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粮店药店棺材店 (第2/2页)
翠竹拥屋前,篱笆小院里鸡犬相闻,村前的田野里,黄色的菜花成片的开放,远远望过去就象一片片美丽的地毯,这便是杨家的庄子了; 京城附近的百姓本来就相对富裕一些,杨家不指望田里出产,收的租子低些,佃户们日子过得还不错。田庄里很少看到那种穿着破破烂烂的农人; 安居乐业的百姓,加上恬静优美的田园景象,让杨逸的心情非常舒畅。 各家的房子错落散布在树荫下,佃户们没一个认识他,但却认识清娘,那是因此环州慈幼局带回来的几十个孤儿,也安置在庄子里,清娘常来看望他们的缘故。 杨逸一行在村头的小埠头下船,河边洗衣的村姑们不免指指点点,小声地议论着。也难怪她们,一个俊逸的公子哥身边跟着一位俏丽的女道士。总是更能引发别人的遐想的。 杨逸回头对林缥缈打趣道:林道长,每次和你出来,总是受人围观。要不咱们干脆合伙去卖唱得了,肯定能赚大钱。 林缥缈瞟了他一眼,不答话。杨逸随手从竹篱笆上摘下一朵牵牛花,插在清娘的发髻上,怡然自得地轻哼道:小尼姑我今年十二三,剪落一头青丝,换上一身牛鼻子妆,夜里清灯对黄卷,想起隔墙家的放牛郎 你再唱,信不信我一剑把你刺个通透。林缥缈终于不堪忍受。 咦。我唱的可是小尼姑,那是你们道家的死对头,林道长你应该高兴才对啊杨大官人理直气壮。 一旁的茗儿咭咭地笑道:姑爷,尼姑哪有穿什么牛鼻子装的嘻嘻,林道长,我可不是说你,
林缥缈气得脸儿煞白,鞘中宝剑铮铮作响。似乎随时要来个长虹贯日。 杨大官人见机得快,连忙拉着清娘往村里逃窜。 村头村尾最常见的便是桑树和榆树,桑叶用来造蚕,这个不必多说,百姓乐意种榆树也是有寓意的。 榆树耐旱不耐涝。虽然成材周期长,但主干发达,材质坚实,是典型的栋梁之才,在村舍周边栽种榆树,表达了先人对生活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 经过千百年延化,桑榆基本上已经变成了人烟的代名词,有桑榆的地方往往就会有人家,〈后汉书.冯异传〉有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中也透露出了桑榆是经常有人迹活动的范围。 就在一株高大榆树下的小院前,杨逸和清娘忽然止步,院里有一些人正在看热闹,一个身穿八卦道袍的老道正抽筋 呃,反正看上去那老道就是在抽筋,浑身抖个不停,嘴里念念有词,举着一把桃木剑指东划西; 他身边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道士在帮着击鼓,弄得小院好生热闹。 杨逸乐了,指着院里跳大神的老道,对跟上来的林缥缈说道:林道长,瞧见没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你们祖师爷吧还不赶紧进去帮着打锣。 林缥缈难得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谁让她也是一身道袍呢 她刚要转身离开,里面那老道突然用桃木剑挑起香炉前的一张黄麻纸,抄起桌上的杯子将水含在口中,向那桌上的画着鬼脸的黄纸一喷,纸上顿时血迹斑斑。 清娘吓得轻呼一声,杨逸也差点失声叫出来,天啊,这一招不就是俺在钱塘知县身上用过的招儿吗 好啊竟敢山寨俺的专利,这回非让你瞧瞧谁才是真正的黑旋风。 院里的老道一边将那血印黄麻纸放到香炉里焚烧,一边说道:恶鬼已经被贫道抓住了,三日之后,若是病情好转,再请到观里来给三清祖师捐些香油钱。 听了这句话,杨逸顿时觉得无趣之极,就象气鼓鼓的皮球被人扎了一针,再没兴趣去和老道斗法了,毕竟人家是病好了才收钱,再去捣乱就有些不地道了。 其实时下有祝由科,倒也不全是装神弄鬼,对于治病救人他们确实是有些门道的。 杨逸一边带头离开,一边笑道:儒释道三家,儒家就象粮店,道家就象药店,佛家是杂货店。 林缥缈听了这话,神色颇为自得,毕竟杨逸是在夸道家能治病救人。 清娘一双弯弯的眸子充满了求知欲:杨大哥这话作何解释 这还不简单,粮食每天要吃,医药生了病再吃,百货店嘛,方便一些日常所需,但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清娘立即欣然道:杨大哥这话太精辟的 杨逸望了望林缥缈,她脸上自得的表情一闪而逝,又变成了冷若冰霜。杨逸本是故意逗她,见她这模样不禁哈哈一笑。 笑什么笑三家店你哪家都不是,你就一个开棺材店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