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殿上舌战 (第2/2页)
一些资金帮助,并且提前与农户签好保价收购契约,不管将来市场上棉花的价格如何浮动,他们都将履行契约,按签定的价格全数收购百姓产出的棉花,以帮助朝廷在各地推广棉花种植; 太后,臣仔细思量过此事,若真按此施行,于国于民皆有大利,百姓只须出些劳力,无须太多投入,有商家提供的种植技术,百姓又避免了盲目种植产量不高的问题; 再者有契约在,产出棉花后,价格上不会吃亏,如此一来,便把百姓种植棉花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另外,朝廷也可以免去许多麻烦,大为省事,太后,臣以为此事不防就让这些商家去试试,只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未尝可知。 大理寺丞牛永立即出班吼道:太后,即便要推广棉花种植,这也是朝廷之事。让一些商人来推广成何体统商人逐利,若是任其垄断棉花种植。将来吃亏的必是天下百姓。 罗城好整以暇地驳道:我大宋向来鼓励工商,商人参与荆湖移民。广南开发,治河工程,便是神宗之时,也是商人前往边关贸易,以供应守边将士所须; 朝廷有开中法,令商人将粮食运到边地,帮助朝廷解决边军所需,然后朝廷发以盐引,这一件件。一桩桩,不都是鼓励商人参与的吗何独棉花种植容不得商人插手耶 至于牛大人担心棉花种植因此被商人垄断,这更是杞人忧天,棉花产量少时,商人或许可以垄断,一但棉花产量大增,谁还能垄断 如今确实有一些商人故意把棉花价格抬高,以期从中牟利,但现在棉花本就是不普通百姓所能消费的。他们现在抬高棉花价格,对普通百姓不会有丝毫影响;
相反,抬高棉花价格对推广棉花种植有莫大的用处,百姓看到其中有利可图。必是争相种植,而无须朝廷费尽心思去推广。 牛永冷笑道:罗大人为何如处热衷于帮西印度洋贸易商社说话莫道别人不知,京中不少官员恐怕就向这什么西印度洋贸易商社投股了吧 从城中小报揭露的官员名单来看。罗御使之名虽未被提及,只怕也是参与其中了吧太后。这明显是官商勾结,朝廷必须追究相关官员的罪责。查封西印度洋贸易商社,以正朝纲,以惩不法。 罗城不甘未弱,立即反驳道:京中小报向来是捕风捉影,捏造是非惯了,什么鬼怪杂谈无所不有,朝廷已多次下令查封,这等小报的流言岂可轻信 牛大人以一篇捕风捉影的小报文章来弹劾众多官员,岂非可笑之极,本官倒是奇怪了,牛大人究竟是朝中官员,还是小报的编撰,或者那小报上的文章根本就是大人您指使,用来陷害诸位大臣的; 牛大人,你今ri若拿不出切实证据来证明朝中诸多官员有官商勾结行为,那你就是诬告,其心可诛。 你牛永怒瞪着双眼,却是无言以对。 罗城反咬一口,可谓是够狠啊,大伙都是从小报上得知朝中有不少官员与西印度洋贸易商社来往密切,你要找证据,除非直接查处西印度洋贸易商社,并将这些涉案官员捉拿下狱,否则谈何证据 但凭一篇小报上的文章就如此大动干戈,而且这些小报理论上还是非法的,是被朝廷多次下令查封过的,这岂不是天下最荒谬的事情吗 罗城继续说道:太后,西印度洋贸易商社想从推广棉花种植中牟利一些利益这不假,但商人逐利乃本xg,若无利可图,便没人去做了; 就象朝廷的开中法,商人之所以肯运粮到边境去以换取盐引,也是看到了其中有利可图。但商人获利的同时,朝廷也解决了边军的粮草供应问题,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是以朝廷才有开中法一说; 如今推广棉花也一样,商人肯定是想从中获利,但此事无疑对朝廷,对百姓也有大利,只要朝廷着令地方官府加强监督,令商社切实履行与百姓签订的契约便促够了; 太后,此事若非于国于民皆有大利,臣也不敢拿到这朝会上来说,还望太后及各位大臣能明察。 罗城话落之后,不少官员便站出来附和,不是很多,但足够朝廷正视这个问题了。 关键是,从刘太后的态度上看来,她是支持此事的,她无须明说什么,只要模糊的表达一下个人倾向,朝中就会有大量的骑墙派站出来赞同此事了。 :感谢小狗崽子hst66履诚灰太狠啊啊书友120514022223886等人的月票及打赏支持,谢谢各位.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