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_第二十四章 料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料敌 (第1/3页)

    吴平吴安看到剑绣夫人大动肝火,知道垦地是大事,连忙把护兵打发走,只他俩在门口守着这时,便听堂内传出剑绣的声音,吴思南啊吴思南,你自己做了什么好事,自己不清楚吗说我嫁给你时,陪嫁的那幅山静ri长图是不是叫你给卖了

    剑绣出身风尘,当时倾慕之人,着实不少,别看只卖艺不卖身,也赚了不少银子她一向喜欢字画,有一次,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有人卖名画,就是这幅山静ri长图,她便出重金买了下来这幅画是唐寅的手笔,当时的价值就不菲,剑绣甚是喜爱,一直当作命根子后来吴思南为了报了仇,她决定嫁给吴思南,这幅山静ri长图,不仅算是嫁妆,也算是二人的定情信物

    此画每ri都挂在吴思南的书房,今天剑绣突然心血来cháo,去书房观赏,可进去一瞧,画没了前段时间,吴思南把家里的画都搬走了,剑绣多少听到点风声,但怎么也不会想到,剑绣能把这幅画也给卖了向收拾书房的丫鬟一打听,还真被拿走了,这叫剑绣如何不怒这画值多少银子,倒是两说,可它代表着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呀

    其实吴思南当初也不想这幅画给押了,可所有的画里,就这幅画最值钱,不押它,哪够呀何况,又不是卖,不就是暂时抵押么咬了咬呀,就让小舅子一起拿去押了

    夫人吴思南露出笑容尴尬地说道:您误会了我怎么可能把这幅画给卖了只是只是暂时拿去抵押了过不了多久肯定肯定给你拿回来

    抵押,好呀,原来是叫你给当了说你要钱干什么呀是不是想去青楼,再给哪位姑娘赎身剑绣对吴思南太了解了知道自己的相公,别的不好,就是喜欢那点风流韵事,要钱不可能去干别的,肯定是花在这上面了因为剑绣本身就是出身风尘,所以对丈夫的这个爱好,也不会太过干预,但是用自己的画去给别的姑娘赎身,却是剑绣无法接受的

    不是不是当了我怎么可能把咱们的定情信物给当了只是拿到银行抵押了吴思南小心翼翼地说道,可话还没等说完,就见剑绣重重一跺脚叫道:那还不是一样

    不一样不一样到银行抵押利息比较低吴思南连忙摇头,还有,抵押来的银子,也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决没去拿去赎什么姑娘而是而是用来做生意

    做生意你放着好好的总督不做,没事做什么生意岳大人前些ri子来信,让你好好提防别界,严防鞑子狗急跳墙入关抢掠身为总督,朝廷封疆大吏二品大员,你一天到晚不想着正事,忙活做什么生意,就不怕万一鞑子入关,一家满门全都跟着丢掉xg命紧跟着,就是将近一千字的说教,最后则是一跺脚,忧伤地说道:我真是看错人了

    夫人,你这可真是误会我了,我这么做,不也是响应岳大人的号召么岳大人鼓励出海经商,我作为下属,怎么不得配合配合,故此才叫蒋选唐办点货物,出海转转我这么做,可全是响应岳大人,没有一点私心吴思南也是伶牙俐齿,笑呵呵地为自己辩护再说了,岳大人交待的公务,我什么时候推诿搪塞过,书信下来之后,我不就叫人去宣府大同的各处口子巡视了么

    夫君

    剑绣那也是将门虎女,不仅会武功,而且诗词歌赋样样jg通,脑子自然不是一般的聪明,她如何听不出丈夫是在诡辩但是,她并没有揭穿,而是走到下手坐下,语重心长地说道:既然是响应岳大人的号召,去出海做点生意,那也不是不可,可你终究是封疆大吏,一旦传将出去,也是老说不好听,甚至还会被认为是以权谋私,这种事情,以后最好少做还有,你为官也算清廉,我之所以嫁你,也是因为看中这点家里没有多少钱,可在你需要用钱的时候,为什么不跟我说的,我还有一些私房,总不至于让一个总督拿着家里的字画到外面典当

    不是典当,是贷款

    你先别说,听我继续说剑绣打断了吴思南的话,继续柔声说道:你堂堂一个总督,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反而要将家中的字画拿出去抵押,甚至还将你我的定情信物也拿了出去,这事一旦被外人知道,传将出去,也是好说不好听的我房内还有些金银和珠宝首饰,应该够将那些字画赎回来,等下你到我房中取了,叫人去将字画赎回来我知道,你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愿向女人开口,可我们毕竟是夫妻,我的还不就是你的

    见剑绣如此体贴,吴思南不由得感到一阵温暖,感动地说道:夫人说教的是,是为夫糊涂了

    你糊涂的不止这个,还有别的呢剑绣再次柔声说道

    还请夫人教诲吴思南知道这位夫人不仅是文武双全,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而且还颇具胆识和见识他自己虽然看事情十分透彻,但却有一个极大的毛病,那就是懒许多事情,懒的去想,懒的去做,除非是非做不可的现在见多识广的老婆愿意主动指点,那正好省了自己动脑了

    岳大人在信上说,鞑子很可能在逼于无奈之下,狗急跳墙,发兵强行入关,我看这事,绝非杞人忧天,可能xg很大眼下九边,基本上都禁止出入严防死守,只有宣府的张家口和来远堡仍然对蒙古通商,每ri行人川流不息虽然只许汉人出入,但终究也是有漏洞的我以前听人说过努尔哈赤最早攻城的时候,就是派人乔装成商队,混进城去,然后里应外合而且,流寇当初攻城的时候,也长用这招,屡试不爽鞑子那边,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