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上)撒网捞鱼寻求支持 (第1/1页)
贾政在任江宁织造总办时,在紫禁城东边贤良寺附近的金鱼胡同购置了一处两进的四合院作为自己进京办理公事的居所。贾兰前年进京参加会试时,就居住这里。 去年春天李纨为照顾儿子,也从金陵赶来。李纨见到贾兰,思子之心放了下来,思家之心却又牵挂上怀,准确的说是开始牵挂小叔宝玉。 这种牵挂要比思念儿子更为熬心,倒不是厚此薄彼,因为李纨知道宝玉为了改变家里颓败之境,担着被官府查办的风险私下开办实业,挣取银钱供养家人,相比儿子在外求学更加危险。 李纨每日在京悬着半颗心,南方一有风吹草动就坐卧不安牵肠挂肚。每每都想回转金陵,可儿子贾兰今年参加春闱恩科已有结果,获得贡士(相当于进士,因是恩科,为和普通进士有所区别,习惯叫贡士)第176名。为给贾兰早点谋个好差事,李纨只得忍住每日都想回家的冲动,留在京城活动门路。 大天朝习俗,同科进士就好比现代的同窗同学或者战友一般亲密,在朝廷外放做官之前,往往都聚在一起互相攀交情续友谊。贾兰也不例外,每日都在同科会馆与其他新朋好友聚会交流。依着二爷的吩咐,为保护侄儿贾兰,秦卿可、庞小龙在外出之时都跟随左右。 这一日,贾兰又外出会友,独剩李纨在家。就在李纨闷头思乡之际,丫鬟碧月领着金陵来的报信家人匆匆来到李纨房间。家人将宝二爷在来京途中病危的事情告诉李纨。 一听这个消息,李纨顿时急痛攻心晕了过去。待丫鬟婆子七手八脚将其救醒,早已失去方寸的李纨,不听劝阻,连儿子也顾不得告之,急匆匆带着碧月和几个下人赶到通惠门运河码头,花费双倍价钱雇了一条快船奔向天津。 李纨赶到天津客栈,得知小叔病体稍好,才将惶急的心绪稍微稳定下来,顾不得旅途劳顿,径直来到房间,将伏案绘图的二宝抱在怀里痛哭流涕。 二宝待李纨渐渐止住哭声,半拥半扶走到床边坐下,掏出手帕为其揩去满脸的泪水,略微责备的说道:“旅途劳顿,生病长灾稀松平常,有什么大惊小怪。一个女流外出不便,何必抛头露面赶几百里路来此看望。” 李纨听到这话,抬起头用充满柔情又带一丝幽怨的眼神看着二宝,满腹的思念到了嘴边却又变成含混不清的呜咽抽泣,眼泪随之簌簌流下。 二宝说完这话也觉委屈了为自己豁出一切的李纨,将其揽在怀里抚摸着柔顺的头发,“别人都是越长越大,纨儿却越来越像爱撒娇的小姑娘,这可怎么得了。”随着话声顺手用手指在李纨脸上刮了一下。 李纨赶忙挡开从脸上滑向衣服里边的手指,臊红着脸躲到一边,将二宝扶到床上,用仍然抽噎的语调说道:“刚刚恢复一点,就不爱惜身子骨,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叫我这孤儿寡母如何过活。” “你看我是那种无福寡命之人吗,咱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怎能舍得抛下你,再说一想到你,毛病就好了一大半,否则怎能支持过来,只要你平安,我就放心,自然无病无灾。” 虽然明这是讨喜之话,却也爱听。为了更好照顾二宝,两人腻着说了一阵子心里话后,李纨将服侍的下人叫进屋内,详细了解二宝得病以及治疗情况,随后将一帮子下人打发一边,亲自接手,煎汤熬药,伺候起居,自是不用细表。在李纨精心照料之下,二宝经过半个多月的调理,病体逐渐恢复。 随着好转,李纨开始挑三抹四,不是说精神尚未复原,就是说消瘦的身子骨不经旅途颠簸,需要慢慢调养。只要一提进京之事,就发脾气使性子。 心急火燎想要早点办完集资之事的二宝,以为李纨担心自己身子骨,见说服不了对方,就强做主,生拉硬拽将李纨弄上蓬船,会同随后赶来的秦卿可莺儿夫妇,坐船进京。 贾兰自小和母亲长在大观园,是宝玉忠实拥趸,经常跟在宝玉屁股后边淘气劳神。分别近三年,叔侄再次见面,那种亲情依然强烈,在二宝面前喋喋不休说起这三年境况。 二宝看着这个虽然考取恩科进士,却依然没改孩童本性的便宜侄子,不禁为他以后的仕途之路担心。十四年足不出贾府,来到京师又一头扎到书堆里苦读经史子集,毫无处事能力,年龄又小,这样一尘不染的社会白丁如何能够立足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还要处理其中的各种公案,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二宝不得不尽可能抽出时间,为其灌输各种处事之道、厚黑权谋。在自己没时间的时候,就让跟随进京的贾雨村向其讲述为官经历及其感受。虽然不能使他立刻提高多少办事能力,但对开阔眼界,增加阅历还是有一定帮助。
二宝出去办事只要回来,在家的时间就被侄儿占用,看到旁边无奈的李纨,贾二宝才明白她在天津不愿早点回京的缘由,心里更感温馨。 二宝到京安顿好以后,就到塔廓台家里拜会。两人开始正式行动,cao持集资之事。 为方便在京城各个衙门行走,二宝依着贾雨村的指点,到吏部花三百两银子,捐了个八品候补县丞的顶戴,还被塔廓抬委以江宁织造衙门织造委员。这样就可名正言顺的跟从塔廓抬cao办集资事宜。 为了做好前期人情铺垫,二人带着高档丝绸和江浙一代的出名土特产以及大宗银钱开始拜谒工部和内务府各个管事大佬,并间接透漏自己想办的事情,虽然人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吃人嘴短,反对的一个也没遇到。还从内务府一个直近大臣嘴里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此事要想办成,就得取得当朝太子绵宁的支持。 绵宁原为二皇子,因嘉庆十八年在主持平定祸乱紫禁城的天理教乱徒中表现勇敢果决,被立为太子。绵宁虽有大志,却才干平平。无有开创之机,却有守成之德。衣食住行皆以勤俭为要,每每穿布衣,食糙米,安步当车,少用奴仆。其曾多次上疏皇上取消朝廷皇室一切奢华供奉,以节库银。 这个太子无疑是挡在江宁织造场集资扩大规模之路上的一块巨石。如果他站出来反对,没有多少大臣再有胆量支持塔廓台。二宝果断中断了正在进行的四处撒钱送绸缎联络朝臣的事情。在解决太子问题之前,一切活动都是白送菜。 二宝知道绵宁就是自己集资路上的最大反对者,而且是不可能绕过去的坎。要想将事情办成,只有先说服这位节俭的太子。要说服原本就对供奉高档丝绸不满的太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有投其所好,从其节俭惜财这方面着手,才有一线希望,二宝开始搜罗其生活习惯,用人喜好等各方面信息,然后将重点放在了拜书如何措词上面,只有拜书打动这位太子,让他乐意召见塔廓台二人,才能游说其支持集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