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_第一百九十六章 远东局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远东局势 (第1/2页)

    月黑风高之夜,老北京狭窄的胡同里伸手不见五指。满德在一名中国长随的陪同下,打着灯笼,坐着轿子连夜秘访了端郡王府。

    满德说明来意后,正在为自己儿子前途发愁的端郡王知道是贵客临门,赶紧亲自迎到屋里,并屏退了下人。

    不过,当满德问道朝廷的真实心意时,载漪在不知对方底细的情况下并未如实回答。因为关于帝后不和的实情,以及光绪图谋调兵自卫的情况载漪自然不能随便乱说,而且他自己都未必十分清楚。不过当满德威胁说,一旦德国公使确认新皇帝将推行和光绪皇帝相反的政策,那么在所有国家的反对下,“大阿哥”登基将变得毫无可能。

    满德如此一说,载漪心中一禀,当即便顾不得那么多,低声道道:“敢请先生教我,何谓相反的政策。”

    “光绪皇帝主张变法维新,他在诏书中所提倡的开采矿藏、改革财政、重视西学、派遣留学生等政策都是各国所真心欢迎的。在不确定新皇帝也会执行这些政策的情况下,自然希望光绪皇帝能够留任的。”

    “……难道英美等国反对老佛爷的旨意竟是因为这些无关紧要之事?”载漪面带惊讶的说道。

    “是的,因为贵国政府在1898年也就是戊戌年采取的措施似乎是要彻底停止维新运动的,这令人们很是担心。”满德道。

    “多谢先生明言相告,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先生能为大阿哥指点一条生路。这间屋子里只有我和先生两个人,我保证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事成之后载某一定重重酬谢。”载漪为了自己儿子能坐上九五之位,把心一横,拱手对满德说道。

    “郡王严重了。以我所了解的情况看,只要皇太后下一道旨意,表明新皇帝不仅要实行新政,而且会更加彻底,那么英美等国的公使就会心安,若进一步让各国公使转而支持大阿哥。那么就必须让各国得到好处。比如增开口岸。允许外国人在口岸设工厂,再比如允许外国人到内地勘探和开采矿藏等。”

    “载某明白了,大恩不敢言谢。若大阿哥顺利登位,则先生之大恩。载某他日定会报答。”载漪站起身来激动的说道。

    三日后。载漪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一上任,他便按照满德给出的“药方”对列强各国对症下药。

    同时,满德把情况禀报给隆巴迪后。隆巴迪的脸色终于由阴转晴。“既然不是反对新政,杀那么多人干什么?”隆巴迪虽然心有不解,不过也未刨根问底,对他来说按照外交部训令协调好列强和中国政府的关系才是最要紧的。

    在有关中国事务上,欧洲各国利益在大的方向上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发展商业,增加贸易。所以,当载漪乖巧的将一份更为激进的新政大纲交给各国公使过目后,大家也便不再坚持原议。

    庚子年正月初一,光绪帝宣布退位,大阿哥溥俊登基,改元保庆,保庆新政就由此展开。

    为了消除传统士大夫阶层和中国乡土社会的抵制心态,新政诏书开篇就提出: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这句话便是新政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至于如何变法虽然道理一箩筐,但是归跟到底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

    于是,在不反对旗人和读书人利益的基础上,保庆新政以发展工商业为要义,以图强求富为宗旨,以“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为改革的得失标尺,以“摸着石头过河”为改革的进退依据。在得到了上层社会和商人买办阶层大力支持的情况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改革开放”运动由此拉开帷幕。

    这样一场仅仅涉及经济层面的改革,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显然难度不大。

    此外,作为对列强支持的酬答,新政府增开了青岛、南通、潮州等三处通商口岸,并允许各国商人在口岸开办工厂,以及在内地勘探和开采矿山。

    青岛开埠后,德国海军在胶州湾的数千亩土地一夜之间升值了十倍,也由于这个原因,青岛海关以及工部局的规划只能在德国人的领导下才能有效的工作。

    青岛至西安的东西铁路大动脉的规划也被中华铁路总公司提上了议事日程,德国企业纷纷进入山东半岛勘察矿业,并在青岛口岸内开办工厂。

    不过,总体而言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一受益者是中国自己,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使条约口岸的工商业快速发展,沿海地区的就业状况日益改善,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逐步增加;其次的受益者则是距离中国最近的日本,依靠地理和信息上的便利,加上新政推行后,中日两国民间的友好往来迅速升温,日本在华的实业投资雄踞各国之首。

    此外,在派遣留学生一事上,出于政体的考虑,清廷首推德国,其次是法国和比利时,而将英美两国排在最末;不过留学欧洲开销极大,而公派留学名额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自费前往东瀛镀金成为那个时代“富二代”和“官二代”们的主要目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