把兄弟人品看低了。子实忙着道歉,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却也不好说什么,想着找时间需要提拔我那些兄弟,他们中很多人确实很能干,却只让我这厮爬得这么高。

    在亦悦的榻边看着她,心里却想着一些事情,这个小家伙却不能替我想主意了,正想着,子玉忽然面无表情地小声说,又有人来请我去赴宴了。

    我在宴席上一直被人套问其他几卿之事,我更相信子玉兄说得完全正确。所以,我什么都不说。但是那样我就显得有些尴尬,似乎有种被他人提带的感觉,毕竟皇上是我义父,剩下的三卿一个是我的老师,一个是我的父亲,一个是我的兄长。

    和我一同赴宴的除了官员,还有各镇诸侯,而且设宴大臣不同,诸侯通常都不同,由此我感觉出了些苗头,比如太常袁傀和袁绍、袁术等人本就是一家人,太尉则和皇甫嵩、朱俊有很大联系。这天在大鸿胪卿董重家,我又碰上了和他有瓜葛的丁原、韩遂等人,看来西凉那一脉和董家确实有些关系。

    便为董重那姓我就不想去,但是老师让我去,必须稳住所有人,在想出解决办法之前必须让所有人都不用担心,免得还没平定,却又再出点什么乱事来。

    所以,最近都是他们三人私下协商,而我只管往各家赴宴,我这辅政当得果真稀松而糜烂。

    每次都端坐上席,所以这回,我没有什么推辞便坐了上去,总觉得主席上的董重和我砸死的那董卓兄弟有些像,只是赴宴美带天狼,否则,我觉得我有十成的把握和信心自己会上前一棍撂翻他。

    但是这般看了他,他还以为我很看重他似的,更是不断敬酒。我确实很善饮,把董重弄得一脸痴色,便再看向另外一个方向,上前主动敬了吕布一盏,谢他赠甲之恩,毕竟那甲确实好,救了我不少次。

    再和他叙了些话,记得上次和他说话时,总感觉他说话挺深奥,但这次我发现他除了武艺战阵谈不出其他什么东西。想到他也是个粗人,竟感觉和我贴近了些,我想我一定是有病。

    我在韩遂的身边感觉到了一个英雄好汉的存在,之所以我认为他是英雄,却先是因为他对我很是不屑,但他眼光直视不稍斜,正襟危坐不稍躬,显得心胸坦荡,不比那天的袁术,当面还算是个人样,转过脸就在后面说我的坏话。

    “这位不知是……”

    “在下的义弟马腾。寿成,快来见过平安风云侯。”(与正史不仅情节甚至连性格都完全相左,其实马腾初时是董卓手下,而且与韩遂非常不和,后投了曹cao,但马超不愿继续留在了西凉。后马超和韩遂反曹cao,被曹cao击败后,曹cao诛了马腾三族。之所以决定像《三国演义》一样写马腾,实在是为了他的祖上——伏波将军马援,当然还有勇猛的小马。作者权衡再三注)

    这个人站起来,稍微对我行了个礼,而我则回了个很规范的礼节。

    “能认识寿成兄这般的人物,当真不容易。”他对我的稍微注了些意,可能他的心中也稍微改了些观感。只是忽觉我这话说得不是很好,有些厚此薄彼了。所以,我赶忙再举盏,敬大家,然后称他们为老朋友,称马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