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苍梧郡 (第2/4页)
员中间,真的什么样的人都有了。不过,既然张俭不介意,宋玉东、田缄不在乎,其他人更是毫不在意,我便也无所谓了。连弓乙女也总是笑,我问她能听懂多少,她不回答我,还是笑,我也只好继续笑了,我注意了她身后架着的兵器,一把长杆的大刀,不过刀刃是四方的,不是和我们汉人大刀那样的圆弧的。然后我们大家就听到至少两头牛交相辉映的哞哞嗷嗷的叫声了。 “噢,刚到交州,弟兄们已经开始开耕新田了?”我不明所以,但还是说一个完全的笑话,毕竟我手下的兵大多是北方的农户。 大家笑归笑,还是有人出去查看。但波才没有笑,他一直在听,忽然他很认真地说了一句:“死(是)去死(势)的牛。” 大家忽然哑口无言,还是高升想了一会儿,说了一句:“波大哥,你是不是指去了那活儿的牛?” 波才点头,这下,大家更是笑得欢了,还是小南最欢快,跳了起来,捂着胸口,笑喘着气,勉强问道:“哈……波……波……波……大哥,你……你……怎么……知道的?” 波才也不回答,忽然用手拢嘴,紧接着一声响彻全营气吞山河的雄牛之吼便震得整个大帐几近翻飞走一般:“哞哞……嗷……嗷……嗷……嗷!”然后他不顾大家全静下来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他,而很真挚诚恳地对刘小南这般说道:“没去的,死则宗僧(是这种声)。” 帐内一时出奇静穆。忽然,所有人全部不能自已地挣脱开自己的位置;或前仰,或后合,笑声早如破堤之巨洪之水,从各个地方崩溃一发而汹涌不可收拾;连我也趴在自己的桌子上,以拳猛捶桌子,若非肺膈结实,几近断气,只是身后甲胄磨砺伤口,有些痛觉,倒还能扼住些笑意。而在座则没有这份压制了,除了几位勉力保持自己读书人形象外,大多没了什么雅观的形象,连弓乙女也叉着腰露出一嘴的牙齿,非常整齐,不过稍有些黑,似乎发现我在看她,竟有些不好意思的捂嘴;而小南几乎只能用蹦蹦跳跳来宣泄自己的心情,中间唯独波才很平静地看大家,不过仔细看着能注意到那一脸大胡子下一丝和蔼的微笑。 而鄂焕显然错过了这场好戏,当他满脸愕然面对帐内横七竖八的一片时,他只能非常迟疑地告诉我们:“谢沐县的县丞来了。” “好了好了,给我正经点。”他人还算给我面子,老四则稍微有恃无恐一些,也该他挨揍,他靠我还最近,所以,我一向自诩为六尺半的腿就派上用场了,果然,此人立刻老实很多。 这位要么是个彻彻底底的清官,要么就是一个jianian诈至极的恶徒,外套的官服虽然已经很旧,还算干净整齐,但内里的衬衣在领口却有个不太合入眼的补丁。本看不见,但他一到帐门口便叩拜行礼,待诏帐门口。 “这位大人……就是本地县丞?”我一边上下打量,一边问他。 “禀越侯,小臣谢沐县丞娄列。”他再一行礼。 “噢,好,起身吧。嗯……你先等我一下,哎,四,娄列这名字怎么听着这么耳熟?”我把我的脸转向老四,总觉得和他有些关系,而这个家伙已经在偷笑,不过还是和我咬了耳朵还低声道:“三哥,你忘啦,在北面我们碰见过,就是救土荆烈那时我说过,这音是乌桓语大狗的意思。” “噢,你瞧我这记性,啊呀,是有阵子没见踏劣和小芹了。我倒忘了。”我对他小声说道:“也好,这里难免战事,他有养父遗命,老师没让他跟我们来也是对的。” “啊,对不住娄大人了,你的名字像……我一个朋友的大哥……呃……你是汉人吧?”我又转过来对他,却注意到他身旁侧坐着的阎柔也带着一丝微笑,确信这个娄列着实不是乌桓语中什么好东西,这才继续说道:“你是北地的口音,还有些像我们荆州的。” “回报越侯,在下本就是荆州长沙人。”他毕恭毕敬地说,相对于我这批属下,这很难得,像我手底下这些人能这般的规矩点说话的不超过五个。 “噢,是荆州老乡!”我笑了,“好啊,一到交州就碰上老乡,好事,好兆头!” 他没说话,我也顿了顿,开始发问:“谢沐多少户,多少口?” “禀越侯,刚刚统计报上去了,当时城内有案可稽的是两千二百一十七户,一万零七口。(最初中国人不管加零的,所以应该叫一万七口,本书为了大家看得方便,一律都加了。作者补注)乡里还有三百二十一户,两千零四十二口。但近日又有十一户,六十四人从本郡南部迁来入藉,加之城内又添了四口,三男一女,乡里尚未有报,故而暂……” “嗯,你做得很好!”我赶紧打断他,这人显然工作很是认真,就是感觉很可能有些啰嗦。 “谢沐竟有这么多人?可乡里人口却又怎么这么少?”这个地方我是有些奇怪的,因为我远远看,谢沐就像个有城墙的小村子般却没想有这么多人,但是一般乡下的人会比城里人多,有的地方还多很多,这里倒是怪这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禀越侯,苍梧之北,谢沐一直人多,其南几县如富川,临贺,封阳,虽临大川曰封水(今贺江,作者注),然封水之畔多山石嶙峋险峻,水亦奔腾湍急,水路交通皆不便,故而民居偏少。而此地稍平,其水且缓,水陆皆畅,又有谢沐之关,荆交往来频繁,故而兴盛。而这里乡里多在山中,只这处平整,山里往来不便,有些人为逃赋税,干脆隐匿于山中而不登户藉,登的都是需要我们的军队去保护的人,大多住在与……武……这样的异族……靠近的地方……人自然不会很多,怕被……”到最后越来越吞吐,说到这里,他竟不自觉地看向弓乙女,显然这位女将官模样的人和他心目中的武陵蛮很是相近,而且他似乎才发现,所以显然他有些紧张。弓乙女倒是面部表情没什么变化,我怀疑她一点都听不懂这位县丞在说什么。 “噢,这位弓乙女将军是交州的里人,本在荆州供事,这回我带她回乡效命的。”我笑了,赶紧替他打消忧虑。 “早听说荆州老家现在多用女官,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他也点头,有些放心了下来。 “那有什么,女子中也不乏知书达理,博通经史,贤良方正之人,我以后也要用。况今天下男一女三,交州男女之比要好一些吧?” “禀越侯,交州其他地方卑职也不详,只谢沐则男七女十,女子稍众。虽未逢战乱,然南地湿瘴,少男多夭。”这个我听说过,我还在犹豫以后小孔明接不接过来。 后来谈到带他来的家伙,他果然很惊讶我都能知道那是去了势的牛,周围自然笑声立起。问他何故不用马,他说此为岭南,马匹远较中原为少,而且所有的马匹都归都尉管理,以便御寇,他便买了些骟牛作了脚力。 这个人无论如何是个管事的人,还给我呈上谢沐官仓的各种点算牍藉,稍一翻看,果然明细而工整。所以又说了一阵,我一指宋玉东,让他记下这个人,以后备查。这个人原是县丞的主簿,县令害疖子,疮破风而死,原来的县丞被在广信的太守招走,让他迁了县丞。而那个谢沐原是叫谢木,后来大伙都写公文怕是习惯了,写他时都作谢沐,最终他也干脆顺着这干错事改了名字叫做谢沐了。谢沐是谢沐的县尉,这话听着很是有趣,若是有个县就叫县尉县,而且县尉县的县尉还叫县尉,这念起来还会更有趣些。这城里的百姓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