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乐神_第一百五十七章 拜将出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拜将出征 (第2/2页)

在窦建德处,窦建德也算宽厚,不仅没有杀他的父亲,还把他的老父还给了他,当窦建德被李唐俘获,押送长安斩首时,那时,已经被赐姓为李的李世绩却没有为他说上半点好话。

    还有一件事,在当初李密火并翟让时,原本属于翟让部属地徐世绩被李绩抓获,李密爱其大才,于是放了徐世绩一马。后徐世绩屯兵黎阳,表面上仍然认李密为主,然而李密被王世充击败之后,他却没有率军来主动救援,李密只好率部西进关中,投了李唐。在后来地时候,魏征代表李唐前来招抚徐世绩,他决意投降,将土地人口军人数目等造册让使者送往长安,然而,却打着魏公李密的旗号,说是献给李密,然后再让李密转交。

    李渊有些奇怪,忙询问原委。那个使者说,徐世绩乃魏公部下,今日魏公降唐,所以他所辖地土地人口皆应该由魏公李密亲自献给唐皇为好,他不敢擅自将此献给唐皇。

    李渊听了之后,大喜,认为李世绩是个纯臣,于是,赐徐世绩姓李,封为莱国公,黎阳总管,后又封为右武侯大将军,统率河南山东之兵以拒王世充和窦建德。

    李世绩表现了他的纯臣之心,李渊却因此猜忌李密了。

    本来,投降李唐后,受到的待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而自己以前的属下,却混的比自己强的多了,所以,李密颇有怨言。李渊本来就对那些昔日与自己争夺天下时的对手不放心,更因为李世绩的事情,让李渊看明白了李密对其部将的影响力,李渊自然就更加提高了对他的警惕之心。

    当李密说要出关东为李唐招降旧部时,一直就在注意李密的李渊就知道李密不可留了。于是,他派了部下盛彦师在熊耳山山谷中设伏,在李密部队过到一半的地方,盛彦师部忽然杀出,李密的部队被从中间分割,首尾不能相顾,李密与部将王伯当被杀死在军中。李密之死,虽然说是李渊派人下的手,但总的说来,在这件事情上,李世绩脱不了干系。

    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随着对李绩了解的加深,乐阳头脑中已经渐渐开始有了一个对付李绩的方法的大概轮廓。乐阳的想法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一定要一击奏功,不能让李绩有翻身的余地。乐阳知道,随着自己力量的增强,距离替小贞报仇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长安城,西内苑。

    西内苑里旌旗招展,新筑成的拜将台上立着一面巨大的“唐”字大旗。身着盛装的群臣在台下分班站好,左边是文臣,房玄龄和封德彝两人列于文臣中的第一位;右边武将,最前排的是侯君集和乐阳。侯君集一身金盔金甲,乐阳则是银盔银甲,两人神色肃穆地站在武将班中的第一排,阳光照在一金一银的盔甲上,折射出炫目的光芒,相映成趣。

    一阵鼓乐响起,李世民在众侍卫的簇拥下走向拜将台。司礼官已经在大声宣告:“吉辰已到,天子拜将!”

    李世民走到侯君集和乐阳身边,两人跟在李世民身后向拜将台上走去。太监王德手中捧着金黄色缎子包着的大印和封诰文书跟在后面。

    在台下群臣和众将士的目光中,三人登上了台顶,侯君集和乐阳二人随同李世民一同朝南跪倒祭天。

    此次出征丁节,共分为两路军,名义上侯君集是主帅,乐阳是副帅,但是实际上两人的权责是相同的,谁也无法指挥和命令对方,两个人直接向李世民负责。

    祭完天,李世民站起身将大印分别递到两人手上,庄严说道:“征南军统帅接印出征!”二人躬身接过大印,西内苑中列队的禁卫军齐声高唤:“万岁——万岁——”在拜将台上那面迎风招展的大旗下,李世民不住地向士兵们招手,阳光的照耀下,气势非凡,好似天人下凡一般。

    站在李世民的背后,望着他的背影,乐阳心中暗暗告诉自己:“有朝一日,我也将如他一般!”

    十一月二十一,两路南征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