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霸明_第112章 纳降(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 纳降(4) (第2/2页)

了李自成自己的嫡系以外,闯军根本无法统一训练。那些新兵和俘虏,得不到系统的训练,在战场上能够活下来的十不足一。虽然剩下的都成了闯军的精锐,但这样获得精锐的办法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闯军能够承受的几次?即使获得了想要的精兵,但辖地内的青壮年恐怕也剩不了多少了。以前他们是土匪、是流寇,这个地方没了青壮,他们可以流窜到其他地方再招再抓。但从此以后,闯军争得可是天下,李自成他还能这么做吗?一总之句话,闯军兵锋虽锐,但后力不足,难以持久。

    最后一点,闯军根基太过薄弱,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过去,李自成四处游荡,只顾着奔波逃命,哪里想过治理地方,稳固根基?虽然他纵横天下,无人能当,看起来好像威风八面,令人羡慕,但好好想想,他也不过是一个无根之木罢了。直到李自成窜入湖广地区,攻克襄樊,发现方圆几千里的湖广竟然无兵把守,这才意识到到自己可以彻底占据这个地方,以争王霸之业。随后他自称“新顺王”,开始分兵据守,想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但没有经过几个月时间,李自成便接报听说孙传庭东出潼关,进入河南。孙传庭乃大明宿将,战功赫赫,而且兵锋直指自己,李自成不敢怠慢,只好亲率大军相迎。结果一战而胜,潼关、渭南、西安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内全部拿下。闯军实力之强,无过于此时。但表面的胜利之下,闯军却将自己在湖广建立后方的计划全打断了,而且由于底盘儿一下子扩大了一倍,闯军不得不再次分兵把手。而正因为这一战,李自成对自己和闯军的信心爆满,认为大明朝已经彻底玩儿完,自己很快就会夺得天下。因而开始放弃原来设想的稳扎稳打的策略,采取了近乎于急功近利的方式。毫无疑问,这样虽然加快了闯军发展的进程,但这种发展却是虚华的,不稳固的。

    通过这几天在西安城内四处乱逛并秘密与破寇军派到此的细作联系,蒋兴、甘志远和陈言之已经可以确定闯军虽然真的有百万之众,甚至数量更多达到一百五十万,但真正的精锐却是他的二十几万强横的骑兵和不到二十万的精锐步兵。为什么闯军的精锐中骑兵比步兵多那是因为李自成偏爱骑兵,每次不论胜负,不论是进攻还是逃跑,他的骑兵都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步兵在李自成的眼中就远远逊色了,进攻的时候没有骑兵那样威猛,需要逃跑的时候没有骑兵那么迅捷。而过去李自成的部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突围和逃跑,骑兵理所当然成为了他的首选。至于那些步兵,大部分情况下都被李自成当做掩护部队抛弃了,直到最近,闯军开始不断地打胜仗,他的步兵不再被抛弃,因而他的步兵留下的有经验的老兵越来越多,组成了他的精锐,但由于时间太短,这时还没有在数量上超过骑兵。

    破寇军三十万人六十个标中,只有前三十标是精锐,大约是十五万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和实战经验的步兵。至于破寇军的骑兵,虽然有五万人,但都是俘虏组成的,还不能算做精锐,更不能和闯军的二十万骑兵相提并论。总体看来,破寇军虽然数量远远少于闯军,但胜在集中,并不一定没有和李自成一战之力。关于军事上的分析,蒋兴和甘志远二人不懂,主要是陈言之在做。陈言之将自己了解和分析的情况写成了一个节略在一次逛街中神不知鬼不觉的交给了破寇军安置在西安的一个细作,让他传回太原。

    这封节略没有送出去多久,三人便接到了杨靖关于上次那封信的回信。打开信一看,顿时明白了杨靖的意思,就是尽可能的拖住闯军进攻的步伐,为破寇军在陕北增兵的部署争取时间。三人互视几眼,心中都道:这李自成是个急脾气,自己等人想拖住闯军恐怕不容易,恐怕还得另想其他法子。停了一会儿,陈言之首先道:“兵不厌诈,大人既然让咱们自己想法子拖住李自成,说不得,咱们得骗骗他了。”“怎么骗?”蒋兴和甘志远都吃了一惊,骗李自成可不是闹着玩的。再说了,这李自成常年生活在尔虞我诈和阴谋诡计中,岂是那么热容易骗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