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四条路 (第2/2页)
择虽然更重要,却显得更轻松。 罗刚看着众人,感觉身上热血都在沸腾,心中涌起了无限的豪情。 他对明朝历史有很深的了解,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十一年后,满清将入主中原,大明百姓生灵涂炭。 要想有所作为,不团结一批人是绝对办不到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到来能不能改变历史,能不能让悲剧不再上演,但他决心为之而努力,百死无悔。 平静了一下心情,他高声说道,“好,好,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既然如此,大家现在听我号令,会骑马的兄弟到四处警戒,至少走出三里,听到鼓声才许返回。赶过车的兄弟去检查各车辆,如果损坏立即修复。甲队把官军的衣服全部扒下来,腰牌和别的有用的东西也都带回来。乙队收集兵器,尤其是鸟铳,不许遗漏一杆。丙队、丁队收拢战马,戌队一部分取水,一部分将那些死去的百姓入土。动作要快,天黑之前,务必全部收拾妥当。” 随这一条条命令的下达,接到任务的人立刻答应一声去照办了。 冯林自始至终都没说话,他的眼睛也始终没有离开罗刚。今天这位罗兄弟的表现实在是大异往常,平素里他说话不多,行事直白,可今天,他不但说话条理分明,机智百出,而且似乎一直把握着主动,主导着整个事情的发展。 对于这种情形,他不得其解,却又不得不心中愈加折服,对他的号令也执行得不折不扣。 等众人都走了,罗刚背着手,缓缓地踱着脚步,这样子有点滑稽,他光着膀子,裤子破破烂烂,乍一看好象农民在查垄沟。但他的脸上却一片深沉,目光炯炯,别有一番慑人的气势。 暂时的行动方式已经确定,他在考虑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行动路线和落脚点。 去山里的确是最佳的选择,而且要选择山,只能是苍茫的吕梁山脉。 吕梁山脉自东北至西南,横跨山西西部,最近的山体距离此地不过数十里之遥。但并不是吕梁山脉的任何地方都适合他们落脚, 罗刚需要选择的落脚点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不能离这里太远,否则长途跋涉,很容易出现意外。二是占地面积要大,山势要险,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三是要四通八达,便于活动,否则自己困在深山中,无异于自寻死路。
这个地点,将是罗刚最重要的根据地,以后要从这里起步辐射到更大的地域,所以必须得选好,不能有半点疏忽。 他是在太原府忻州的一处煤窑加入张应权军中的,后世的他也是生活在忻州。而忻州又与岢岚州毗邻。两世的记忆融合之后,他对这一带的地理情况增添了更多的了解。 按他的记忆,近处的山有三座山可以考虑,这三座山都属吕梁山脉,一处是岚县西南的黄尖山,距离此地有八十里。 一处是位于临县东方,距此地一百三十里的真武山,也就是素有“三晋第一名山”的北武当山。最后一处在西北方,兴县附近的石楼山,距离此地七十里。 其他诸如兴县东方的合查山,白龙山等,因为入山脉过深,罗刚直接给过滤掉了。 就他考虑的三座山来说,真武山山势险峻,方圆八十多里,区域广大,能满足罗刚的第二和第三个条件。但那里有多家草贼,最大一家足有数千人之多,恐怕立足不宜。 黄尖山草贼较少,势力也弱,但那里不易长期发展,而且到那里基本要从零开始,没有太多可利用的现成资源。 相比而言,石楼山方圆数十里,南有蔚汾河,北有西滨河,两面环水,正处在山陕交界,最适合盘踞。北上可入大同,南下直达汾州府,东接莽莽群山,西渡黄河,出陕西可入河套。无疑是罗刚最佳的选择。 只可惜,这样得天独厚的好去处,也是名山有主,而且还不只一家。 其实,大明后期,草寇多如牛毛,几乎有山的地方就有贼,无论是大寇还是小贼,总之都不太平。 真武山是第一个被罗刚放弃的,剩下的只有石楼山和黄尖山。两边各有利弊,去黄尖山,立足易,发展难。去石楼山,立足难,发展易。 是迎难而上,还是退而求其次?他不得不慎重权衡。 正在他来回踱步时,李全虎捧了几样东西,走到他的身后,“罗大哥,你看。” 李全虎被编在甲队,甲队的管队是冯林,打扫战场时,冯林将虎子留在附近,以便罗刚有事可以随时听用。 清理张应权的营帐时,他发现了几样东西,所以立即拿给罗刚看。 罗刚闻声回头,目光扫了一下,见放在底层的是一套叠着的铁甲,他认得这是张应权的。铁甲上面放有三物,左边是一个红漆小木桶,里面放着几支颜色不同的令旗。中间是一个精美的红色方形木盒。右侧是一个蓝皮纸册,不是很厚的样子。 罗刚顺手将纸册拿起来,翻开观看,只见上面都是繁体字迹,笔画粗陋。后世的罗刚军事学院毕业后来到特种部队,文化素养也是不凡,除了个别繁体字有些陌生外,其余的都能认出来。 他只粗略地看了看,便认出这是他当初应征时官军备案的名册。里面只写了各人的姓名,连户籍都没有记载。 这本名册落在了他的手上,他彻底放下了心,再无后顾之忧。 “一会儿,把这个烧掉。” 放下名册,他掀起木盒盖,里面露出一方铜印。 铜印呈方形,长宽对等,约七八寸左右,厚有三寸,上缀方椎形直柄,柄体圆润光滑。 “果然是张应权的官印” 印正面所刻文字皆为篆体,罗刚对这个没有什么研究,只能模糊猜出两个字,还不知道对不对。但印背直柄两侧却各刻有楷体文字,他都能认出。 右侧刻的是“晋镇群牧兵备游击印”,左侧刻着“崇祯四年九月”、“礼部造”。 抚摩着这方铜印,罗刚思索起来,再抬头时,他的眼睛似乎亮了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