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3章】浴血潼关调戏鳌拜 (第1/2页)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天刚蒙蒙亮,南京城门刚刚打开,一骑快马迅速飞入,守城官兵没有阻拦,因为这名骑兵的装束,便是直属兵部尚书常德的飞鹰卫。 快马最终在常德府前停了下来,飞鹰卫以矫健的身姿跃下马背,在看门将士的带路下,来到了常德跟前。 “报,潼关总兵李自成请求朝廷迅速援军,清兵恭亲王多铎亲率五万大军进攻潼关!” 清兵方面又有动作了?常德小思了片刻,挥了挥手道:“请大将军前来!” 不多时,疯子便匆匆赶来了,见着常德,急忙询问情由,待弄清楚了后,疯子哈哈大笑道:“常大人不必担心,潼关天险,孙可望七万驻军也不是摆着看的, “将军,这话虽是这么说,可这次清兵大举进犯,常某以为事有蹊跷?”常德掂量了办会道。 这一年多来由于江南方面是坚守城池,清军为避免过大伤亡一直没有过太大规模的战斗,加上江北四镇四道防线进三十万驻防兵力,一时之间,便是僵持了下来,这次突然兵犯长安,潼关,疯子不免也沉思了起来。 “将军,依常某看来,为今之计,一方面应派人向丞相报信,另一方面,应筹措军饷,以应付清兵可能的持久战!” “常大人所言有理,那就这么办吧!” 北京城! 御书房内,范文臣静静立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着多尔衮写的几个苍劲有力的打字。 “范爱卿,朕这几个字写得如何?” 多尔衮伸了伸腰,放下手中的毛笔,浅笑着问道。 “皇上这几个大字笔劲十足,比起微臣的字,那是豪气的多了,”范文臣捧起多尔衮刚刚写好的绢帛,上头两个大字赫赫在目:孙,让。 多尔衮踱了几步,苦笑道:“我大清入关,北方战场势如破竹,无奈江南有淮河、长江之险,潼关一败,再无力大举南下,太傅可有良策?” “荣微臣斗胆猜测,皇上这次派恭亲王领兵五万进取潼关,这孙字,可是意指孙可望?” 多尔衮心下一惊,却是丝毫没有展露出来,只是笑笑道:“说下去。” “江北四镇总兵,李虎、吴用、张谷三人一直跟随叶枫,经历过无数生死,极为忠心。只有孙可望,可以说是半路出家的,相比起其他三镇总兵,从孙可望这里下手是最好了的,只是……,”范文臣犹豫了半响道:“这‘让’字微臣实是不知。” “太傅果然不愧是朕的智囊,如今,敖汉部献上的美女,便是这次的制胜关键!” “皇上的意思是……美人计?” 多尔衮满意地点了点头:“自古以来,便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孙可望也不会例外,只要我们大清许以重利,再加上这个罗敷美人,孙可望想不动心都难。” 范文臣附和着点了点头,又盯着‘让’字看了许久,方道:“这‘让’字又有何意,微臣愚钝。” 多尔衮摊了摊手,轻道:“当年金兵南下攻取南宋之时,太傅可知完颜大将军是怎么做的?” 范文臣思绪了片刻,这段历史他清楚得很,当年金国主动提出让出陕西、山西一带,难道……皇上的意思是……。 “如今江北四镇总兵屯兵淮河、长江,构筑了两道防线,我骑兵毫无优势可言;西面李自成驻兵三万紧守潼关一带,凭借着潼关天险,多铎的五万精锐,未必便能讨得便宜。”多尔衮沉声道。 可这些又有什么办法,眼下均衡的局势南北双方都无法打破,可随着江南方面水师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全面复苏……不对,应该是朝廷鼓励工商的政策,使得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加上海外据点的物资供应,南盛北衰的局面已经慢慢形成……。 范文臣自然知晓这其中的厉害点,可是清兵所过之处,哀鸿遍野,满清贵族一味的抢夺财物,偶尔的反抗也被多尔衮强力压制了下去,陕西、陕西一带几乎是千里无人烟。 “太傅,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能不能拿下潼关,进军巴蜀,就看这次了……。” 潼关! “保持阵型,冲锋,给老子快点,没吃饱饭还是怎么!” 刘宗敏扯着大嗓门,骂骂咧咧的在潼关口演武场给精选出来的精英们‘指导’着,烈日炎炎,刘宗敏黝黑的额头上,汗如雨下。 “站直点,说你呢,看什么看!” “端个枪都端不稳,吃奶了还!” ………… 李自成看着兴致勃勃的刘宗敏,有些哽咽,站在不远处犹豫了会,终是不愿打扰他。 虎子明日就要来潼关了,刘宗敏很是期待,一年多没见了,这个与自己并肩作战了将近半年的战友,让他很是期待。这半个月来,他对这些新兵要求甚严,也是不愿在虎子面前丢了威风。 刘宗敏的这点心思李自成也是知道的,可总觉得心里堵得慌,用他的说法是,自己埋没了刘宗敏的才干。 刘宗明勇猛善战,和虎子一样,都是玩命的主,可也正是如此,不知究竟的人会把这看作是鲁莽,单是蛮勇而已。可李自成对他的了解比谁都多,用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一员大将,如今屈居在自己这个总兵手下,已经埋没了他太多。 当然,这些话他是不会对刘宗敏说的了,毕竟是十年的并肩作战的老朋友了,他选择了逃避。 第二天风高云淡,潼关城头,一应守军雄纠纠气昂昂的列着阵势,随着潼关关城城门的缓缓打开,两列骑兵并排着进了潼关口。 “刘大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