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朝_第四章 三大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三大营 (第1/2页)

    一队西番骑兵排着锲型阵开始缓步奔跑,他们的手里都拿着一支长度大约1.2米的火枪,骑兵们纯以双腿控马,一边奔跑一边在马背上装填子弹。

    子弹就是纸包弹,纸包弹分两层,里面一层装填火药和铅丸,然后以双层薄油纸包裹起来,油纸外面再包上一层稍厚的苎麻布。

    这种纸包弹用的是定装药,也就是说使用的时候可以连纸包一起直接塞入枪筒,这一个步骤就可以提高二分之一的射速。纸包弹外面的那层麻布就是起个抗磨损和防火的作用,毕竟油纸太过轻薄,稍微擦点碰点就会破,还易燃,加了一层苎麻布之后就好多了,而里面的那双层油纸就是起防潮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用来代替底火,油纸轻薄,而且反复浸过油脂并晾晒过多次,所以极其易燃,基本上碰到一点小火星就能点燃,被点燃的油纸再引燃里面包裹的火药,这就相当于金属卵形子弹的底火。

    这种定装药纸包弹是李世杰从系统资料里查到的,大约出现于西元十八世纪中期,为瑞典人所发明,美丽jianian人在独立战争时期曾经大规模使用过,不过美丽jianian人的那种定装药纸包弹只包裹了一层亚麻布,里面没有油纸,西方人还造不出那么薄的纸,所以他们的那种定装药纸包弹非常不靠谱,慢发火或者不发火是常有的事,所以这种可以极大提高射速的纸包弹慢慢就被西方人抛弃,他们后来所用的纸包弹的纸包只相当于一种火药袋而已,只是携带方便,对提高射速没有太大的帮助。

    而到了大明朝,薄油纸不是问题,定装药纸包弹当然也就不成问题,李世杰很容易就给弄了出来,大明朝的缺的就不是技术,而是方向。

    西番骑兵们拿出纸包弹之后,先去掉外面的那层苎麻布,然后将里面的油纸包整个从枪筒前端塞了进去,也不用再用通条压实,它本身就是定装药,不需要这个步骤。装好子弹之后,士兵们接着转动枪管末端的一个小手柄,手柄连接了一个齿轮,通过齿轮传动就将装有小块燧石的击锤往后带动,然后固定在枪身末端的卡槽里,击锤与前面的弹仓之间有绞弦相连接。这些步骤都做完,基本上装填子弹的过程就算完成。发射的时候只要扣动扳机,扳机通过杠杆将击锤推出凹槽,然后击锤在绞弦的作用下击打在弹仓末端的钢块上,从而迸发火星点燃火药。

    整个装填的过程只需要十几秒,也就是说,使用这种骑枪的火枪骑兵的理论射速大概是每分钟四五发,这还是这些西番骑兵刚接触火枪所以对枪还不怎么熟悉的缘故,只要多加训练,射速还能提高到每分钟七到八发,再熟练点的话每分钟十发也不是不可能,比弓箭也慢不了多少。

    上好子弹,西番骑兵们瞄准一百步距离外的木耙,并扣动扳机。

    不过很遗憾,这些西番骑兵还是不怎么习惯使用火枪,他们的射击精度非常低,十发子弹中能命中一两发就算好的,一般都是十发子弹全都不中。

    火枪毕竟不同于弓箭,它是有后坐力的,所以火枪兵完全不同于弓箭手,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投入实战,而且这些西番骑兵用的还是骑射,难度就更高了。

    最后报靶员把数据传了过来,果然,“总共发射子弹三百三十六发,命中木耙者四十七发,命中靶心者八发。”

    这数据让在一旁观看的李世杰掩面泪奔。

    来到长风营的训练场。

    长风营和陷阵营共用一个训练场,两者都是半军半民的非职业军队,不但拿的粮饷只有长刀营和西番营等职业军队的一半,就连武器都不一样,陷阵营用的还是刀枪弓弩等冷兵器,而长风营用的虽然也是火枪,而且也是燧发枪,但他们用的可不是定装药纸包弹,而是散装纸包弹,就是只用一层厚纸将火药和铅子包裹起来的那种,用的时候将厚纸咬开然后再手动装填火药和铅子,定装药纸包弹的成本很高,主要是那双层薄油纸的成本高,李世杰不可能给所有的士兵都用那个。

    长风营的训练情况就要好很多,虽然只是半职业军队,但他们毕竟只是纯步兵,训练难度比西番营的骑射难度要低N倍,李世杰从旁观察,长风营的士卒射击命中率大概在六七成左右,比西番营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这个命中率还可以提高,但能提高的余地已经不大,滑膛枪的精度也就那个样,再怎么提高也不能跟线膛枪比,所以滑膛枪追求的是队列射击,以密集火力来弥补精度不够的先天缺陷。

    而长风营的主要训练科目就是队列射击,士卒们排成三排,用的自然是分段射击,而且由于纸包弹和燧发装置都可以极大的提高射击速度,所以形成的火力真的做到了连绵不绝,一排射击之后另一排跟着开枪,中间根本就没有停顿。

    原先的山贼已经全部被李世杰升入长风营,他还从苏定方第一次带来的军户之中招募了一百人,现在的长风营加起来总共有三百士兵——三大营的人数其实都差不多,都是三百人上下。

    而陷阵营此时已经变成了真正的陷阵营,也就是炮灰营、奴隶营,里面都是奴隶和固原卫的那些被俘的卫所兵,这些人没有任何粮饷,装备也很简陋,用的还都是冷兵器,而且军令极为严苛,作战时以督战队压阵,后退或逃跑的就地处死,而且一人逃跑整个十人队全部处死,一个十人队逃跑整个百人队全都得死——这才是真正的陷阵营,历朝历代的陷阵营都是这个样子,而元朝做的最狠,不但在陷阵营内部大搞株连,连士兵的亲人都不放过。元朝军令规定,一名陷卒(想名字好听点的可以叫陷阵之士)逃跑,不但他同伍的士卒都得被处死,而且逃跑士卒的居住地的村庄、城镇也会被屠杀,不分男女,不论老幼,全村皆屠,全镇尽没。

    王老根正在训练陷阵营的士卒,这厮正在满嘴冒泡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