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青史留名  (第1/2页)
    能够掺乎上《四库全书》,和大人很高兴。    自古以来,盛世留名无非两种途径:第一,成为最高领导人;第二,成为一个‘家’。    史书我们都看过,也都学过。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我们不难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无论哪个朝代(太平盛世),它介绍的无非就是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大块儿。    政治上我说了,成为最高领导人,你铁定能青史留名。经济是和政治挂钩的,都是人家领导干的事儿。领导当好了,推行某一项政策把生产力搞上去了,留个名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    最普遍、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留名形式就要数第二种了:成为一个‘家’。    作家也好,艺术家也罢,只要你在艺术和文化这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想要青史留名,难度不大。    上下五千年说的是什么?!文化!    乱世留名相对来说就很简单了:只要你能打能杀,不怕死,能与最高领导人沾上边,而且运起很好,在与人拼刺刀的时候被先挂了。想要留名,轻而易举。    乱世出英雄。而且是量产的那种。    这句话不是空话。    那艺人呢?!呵呵……    我想说的是:成名的人不一定够留名,但留名的人当年绝对都很出名。    远的我们不说,就说几十年前,艺人在当时被称为戏子。戏子是什么?!    ****!    ****想要留名也不是不可能,但你一定要与政治和文化的某一方面搭上边。例如虞姬和陈圆圆。    留名青史与遗臭万年并不冲突。    名留青史的人不一定遗臭万年,但遗臭万年的人一定会名留青史。    和大人在史书上留下了一笔,极不光彩的一笔。虽然不光彩,但人家毕竟是留下名了。    留名就是一种成功!    和大人与乾隆爷搭上了边儿,而且这么能折腾,想不留名都难。但和大人并不满足,政治上留名还不够,文化上他也要插那么一下。    一下,《四库全书》就不纯洁了。    涉及的领域多了,曝光率就高。曝光率越高,留名的持久度也就会越长。    和大人自从出任《四库全书》正总裁之后,工作非常努力,为《四库全书》搜来了很多书。    出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地方:一是国子监和内务府,二是乾隆爷的‘天禄琳琅’。    国子监和内务府中藏有各朝实录、玉牒与《大清会典》,还有很多宋、金、辽、元、明代的善本。而乾隆爷的‘天禄琳琅’(私人图书馆)中,专藏宋、元的孤本。这些书用五色织锦封面,宣绫包角,每册书的封面和封底衬页上都钤着‘古稀天子之宝’、‘八徴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天禄琳琅’、‘天禄继鉴’等五方御玺,称之为‘乾隆五玺’。    ‘天禄琳琅’中的书是不外借的,和大人就打报告、递申请,派人去抄。起初,那些学识渊博,为人清高的翰林们对和大人十分不满:你丫乡试都没过还敢指挥我们院士?!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如今见和大人八面玲珑,将所有事情都做得合情合理、井井有条,渐渐也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最终积极配合起和大人的工作来。    领导就是领导,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发现没有,官儿当得越大,脾气就越好,凡事都能办得非常圆通。他也许没什么本事,但一定能喝、能吹、能拍。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关系的社会。    形势永远要比人强。    势来源于关系。    出事儿了,别怕,找人!    捧场的人越多,你事儿解决得也就越快。    用领导的话说:多大个事儿?!    没人?呵呵,愁死你!    其实,父母给我们留下来最宝贵的东西,并不是房产和金钱,是关系。    关系成就一切,关系铸就未来。    钱散人聚,人聚钱来。    大家伙切莫舍本求末。    和大人的势很大,说白了,关系很复杂:不服,弄死你!    就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