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预判海澄王 (第2/2页)
之军独自驻扎。 幸亏弘毅横空穿越,在当年九月力挽狂澜,采取了“进一退一”的办法:剃发易服听清廷的;不单是泉漳惠潮四府,就连福建全省的驻军权,也都全部给了郑森!一虚一实,孰重孰轻,郑森自有考量。再加上福临的告祭亡明、承认其正朔地位,郑芝龙苦苦相劝,以及可以手刃害母仇人,种种利好,郑森终于成为大清的海澄王! 如果不是弘毅,正史里面到了当年的十一月份,清廷就开始敕令福建地方各督抚镇整顿军营,固守边界,准备和郑森一决高下了。到了十二月,原本就会让世子济度做定远大将军,统兵南下,真刀真枪开始干架!尽管历史上郑成功分头北进南下,打得颇有成效,甚至在顺治十六年一度围困了南京,吓坏了小青年福临,可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未能改变历史。 既然如此,在弘毅看来,还不如解救万民于长年累月的战火之中,让满汉早些融合,早几年收复台湾全岛,腾出时间来和洋鬼子大干一场,开拓中华又一个三百年的不世伟业! “皇阿玛,海澄王与同安王大有不同。同安王出身小吏之家,想的是广取重利、光宗耀祖。海澄王生在倭国,幼时多被欺侮。尤其对中原正朔情有独钟。与其父相比,此人不重名利,看重的却是所谓正朔一脉!” 弘毅点睛之笔,是一句天大的实话!这着实让所有人心惊rou跳。 “你是说,他始终不肯承认我大清的奉天承运?”福临最恨别人拿他当蛮夷,眼光中一下子充满杀机!
岂止是他?就连着大殿之内安坐的几位汉臣,又有几个是真心实意以为你满清入主中原是正朔一脉的?——弘毅如此想,却万万不能如此说。 “皇阿玛,这倒也未必。故明天数已尽,大清如日东升。此乃天意。无人敢逆天而为!”小玄烨这句话可算是把几个如坐针毡的汉臣解脱了出来,纷纷交口称赞、信誓旦旦。 “儿臣担心的,却是海澄王骨子里对‘汉家独大’的追思与不舍!”对民族英雄郑成功俺可不能赶尽杀绝,但是放在后世“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观念里。来解读一下收复台湾之前的郑森。还是可以的吧? “唉。看来他还是不解朕的用心良苦。满汉一家,不但是满洲不解,就连汉人也是辜负了朕呀!”福临缓和了情绪。却变得哀怨起来。 “臣等岂敢辜负圣意?臣等万死不敢!”刘昌带头表忠心,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好含糊其辞。 “诸位爱卿起来吧,朕失状了。”福临强打精神,安慰几位汉臣。 “玄烨,既然如此,你的第三防,可是用在同安王之子、海澄王郑世森的身上?”福临聪明的猜测道。 “皇阿玛圣明!”弘毅深深一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样子。 不能让郑成功跳出来坏了我的好事!尽管你是民族英雄,但你只不过是把原本就属于我们中国的台湾岛拿回来而已,而我要做的,却绝非一个台湾岛能够比拟的大事!对不住了,国姓爷! 明初,厦门称“中左所”。明洪武二十七年,为抗御倭寇侵犯,在厦门筑成厦门城,厦门之称从此始。城建成后,朝廷在此设置守卫千户所。移永宁卫中、左所于厦门岛,配战船20艘,士兵1204名,时厦门地方行政仍归属同安县。清顺治三年,清兵进逼福建,忠于明王朝的郑成功占据厦门、金门作为“复明”根据地。顺治十二年二月,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寓思念明朝之意。州署设知州及吏、户、礼、兵、刑、工等六官,广纳明遗官员,分理军政各事。作为南明朝廷国家级政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永历十七一月改思明州为思明县。康熙十九年,清军攻取厦门、金门,废思明县,厦门岛重新归属同安县。1935年国民政府在厦门置市时,为市区组成部分,1946年为中心区区公所。1950年人民政府改厦门市区为“思明区”,以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明区改名向阳区,直到1979年10月1日改回原名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