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的世界(终章) (第2/3页)
继续享有他们固有的资产,但不再享有什么特殊权利。当然,他们也是可以随处走动的,和平民一样享有各处走动的权利。 这样的一个宪法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那些失势的士大夫和皇室的反抗。然而没有武力,他们的反抗便显得徒劳了许多,而且刚刚结束的那场变动,更是清醒的提醒所有那些有野心的人,要先清楚自己的实力,然后才能有所动作。 当然,这样的法令还是得到了许多人赞许的,最起码那些把钱投到工厂里的商户们,那些被逼为奴的,那些有能耐但是却被那些士大夫们压迫着的人,都是举双手赞同这项法令的。工厂主们巴不得现下所有的人都是自由身,因为大明的奴仆制度实际上是限制了人身自由,而工厂主们此时则是想着招到更多的工人,来他们的工厂里劳作。这样他们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然后卖到外洋,然后才能发财。 一个新举措,一个新制度,不是那么容易就确立下来的。陈政虽然没有怎么学中国的历史,但是欧洲人的历史,他确实学了一些的。科学史上也是讲了许多新技术不能马上应用的事例。便是此时的欧洲,也是要经过所谓的思想启蒙运动后,所谓的民主思想才开始在民众当中流行开来的。李岩新修订的这些法令,虽说和所谓的民主还差的很远,但是已经极大的抑制了皇权和传统士大夫们的权利,而更加倾向的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这种事情,若是在崇祯末年抑或是更远一些时日,是根本不能拿出来说的。但是现在,却是正好。整个江南地界许多缙绅们已经乖乖的入了陈家的圈圈里,捆绑在了陈家的这条船上了,而北方,更多的勋贵们经过崇祯朝的战乱和后来保安军的清洗,已经没了反抗的力量。新的法律的推行,时机在此时已经成熟。于是才有了李岩的这种举措。 明确了私有制,明确了相关的法律,明确了相关的制度,华夏的发展便是一日千里了。而且那些资本家们都从先开了埠的沿海大城市中看到了那种事事讲规则的好处。因为那些制度,实际上是在处处维护他们的权益,他们自然是要维护和推广这些新制度的。 制度有了,华夏从来就不缺聪明的人,不缺金钱,不缺那些能工巧匠。原来陈政还只是在北岛的禄州城一处实现了小范围的工业革命,此时,在大明各处,那些大城市中各种新式工厂自然是更加快速的冒了出来。这工业上的革命,已经开始推广到了大明的沿海和内陆。 有着守旧势力的大明如此,那么南洋那边,原本就没什么大族的所在,实施其新的东西来,就更加的迅速了。 早在永历元年的时候,陈政脑袋里想的那一套制度,就已经在南洋各地开始实施了。他从美洲回到大明后,不久就远赴南洋,当起了那华夏南洋联邦的总理。他在当总理的那四年间,自然是把他想的那套东西给实施了。南洋地界,本就是各大家族合起来经营的,势力都是平均,现下陈政搞起那议会制度,其实就是延续了原来他们所作的,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头罢了。即便自家在其中实力最强,陈政也不进行大明的那一套皇权制度。原本,他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即便他来到这个世界了,但是许多东西,是从小就树立起来的,一辈子都是改变不了的。如果现下陈政失败了,没了各项优势,大概他还会反思反思。但是他还没有失败,所以他要推行他的那一套东西。 永历十年的时候,李岩从内阁首辅的座位上自动辞职了。他这些年受了陈政的影响绝大,当他看到陈政在那南洋联邦只当了四年的总理后就自动下来了,他还纳闷了一阵子。可是后来听了陈政的一番解释后,他便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于是他也在做了十年的首辅后自动离职。当然,大明之前的首辅们也都是做了这些年,没有人做的比他李岩更长的。可是要知道那些首辅都是多大岁数才上去的,而他李岩是多大岁数就坐上这首辅的。他辞职的时候,才刚刚三十七岁,这可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黄金的年龄啊。 不过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接任李岩的是原来东林党的领袖,钱某人的关门弟子,福建郑家的郑森。此时的郑森,也就是三十岁。郑森能上来当这内阁首辅,自然是各方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其中有郑家和陈家的,也有资本家们与传统士大夫们的,毕竟,那郑森除了是郑家的代言人外,还是东林党的党众。政党政治此时开始正式登上这历史的舞台。 李岩辞了大明的首辅后并没有闲着,怀着他心中的新想法,又来到了南洋,当起了南洋联邦的第四任总理。在李岩当政期间,南洋联邦逐步的向各处扩张。向东逐渐的吞并了太平洋上的各个岛子。向北已经把势力扩展到了中南半岛。在大明永历十一年的时候,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把安南、真腊和缅甸给吞并了。说是吞并,其实那边汉人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了。那些土人倒是处处要仰仗汉人的鼻息。向西,南洋联邦则是冲出了南洋海面,来到了印度洋。在陈水率领的南太平洋舰队的引领下,南洋联邦一路吞并了欧洲白人们占据的殖民地,同时也不断的向印度大陆上的莫卧尔帝国渗透。锡兰岛此时已经完全成了南洋联邦的一个州。此时,南洋的海商们甚至已经在南部非洲那个被白人叫做好望角的地方建立了货栈。 至于南边的那片大陆,陈政倒是存了一些私心,他决定把那片大陆当做自家的自留地。他是悄悄的派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