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拳到无心方见奇 (第2/2页)
刑名法术之学,为战国最后一家,法家之集大成者。一早便整编了完善全面的《韩非子》五十五篇,《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涵盖了天地古今,未来形势,找出了一条永恒定律。毫不客气地分析了各家思想中心,处理方式,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将群与群人与人之间各类关系各类情形之下的最有效的处理管理方法呈现出来。但终究志在学问,不在施行,所谓的哲学家,思想家。如此厉害的角色,精通“法术势”权谋制人之道,刚一出道却被他人所“谋”,虽是志在如此,却也令人感慨。然此论却在秦王与李斯手上得以实施,凭借此法横扫八荒,一统六合。类似之事常有,这些就没必要跟袁奉尧探讨了。 “这是个龙形。”凤吟淡淡道,放眼天下,万里河山,这个小小的龙形,道理虽深,却也渺小了许多。 “龙形?龙形能出这个?你容我想想。”想了半天袁奉尧也没想明白,最后一拍大腿道:“上菜!晌午不走了,就在这吃。” “呵呵呵呵!”凤吟乐起来。 一招呼就进来一个嫚子,奉尧探头望外看了看,对嫚子道:“一住找个伙计,去河西,把那马牵过来。让我老弟摸摸什么感觉。” 一出门的时间竟然看到了袁百禄兄弟几个,应该是给老奶奶拜年刚出来,就道了一声“老二哥好啊。哦,三哥好,大哥好。” 外边是袁百禄,袁百福,袁百岁兄弟,还有个南边菜园的庄家把式头儿,都是一族。 袁百禄看到袁奉尧差点没认出来,又加上突然从凤吟屋出来,只是胡乱答应着。实际在那个时代,尊卑相对是比辈份要紧的,特别出了五服的。这么一叫到显得袁奉尧非常通情达理。
袁凤吟跟在后边,袁百禄几个也是差点没认出来,凤吟过去不说话,几个也老不看见他,根本不打招呼,大过年的一时都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了。 袁凤吟不爱说话,落落大方地看着他们,几个人低头哈腰,袁百禄突然道了一声:“小四少爷好”。 后边三个把头也跟着这么叫,从前都没过。也没什么来往,袁百禄他大哥,三弟都示意袁百禄回去,眼看吃晌饭了。袁百禄却迟迟不动。 看这二人一字平肩,一般威武谦和,袁奉尧透着些豁达,袁凤吟透着点文质。怎么看都感觉二人跟袁三魁像些,特别是身形。袁百禄就不禁想起些往事来,心道,三少爷一直盼着这个孩子成龙成虎,就差这一年半载就没能看到,看孩子现在出落的多好,想着眼前竟然模糊起来,含着那么点泪花。 袁百岁碰了他一下,小声道:“二哥。” “哦哦”,袁百禄这才反应过来,道:“小四少爷,我们老哥几个先告辞了,不必送,不必送。” 正这时候那边向楠提着大氅往这边送,一看这阵势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了,姑娘机灵,还是走过来了,呵呵笑着道“大家好啊!” 大过年的都高兴,即便只是嗯哼一声都带着喜庆,这老哥几个又赶忙还礼,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人,看看奉尧又看看凤吟。 凤吟也没多少,道:“拿过来了啊。”就去接那大氅。袁百禄抢一步接过来,“啪”一抖,展开来,这个太熟悉了。 这个是当初袁三魁赴约与一人比武时的那个早晨,跟袁百禄道:“百禄,你给我撑着点大氅,咱出门就带着点点仪式,大早就得带出这精神,今天稳赢,提前感受一下。” 袁百禄就给三魁在身后把衣裳撑起来,三魁很有滋味地穿进袖子,身子一缩就进去了,胳膊徐徐平展,然后伸个懒腰做个呼吸,貌似平庸,但很显功夫。看着只是被人侍候着伸个懒腰,实际一下子就把筋骨拔开,又逐次开合贯通,理了一遍,那骨节,特别是后背上“咯嘣”连响,气血就被激活般通顺起来,再将心神收敛,一天都带着精神与霸气。 袁凤吟也见过这个,虽然不是大早了,但还是一转身将身子裹住,让那胳膊慢慢展开穿出,平静威严。穿上后缓缓转一转手臂,隐隐带着点裹翻伸缩,拉一拉肩背,突然就荣光焕发,精神百倍。 袁百禄一旁满眼欢笑地看着,投以赞许与羡慕之色,心里却也是千般滋味。也上去拍了拍凤吟的后背,凤吟不见外,没那么多规矩,也没一惊一乍地,很会意地温和一笑。 正这时听到门外马蹄声响,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袁奉尧知道怎么回事,率先迎出去,见一家仆骑一骑带两骑。 仆人翻身下马,“吁吁”连声拉住缰绳,先给众人问了安,又对奉尧道:“少爷,大年初一,我就没带枪来。” “行!”奉尧答应着,转头看着凤吟很满意的笑着。 果然是好马,不爱名马非英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