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_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民 (第1/2页)

    全文字无广告第一百二十二章安民

    杨记米铺的掌柜从茅房出来,很快来到金蝉身旁,他也不说话,就是静静地瞧着。全文字无广告没一会功夫,差役将粮食清点完毕,到金蝉面前汇报,金爷,几个粮仓加起来,一共是两千六百石。

    金蝉点了点头,冲着掌柜说道:此次征收粮税,以二十税四收取,自己算一算,该交多少

    一石米能赚二钱银子,二十税四就是

    掌柜开口换算,但还没等他把话说完,金蝉就把他喊住,停停停,你说什么,一石米赚二钱银子,它妈的,你一石米都赚十五两银子了,怎么可能只赚二钱银子,你当爷不知道行情呀。现在一石米最少赚十二两银子,按这个给我算

    这

    这什么这,难道你们现在不是按照十五两一石卖的吗要是还按照一两银子卖的话,你这里的粮,我就马上全包了,也不用你交税了金蝉大声嚷道。

    是是一石米赚十二两银子,二十税四,就是二两四钱银子。这里一共两千六百石,总共要缴纳税银六千二百四十两掌柜无奈地说道。

    这就对了,拿银子来吧金蝉把手一摊,大声说道。

    六千多两,现在柜上没有这么多呀掌柜苦着脸说道。

    这些粮食,总价也不过七千两左右,一下子收六千二百两的税,这不是要命了么。

    没有.那没关系,可能拿粮食来顶么。我现在给你一石粮食算三两银子,六千二百四十两银子能折多少石粮食,你自己算一下。金蝉轻描淡写地说道。

    差爷,您刚刚不是说一石十五两银子吗怎么又三两银子了,这不是

    十五两银子是你卖的家,爷来是收税,又不是买米的,若是以十五两银子一石充抵,岂不是相当于买你的粮食一样。你的粮食,本钱算作三两银子,当然是要按照来充抵了,要么拿现银,要么出粮食,你怎么看着办要是两样都不愿意,那就要按照抗税来论处了,米铺查封,你还得跟我到顺天府走一趟金蝉强横地说道。

    那那好我出银子从南方新运来的粮食,加上运费,没有三两也差不了多少,这要是拿来抵税,岂不是白忙活了。掌柜的只能认头,说道:差爷,您先等一会,我这就派人到家里取银子。

    好吧好吧,快去快回,收完你家,爷还得到别家去收呢。金蝉说道。

    是是掌柜连声答应,跟着喊来刚刚报信的小伙计,说道:还不快回家取税银,一共六千二百四十两

    好,我这就去

    小伙计答应一声,是撒腿就跑,他去的地方,正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宋师襄的家。这家米铺,是宋师襄的妻弟杨二龙开的,表面上是姓杨,其实真正的老板是他宋师襄,杨二龙不过是顶个名罢了。小伙计来到宋府,在花厅见到宋师襄和杨二龙,把税银的数字一说,宋师襄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这么多真是欺人太甚呀

    啪宋师襄说完,抬手把桌上的茶杯砸了出去。

    小伙计下了一跳,哪里还敢多言,过了一会,宋师襄冷静下来,说道:去帐房取银子

    六千多两,拿出这笔银子,好像挖掉宋师襄的一块rou,但他也没办法,今天金殿之上,形势他看的清楚,情知钻进岳肃的圈套之内。现在陈记米铺都让人给封了,自己还是老实点好。不过,咱们走着瞧,皇上手里还能有多少粮食,即便加上广恩伯和英国公捐点那点,也是杯水车薪,坚持不了几天。到时他们的粮食用光了,百姓照样还得吃饭,不怕米卖不出去,届时可不是卖十五两了,老子要卖二十里,把损失都找回来

    小伙计取了银子,宋师襄又派杨二龙带人跟去,到米铺交了税银,办了手续,才算作罢。

    金蝉收了银子,又去别家,现在北京城里早就热闹起来,街头巷尾全都谈论这事,其他米铺,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说句实在话,在北京城做买卖的,哪一家没有点门道,尤其是这个年景卖米发国难财,更是要有点资本。不是和勋贵有关系,就是和官员有关系。

    可现在,不管是勋贵,还是官员,都嘱咐米铺,千万别亮出自己旗号,否则就倒了大霉。实在不行,吃点哑巴亏就吃点吧,银子没了,日后还能赚。欺君之罪,那可是担当不起的。尤其是是这档事,还是岳剃头折腾起来的,千万别去招惹他啊。

    于是,接下来的工作就十分顺利,没有一家再敢造次,老老实实掏了银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