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1章 制衡之道 (第1/2页)
大宋东京。レ..?思?路?客レ 起先接报杨逸带两万人马,进入漠北草原追剿完颜娄室几千残寇之时,朝中大臣谁也没有多想,都认为杨逸是除恶务尽,尽心扫出一个清平世界来,以免今后辽东局势有所反复。 杨逸两万大军进入漠北之后,就彻底失去了联系,这个也可以理解,漠北那么大,苍茫无际,一时联系不上也很正常;.. 杨逸用一次次的大胜,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朝中大臣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至少没人会去担心这两万大军会出什么意外,只是对他动用两万人马去追剿几千残寇有些不满; 现在朝廷正在想办法抽调兵力支援河西,杨逸一下子带去两万大军,未免有些因小失大之嫌。 这些ri子朝会之上,讨论的都是如何应对河西战事,自姚雄在肃州城下战败,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天。 肃州离东京两三千里,以职方馆最快的信鸽传书,战败的消息要传到东京也要七到十天时间。 朝廷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姚雄身上,解肃州之围,夺回瓜沙二州,还有种建中那两万西军孤悬在于阗,生死不知,这些都指望姚雄来解救。 可他一接战就败了,一次伤亡了三千多人,这可是三千条xg命啊大宋这几年来,已经很少出现一次伤亡几千人的大败了。.. 此事在朝堂上引发了极大的波澜,弹劾之声嚣于云上,百官纷纷请求撤掉姚雄问其丧师之罪。 这次章惇和许将也没能顶住了压力。只能撤掉姚雄,毕竟河西太过重要。掉了谁也负不起那个责任。 姚雄是换掉了,问题是换上谁。之前为了速战速决,大宋的jg兵悍将几乎都调集到了辽东;京畿倒是还有几个可用之将,但这些绝对不能动了; 杨逸掌控十万jg锐在辽东,京畿再抽空的话,这就造成了前唐那种外重内轻的局面,对此大宋君臣一直十分忌惮,绝不可能让这种局面出现,哪怕是一刻也不行。 选来选去,只剩下兴灵路经略使种朴尚可堪一用了。用种朴接替姚雄,这同样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一,种朴是杨逸的嫡系,二,种建中两万大军陷在于阗,有没有全军覆没不得而知,而种建中和种朴是一家人,若是种建中两万大军没事,而种朴旗开得胜。一路收复河西,甚至和种建中两面夹击,平定整个西域的话,那么到时会是什么局面还用说吗 这等于是整个西域都是种家人一手打下来的。种家在西域独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而种家绝不止只有种建中和种朴两员大将,种家和折家是河东将门。家中弟子在军中的绝不在少数,朝中大臣怎么能容忍让种家人包揽西域之事 此事在朝堂争持了整整三天。直到章惇大光其火,当堂怒斥了几位大臣。才决定任种朴为河西道行军大总管,军情如火啊,先把河西收回,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但为了制衡种朴,姚雄的罪也暂时不追究了,让他出任河西道行军副总管; 光留一个姚雄牵制种朴还不够,最后又有人建议派出一员监军。 刘太后有意从内侍省派一个宦官.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包括章惇在内的所有大臣强烈反对,在朝中大臣们看来,刘太后孤儿寡母,很容易在内宫造成那种主弱奴强的局面;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太监出头,一点苗头也要扼死; 汉唐之亡,跟太监脱得了关系吗大宋官员防太监之心胜于防川,刘太后年轻,皇帝年幼,这个时候怎么能让太监出头 结果监军的人选又争了一天,最后各方妥协,决定让兵部郎中马寅出任这个监军之职。 主帅及监军的人选终于派出了,但光有将,没有兵也不行,今天朝堂之上合议的就是从哪里调兵,调多少。 现在辽东战事基本已经结束,大多数人自然是提议从辽东调兵,但也有不少人反对,而且反对的理由很充分。 首先,辽东离河西万里迢迢,从辽东调兵只怕来不及,在钱粮上会给朝廷造成数倍的负担; 而且辽东之功未尝,又让士卒转战西域,容易让士卒心中怨怼,除非让杨逸率军前去,以他的威望,以及一向推功于部下的作风,将领和士卒才能甘心情愿随他转战; 但还能让杨逸领军转战西域吗杨逸连灭三国,已是不赏之功,再让他去西域,朝中大臣谁能放心 眼下的情况和当被太祖之时何其相似,同样是孤儿寡母,同样是臣强主弱,当初仁宗信任狄青,任用狄青为枢密使,臣中大臣纷纷反对,仁宗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当堂驳了仁宗一句: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 由此可见,朝中大臣忌惮之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