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狐狸与小狐狸 (第2/2页)
少?”转了一圈,话题还是回归到电影上面了。 “从四十年代派拉蒙法案之后,好莱坞独立制片迎来了春天,大量兴起。这也为好莱坞的繁华打下了基础,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前来好莱坞追梦。”陈晓峰乱扯起来了,吹牛皮谁不会。 “影片不只是拍摄出来既好了,还要发行,还要上映,这样才能收益,要是影片拍出来上映不了,放在库存里面,那也只能发霉,什么都不是。”科里慢吞吞的说道。 陈晓峰知道他话里有话,是在提点自己,没有哥伦比亚的发行,陈晓峰的电影就算是拍摄的再好,也只能放在片库里发霉。 “是呀,科里先生说得对,所以才会有好莱坞七大发行公司的兴起。”陈晓峰笑呵呵的说道,似乎是一点儿都没有听出来科里的暗示。 而且这话还有另一层意思,好莱坞可是有七大发行公司。可不是只有哥伦比亚影业一家,自己随时可以到其他发行公司去。 “小狐狸!”科里听出了陈晓峰话里的意思,心里暗骂。 “老狐狸!”同时陈晓峰心里也在暗骂这个老不死的大大的狡猾。 试探过后。大概了解了陈晓峰的底线,科里就认真了。开始正式谈判了,既然不能放过,那就只能让出一部分利润了,总比把陈晓峰逼到对手那里好。 “在北美市场,放映商的提成有两种方法:一是收取一笔固定租金,然后再提一个较小的比例;另一种是不收租金,但提一个较大的比例,另外。提取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高。按照业内规矩,我们发行商在北美市场提成30%,海外市场提成40%。注意:这里说的发行提成没有包括广告费,那些都是另算的。”
科里给陈晓峰介绍了他们发行商的要价了。 “黑,真黑!”这是陈晓峰心里真实的想法,什么都不做,只是牵一根线,就拿走百分之三十的分成,还有什么比这更赚钱的嘛! 可是,陈晓峰也没有办法。这就是发行公司的垄断手段。 发行听起来很简单。北美的电影院大多掌握在几条院线手里,发行商不就是跟固定的几个客户打打电话,介绍产品。然后在报纸和电视上打打广告?的确,发行工作无非就是那么几件事,但你若不进那个圈子、不是七大电影公司之一,你就根本做不到这些工作。发行商和放映商历来有矛盾,但它们之间的你争我夺仿佛是老夫老妻吵架,别人休想乘机插一脚。 “当然了,你也不要觉得我们发行商什么都没做,那就大错特错了。”科里看着陈晓峰心情有些不爽,对他解释道:“像你们这种独立制片。如果自己去直接联系院商,最多拿四成的分成。而且还是小规模几十上百个荧幕上映;但是,经过我们发行公司来发行。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首先是上映,那就是大规模宣传上映,开始可能只是几百个荧幕,要是反响好的话,那就直接扩充,加到几千个荧幕来全面上映。而且票房分成上面,前三周的比例70/30,第四、五周为60/40,第六周为50/50,第七周为40/60,第八周以后为35/65,之所以时间越长,电影院提成比例越高,是为了鼓励电影院更久地放映影片。” 陈晓峰点了点头,要不是这样,他也不用非要找好莱坞七大来发行影片了。 “而且,我这里说的发行,可不单单指的是影院上映。”科里继续说道。 “哦?不单单是影院上映?”陈晓峰有些疑惑。 “是的,这里的发行,还包括海外的录像带、电视点播等各种外围收入。”科里得意洋洋的说道:“这也就是我们几十年的品牌,在全世界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这也是我们立足的根本所在。” 陈晓峰想了起来,以前自己看过一个报道,好莱坞电影不靠票房赚钱,因为一部电影的票房只能够占总收益的百分之二十五,它的收益大头还是外围。 想到这里陈晓峰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不管他愿意不愿意,都只能够与发行公司签约,不然的话,就算是能够上映,可是外围收益他可是没办法发行的。 最后,陈晓峰与哥伦比亚签订了合同。在北美市场,哥伦比亚占扣除院商分成后的票房的百分之三十,其他收益的百分之三十,包括电视点播,录像带等;海外市场,哥伦比亚占四成;而且哥伦比亚必须保证,第一周上映的荧幕不能少于一千块,之后的上去屏幕就是情况儿增减了。 当然了,宣传费用由哥伦比亚先行支付,最后从收益中扣除。 这一点儿,科里没有一点儿犹豫,对于票房大卖的影片,宣传费是不用担心收不回本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