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远东一甲子 (第2/2页)
以“考察”、“旅行”等等名义进行“地理发现”,所到之处都划为沙俄的“领土”。 十七世纪初,沙俄的一些“探险”队伍,沿各个河流向东北亚进行扩张。1601年,康德拉特、库罗奇金沿叶尼塞河下游驶向大海,占领皮亚辛河河口一带。十七世纪二十年代,他纠集40多名同伙,自土鲁罕斯克出发,沿下通古斯卡河巡回,并穿过布里亚特草原。进入下通古斯卡河,然后沿叶尼塞河口回到出发地。 1633年,伊凡勒布罗夫和伊利亚比尔费列夫沿勒拿河顺流而下到达北冰洋,然后由海上航行至雅纳河河口。11年中,在西起哈坦加河,东至科雷马河的西伯利亚各流域航行,直至西伯利亚北部海岸。1644年,伊塞伊格纳其耶夫由科雷马河口航抵恰温湾,建立科雷马过冬地。哥萨克人谢苗迭日耶夫和企业主菲多特**夫,于1648年6月至9月间。从海上绕过亚洲东北角——楚克茨克半岛,通过亚洲和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从十六世纪八十年代至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为了扩大对亚洲的殖民扩张。建立了雅库茨克城堡作为主要据点。这之后,以此为基地,“罗刹”才与龙兴东北、入主中原的大清王朝开始了历时近三百年的正面交锋。 也就是说,如果自1581年叶尔马克远侵算起,在不到“一个甲子”区区六十年的短暂时间里。沙俄以极快的速度扩张至鄂霍次克海岸,将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土地并入了“自说自话”的自己的版图。 从俄国快速征服西伯利亚的过程中,弘毅得出了以下几个认识,借以对沙俄贪婪本质、东侵实质有了比较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俄国向东扩张,是以沙皇为代表的俄国政府指挥、策划和组织的,其目的是为了兼并少数民族,夺取毛皮等财富,扩大“经济领地”。但是在征服中,政府也直接或间接支持、怂恿“民间”的殖民活动,即打先锋的殖民者除了政府组织的军人外,也时常有实业者、商贾和移民。这种殖民扩张的特点,使人认为似乎俄国的殖民是由个人的发财致富、冒险妄为的心理所驱使,是盲目的自发行为,与政府无甚关系。实际上,这些“民间”的殖民活动虽然具有某种程度的自发性,但却都是秉承沙皇的旨意,进行扩张的罪恶勾当,这些人实际充当了沙皇东征的别动队,只要他们干出“成就”,沙皇政府立即予以表彰、承认和资助。这种殖民特点颇具欺骗性!
第二,俄国采用一切殖民者所惯用的手法,即武装暴力与和平收买的两手。俄国哥萨克用“马刀和鲜血”、“火的战斗”征服西伯利亚各族人民,也采用诱骗、收买等方式,“劝说”各族加入俄国国藉。他们或者以交易为借口,或者拿出实物税册,欺骗当地人签字画押,然后以此作为臣服俄国的“凭证”。 第三,俄国为牢固控制西伯利亚,在征服过程中逐渐设置机构,实施殖民统治。十七世纪整个西伯利亚设立了四个督军辖区,共十九个县。辖区和县均置督军,总揽所属地区的一切大权,由于督军权柄过大,更加重了对人民的统治。此外俄国考虑到西伯利亚的历史、民族等特点和传统习惯,采用了一些适用于当地特点的变通措施,如启用当地头人、酋长,保持各民族的基层组织形式和风俗习惯,采用实物税制度,进行经济盘剥。这样有利于俄国的远征和殖民统治。 第四,俄国政府巧妙地利用了西伯利亚的地理形势,即河川密布的特点,经过连水陆路,从一条河窜入另一条,行进较为便捷;同时也利用了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生产落后等弱点,采取挑拨离间、坐山观虎斗等手法,能使用区区兵力,从而迅速占领大片土地。 “原来如此……” 福临耐心听完汤若望不慎详尽、却也面面俱到的历史宣讲,只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评语,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皇阿玛,儿臣听闻汤老玛法所言,得出一个浅显易见的结论,也就是说,罗刹一城一池串联东来,但其兵力绝少,又使之分散,大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就从雅克萨开始,一个一个的拔出,一点一点的将他们打回欧罗巴老家去!” 弘毅终于按捺不住,当先“振臂高呼”出自己多年以来、可谓历经三百余年穿越时光、历久而弥新的沉重夙愿——收回我们的远东!收回我们的西伯利亚!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图之外已砥砺 去来乾坤难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点尽天下苦与乐 中华辉煌万人痴 文武皇朝唯大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