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同的战报 (第1/2页)
贞观元年,一月三日早晨,长安。 经过夜里的一场大雪,长安街头一片洁白。因为天气寒冷,一大早上,街上并没有多少行人,宽阔的长安街显得空旷而孤寂。这时,一阵密集的马蹄声划破了长安街的空寂,伴随着人的呼喝声,马蹄敲击地面的清脆声,一骑快马飞速地自长安南门向北驰去,马蹄翻飞,卷起一人高的雪沫。 快马飞速驰向皇宫方向,长安百姓对这种情况已然见怪不怪了,他们知道,这一定是前线的战报到了。看着骑士骑马的速度,一定是十万火急的军情文书。 此时,皇宫之中,太极殿。 李世民无精打采地坐在大殿上,他今天早上从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开始打呵欠了,到现在为止他已经连续打了十七八个呵欠了。李世民本想早早退朝,又见众大臣送上来的奏折有八九份,虽然他看了两三份就不想再看,可是不看完却又显得太不合适,只好耐着性子,一份份地往下看去。 众大臣看着李世民的表情,心下纳闷,却又不敢向皇上问。有消息灵通的,在大臣间悄悄低语,说是最近皇上经常服食五石散,且迷恋酒色,每晚都是无女不欢。众大臣心有怨言,却又不敢说,只是一个个在心中暗骂。 李世民终于看完了所有奏折,打了个呵欠,正要宣布退朝,忽然殿门外有一士兵顺着高高的阶梯快速地向上奔来,他手中摇晃着一封密封着的信件。口中高呼道:“捷报南方捷报” 李世民一下子精神起来,殿内地一众大臣也同时转过头来,期盼的目光纷纷转向奔进来的士兵。 那个士兵疾奔入殿,跪倒在地上,双手高高将信件举起,大声道:“陛下,乐将军捷报!” 李世民兴奋地道:“快,给朕传上来!” 身边的伺候的太监快步走下台阶,接过士兵手上的信件。然后呈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密封的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来,目光在上面逡巡了一遍,眼睛一亮,兴奋地一掌击在案上,接着猛然站了起来,大声道:“好!” “陛下,上面说什么?”站得最近的封德彝问道。 李世民面上地疲惫之态一扫而光,他目光猛然扫了一遍群臣,道:“不久前。乐阳军七战七捷,又消灭丁节八万多军队,现在已经紧逼到襄阳城下,丁节部紧闭城门不出,我军正在加紧攻打中,看来要不了几日就能攻克襄阳了。” 听完李世民的话,群臣中也不约而同响起几声惊叹之声,更多的则是窃窃的私语声。 “陛下,这乐将军真是一代名将啊!”封德彝在一边道:“陛下请看,这乐将军自从军以来。所历大小战争,无一败绩。自其出兵讨伐丁节以来,先是解除洛阳之围,而后更是以三万之众大破楚军十万大军,接着更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不但把丁节的势力赶回荆襄之间。而今更是七战七捷。再灭了丁节八万大军,臣想,丁节怕是没什么兵力抗拒乐将军的大军了。” “封大人说的不错。”岑文本跟在一边附和道:“陛下,臣也以为乐将军是不可多得的名将,陛下应该下诏奖励乐将军的功绩。” “你说的不错。”李世民想了想,道:“拟诏:封左领军卫大将军乐阳为楚郡开国公,官职正二品!” “开国郡公?”众大臣听到李世民封了乐阳这么大地官职,心中都不禁为之一震。 爵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隋唐爵制主要是承自北周,国王更名为亲王,以封皇子;郡王封授宗室,王以下是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共九级,主要封授异姓功臣。 九级封爵,并“设爵无土,署官不职”,较之汉魏,其政治、经济功能明显削弱。各级封爵的食邑户数“率多虚名,其言食实封者,乃得真户”。真食实封的方式,也是“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