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_第一百一十五章 最大的障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最大的障碍 (第2/2页)

他们出面,带着皇上的旨意,前去收粮,这样的效果,才能好一点。岳肃说道。

    张嫣咬了咬牙,说道:危急时期,也只能用非常之法。岳卿,你说派哪位藩王负责此事比较好呢勋贵之中,你又打算选谁呢

    太后,勋贵中的人选,其实比较容易选,英国公张家完全可以胜任。其他勋贵,哪怕心有不服,估计也不敢说什么。至于说藩王么,那就不太容易了,必须要选声望最隆的。但藩王不得擅离封地,在沟通方面,也会有一定的麻烦。岳肃说道。

    嗯确实如此张嫣点了点头,为难地说道:那暂时不从宗室那里选择,也不从宗室那里征粮,爱卿以为如何

    现在大明朝,宗室的土地最多,自然粮食也就最多,如果不从他们那里征粮,能否救急,都十分难说。而宗室手中握有那么多粮食,若不贩卖,岂不是留在王府发霉,所以他们一定会拿出来si自贩卖的,朝廷政令以下,他们si自贩卖,朝廷是管还是不管呀如果不管,那粮食专贩的规矩,便行动虚设,朝廷也无法再要求其他商人。岳肃摇头说道。

    唉张嫣听了这话,为难地叹息一声,说道:宗室内部的事,实在难办呀。爱卿可否为哀家为皇上想一个两全之法。

    太后,您相信有一天流寇会打到北京吗岳肃突然问道。

    这张嫣靠在椅子上,不知该如何回答。

    天下动dàng,天灾不止,流寇屡次无法肃清,越杀越多,说白了,还是因为百姓没有饭吃。杨奕山在甘肃剿匪,打完之后,胜败个半,可以不提,但他打败流寇主力之后,甘肃那里留下的几十万流民,还需安抚。他上本请朝廷拨发粮食赈济,可朝廷哪里有这么多粮食,户部虽然想办法huā钱购买,粮食天天涨价不说,而且南北还运输不便。向一些藩王购买粮食,他们要的价格,丝毫不比丝毫不比市井的jiān商便宜,流寇走过一处,就会留下一堆luàn摊子,打败流寇,还会给朝廷带来无数食不果腹的流民。朝廷总不能一下子把几十万百姓都杀了吧可没有粮食,他们吃不饱饭,还会起来造反。当有一天,真的是积重难返,谁都不能保证,流寇不会打到北京来的。岳肃用沉重地声音说道。

    哀家知道了。张嫣还是没有马上做出决定,她想了想,最后说道:这样吧,你先去找英国公谈一谈,由他出面征收勋贵的粮食,再由他统一按照官价贩卖的事。商人那边,你自己斟酌人选。至于说,宗室么,哀家再考虑考虑。尽快给你一个答复。

    是,太后。岳肃站起身来,冲着朱慈焴和张嫣深施一礼,皇上太后,微臣先行告退

    离开御书房,岳肃颇为无奈地朝内阁走去,虽然救下了厉浩然,但最重要的事,但最重要的事,仍旧没有办妥。宗室一直都是明朝的最大隐患,长此以往,藩王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土地,会进入他们的手里。和平年代,倒还可以,粮价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一进入灾年,或发生兵luàn,那隐患就彻底暴lu无疑。

    回到内阁,岳肃一脸凝重,阁臣们心中岳大人心中肯定有事,一个个也就是打个招呼,没敢打扰。岳肃坐了一会,感到肚中饥饿,这才发现,原来已经过了午饭时间。

    他自行回府吃饭,回到府上,童胄已经从顺天府回来,马上向他汇报厉浩然的情况。钱景松对厉浩然可谓是礼敬有加,伺候周到,只关在顺天府的值房,是有吃有喝。厉浩然倒也住的泰然,没有半句怨言。

    而这个时候,厉浩荃得知岳肃回府,他匆匆忙忙赶来过来,寻问大人,哥哥什么时候能回来。

    这桩案子,太后已经明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两家各不追究,还承认了厉浩然有功,岳肃想要接他回来,自然是一句话的事。

    但岳肃考虑片刻,说道:浩荃,你不必着急,浩然现在在里面有吃有喝过得不错,也没人敢得罪他,就让他在里面先住上两天吧。或许,我还能用得着。

    啊一听岳肃最后那句话,厉浩荃的眼睛睁得老大,实在不明白,哥哥被关在顺天府,怎么还成了有用了。

    岳肃微微一笑,说道:你不用不管,我向你保证,你哥哥不会有事就是。我饿了,你们谁没吃饭,就和我一块吃吧,吃完之后,我还要去一趟英国公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