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开城门李岩归寇,传败报廷弼病故 (第2/3页)
当地说道。 将军果然仁义,李信佩服。现在朝廷不仁,贪官污吏横行,又值天灾,百姓食不果腹,改朝换代,已不远矣。李信愿投效将军,助将军推翻无道,不知将军可否收留。李信诚恳地说道。 先生若来,实在李某之福,请受李某一拜。说着,李自成便躬身拜去。他刚刚已经大概听了手下的讲述,知道李信是个人才,足智多谋,这次如没有他帮忙,高一功万难夺下城mén。 将军莫要多礼,实在折煞李信了李信连忙将李自成扶住。 李自成望着李信,李信望着李自成,相视片刻,两人竟然一起大声笑了起来。 庆阳府落入李自成之手,接下来他们入住知府衙mén。李自成倒是言出必践,将官库打开,里面的粮食,留下一部分军用,其余的全部分给百姓。如此义举,百姓们欢呼雀跃,不仅如此,李自成叫人灭了城内富户,把家产抄了,大半自己留下,余下的又分给百姓。 别看是小部分,但数字也不少,百姓更是高兴,于是有不少百姓愿意加入李自成的部队。 李自成在李信的提议下,定下了诛无道,剿兵安民的政策与口号,并严肃整顿军纪,日后军队不管走到哪里,对百姓都要秋毫无犯,如有百姓愿意加入,自是最好,如不愿意,也不会强行裹挟。 李信从此加入李自成的军队,并给自己改了一个名字,叫作李岩,字林泉。 李岩少不得要问红娘子为什么要劫狱救自己,又为什么一见自己之后,就像以前认识一样。 红娘子也算是nv中巾帼,并不隐瞒自己的爱慕之情,当下是如实相告。 原来,红娘子本是白莲教的圣nv,她的父亲,就是当年差点把山东给掀翻了的徐鸿儒。徐鸿儒兵败而死,红娘子由母亲带着,继续从事地下工作,以白莲教为基础,暗中蛊huo人心。怎奈朝廷一直大力清剿白莲教余孽,她们也就没有太大的作为。几年之后,母亲病逝,红娘子成为新一代圣nv,不过她没有像母亲那样,以卖香为名,骗取百姓的钱财,而是光明正大的卖艺糊口。 她带领母亲留下的亲信,成立了杂耍班,到处走江湖卖艺,红娘子有个绝技,也是她这个名字的来历,那便是红绳技。在两根杆子上栓一根红绳,她能在上面做出任何动作,如同现在的走钢丝。那一年,她到陕西庆阳府表演,做了一个技惊四座的高难度动作,博得全场的喝彩声,可在喝彩声中,却夹杂着一个惊恐的呼叫。红娘子低头向那呼声处看去,原来是一位年轻的公子,正睁大了眼睛,惊恐地望着自己,看他站在离观众圈稍远的地方,手里牵着一匹白马,似乎是刚刚来到。就在红娘子低头看去,四目相对的那一刹那,她不由自主地心中一悸,宛如触电一般,表演经验丰富的她为什么会突然分神呢只因那公子眼中流lu出一种由衷关切和担心的神态,是她极少见到的,何况这又是来自一位英俊儒雅的年轻公子,怎不让她心神dàng漾。那位公子似乎也察觉到了红娘子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他先前是被她高超的技艺矫健的体态秀媚的脸庞吸引住了,现在却更为那种勾魂摄魄的眼神而心dàng神移。 这位公子就是李岩,李岩的父亲李jg白,早年做过山东巡抚,因为得罪了东林党,被弹劾下野。他们老家本来河南,可由于东林党势大,地方官又是东林党人,所以经常无辜为难,最后便迁徙到陕西庆阳。做过巡抚的人,家里当然不会穷了,李家十分富庶,李岩为人善良,且少年聪明,不到二十就考上了举人,这一日是出外踏青,回来碰上了红娘子。被一位江湖卖艺nvnong得心旌摇曳,难以自持,他想起自己的身份,哪可如此轻薄,便强迫自己离开了场子。 匆匆一别,一晃数年过去,陕西大旱,可谓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李岩有举人功名,两次建议地方官员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但都被庆阳知府驳斥一番。穷苦百姓,知道李岩善良,就到他mén上乞讨,大喊李公子救救我们。 李岩心感神伤,当即打开了自家的粮仓救济饥民。李岩的父母全都亡故,家里就他说的算,他拿出家中大半财产购买粮食,开设了二十多个粥棚。 本地百姓,大肆传扬李公子的善名,如此一来,李岩的名声是越来越大。庆阳知府得知之后,下令将李岩抓入监牢,给他定的罪名是聚集百姓,图谋不轨,还借此霸占了李家的财产。不少百姓为李岩呼冤,但都被庆阳府抓进监狱,也就是跟李岩一起出狱的那帮人。 就在李自成率兵打来的前两天,红娘子的杂耍班又来到庆阳府,听说了这件事。红娘子并不知道李信就是当年的那位公子,但为李岩抱不平,准备砸开监狱,救李岩出来。正在想办法的时候,李自成的大军来了,红娘子便打定主意,不如借此机会,砸开监牢,救出李岩。说来也巧,在行动的这天晚上,高一功的人也在城内煽风点火,彼此间算是互相照应了一把。 李岩早已忘记红娘子的容貌,可红娘子却将李岩的长相深深地刻在心中,一直没有忘怀,所以才有见面时的那一惊。 或许这也是天意,二人从此成了一对,红娘子也跟着李岩加入了李自成的义军。 再说从庆阳府逃走的官兵,他们有的逃往长安,有的逃往平凉府。逃奔平凉府的那一路,是庆阳分守参将所带领。不等他们跑到平阳,就在半路遇到了从平凉赶来的援军,两下汇合,可知流寇已经夺下庆阳府,援军不敢再行前进,只能就地扎营,将情况禀明平凉知府和分守参将。 两位大老爷得知这事,心中大惊,料想流寇势大,还是赶紧飞马向总督大人报信。 在李自成刚到庆阳的时候,庆阳就已经派人去甘肃报急。 甘肃那边,杨奕山取得大捷,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向朝廷报捷,报捷的同时,还要肃清流寇余孽,安抚流民百姓。高迎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