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隋_第八十三章 占据新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占据新城 (第2/2页)

山,走扶余道,往新城方向飞驰而去。

    新城是一座山城,三面环山,城墙高三丈,用三合土夯筑而成,极为坚固,是高句丽西北部的一座重城,其战略地位几乎与辽东城相当。

    因此,新城原先驻守的军队高达五万,是高句丽除了辽东城外兵力最多的城池。但泉木贵带走了大部分兵马,现在的新城驻军仅有五千。

    这天傍晚,李玄率领着一千轻骑悄悄从山林逼近了新城城墙,他们胯下的战马都是马蹄裹布,发出的声音极为轻细,但在距离城墙数百米远时仍然被城楼上负责警戒的士兵发现了。

    “敌袭!”城楼上响起一声疾呼。

    四名在城门前巡视的士兵急急入城,就要闭阖城门,但这时耳边呼啸声响起。

    “嗖,嗖!”

    两支雕翎箭穿门而过,两名正在拉闸门的士兵还未反应过来,便被射中喉咙,应声而倒。

    “冲!”李玄射完连珠箭,策马前冲,身后两千多骑兵迅如奔雷,往城门扑去。

    数百米远的距离,千里一盏灯迈开四条健美长腿,如离弦之箭向前飞射,短短数个呼吸便到,城墙上有人射箭,还有人抛下巨石,想要阻挡李玄入城。

    李玄大喝一声,一双金锤当空挥舞起来,叮叮当当声响起,金光四射中,无数箭矢被扫落在地,最后他右臂一挺,一锤砸向那块迎面飞来的巨石。

    “轰!”

    那块成人大小的巨石四分五裂,不能伤李玄分毫,他马不停蹄地冲入城门,一锤扫开四名正在合力拉闸门的士兵。

    高句丽守军见敌人只有李玄一人,立刻涌出数十名精壮士兵,挥舞着大刀向他扑去。

    一骑风驰般杀到近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他犹如一尊魔神,傲立在城门前,一支金镗耍得如游龙闹海,漫天光芒闪烁,场上铿锵声不断。半晌后,宇文成收镗傲立,在他面前躺着一地的尸体,个个死相凄惨。

    看到这一幕,高句丽士兵皆胆寒,再无人敢上前。

    冠军营的其他将士赶了上来,个个神勇无敌,呐喊前冲,劈翻无数拦路的敌人,向城门中杀去。

    这时,守城的将军带着三千士卒赶来支援,和李玄杀在了一处。

    李玄一马当先,往前冲杀,他神威凛凛,一锤挑飞了守城将领,红白之物流了一地,当那guntang的鲜血飞溅在身后高句丽骑兵脸上、身上,吓得他们双腿发颤,不敢上前。

    冠军营将士士气大振,冲入城门,杀得高句丽人丢盔弃甲,哭爹喊娘。

    有精明的高句丽士兵见情况不妙,立马放下了兵器,跪地投降,其他士兵见状,纷纷效仿。一时间,投降者无数。

    李玄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用对待安市城守军同样的方法,坑杀了这两千高句丽降卒。

    对高句丽士兵,冠军营每一个将士都怀着滔天的仇恨,他们不容许自己的手中有高句丽降卒!这些人竟然选择了成为高句丽士兵,就该做好死的觉悟!

    李玄领着两千多骑兵,以极为少数的伤亡代价,迅速占领了新城各要处。

    虽然冠军营将士仇视高句丽人,但在李玄的严令下,将士们对城里的普通百姓秋毫无犯。

    新城百姓听着街道上的厮杀声,一家人战战兢兢地抱在一团,眼睛却死死盯着那紧闭的家门,生怕这群攻占了城池的隋军会突然破门而入。

    虽然他们家徒四壁,粮食粗糙,衣物单薄,但这却是他们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不愿意被抢走。

    但他们的担心明显是多余的,外面的厮杀声很快便沉寂了下去,也没有破门而入的劫匪。新城百姓这才安心,逐渐进入了梦乡,他们都期待自己能做个好梦。

    现实生活的不如意,使得他们只是卑微的希望梦里能过得好些,起码在梦里,他们不用挨饿,不用受冻,也不用提心吊胆。

    次日,新城百姓打开了家门,涌上街道。

    此时,大街小巷上都贴满了用汉字和高句丽文字书写的两种告示。

    大意是说,隋军接管了这座本就属于中华的城池,但隋军对百姓将做到秋毫无犯,让他们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同时,鉴于今年新城百姓收成不好,隋军决定开仓放粮,新城百姓凭旧的户籍前往官衙换取新户籍的同时,每家每户都可以领到一斗大米。

    当新城百姓知道了告示上的内容后,纷纷欢呼雀跃起来。

    一斗大米啊,若是省着点吃,足够一家三口吃上大半个月。而有了这些大米做过度,他们的日子将越来越好!

    多少年了,官府都是变着法子剥削百姓,哪会管他们的收成好坏,哪会顾他们的死活?

    乱世中,人命如草芥。

    而这些普通百姓明显比草芥还不如,是官兵们任意欺压的对象,从来都是官兵管他们要钱要粮,哪有见过这些剥削者开口吐粮的。

    上苍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在这个寒冷彻骨的冬季给他们送来了一个青天大老爷。

    他们感谢上苍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青天啊!”

    新城街头上出现了极为壮观的一幕,无数百姓纷纷跪在了街上,对着官衙的方向磕起头来,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喜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