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宝傀初现 (第2/2页)
遍整个连云王朝。” 由于每个拥有护罩的正牌家族,大多都能培养出成千上万的弟子,为便于管理以及培养弟子间的战斗默契,各家族都会设立师团,让弟子们统一训练,统一作战。 而担任团长的,大多是族内为数不多的强者,资质最低也得S级,否则很难压服团内成员。 本来,方痕打算过些时候,等出现高资质者后在考虑建团的事。 但秘境训练场的出现,让他决定提前建团,一来可以奖励夏翎羽,二来建团后也方便各弟子提前培养默契。 激动过后,夏翎羽起身掏出两枚丹药,恭敬地递给方痕道:“家主,这次我们杀了两只宝傀,一只爆了枚B级资质丹,一只爆了枚4阶突破丹,请家主查收。” 方痕闻言大喜,手镯商城内一枚B级资质丹的价格是10万两白银,等于1千万RMB,10个小时前方痕手中拿到10多万两银票时,他就犹豫过是不是先给自己买一粒B级资质丹,后来考虑到,这次探索训练场对家族至关重要才克制住这股冲动,想不到现在竟能免费得到一粒。 方痕笑着接过两枚丹药,道:“我之前一直关注这秘境能否迅速提升实力,倒忽略了宝傀的事,想不到这宝傀竟爆出资质丹。翎羽,待那89名2阶弟子杀完1000只2阶凶兽,你领着他们进入训练场击杀傀儡,一来可以快速提升实力,二来也能为家族收集宝物。” 夏翎羽弯身行礼:“属下遵命,这1号训练场的地势呈‘回’字形,总面积不下于一座子城市,可同时容纳数十万人,家主,其实只要小心点,一阶武者也可围杀那些雕像的,您看。。。” 方痕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吧,每个刚凝聚气旋的武者,都让他们去外围猎杀3天凶兽,待他们熟悉搏杀技巧后,再去1号训练场快速提升实力。” 两人又聊了些建团方面的事,半个小时后,夏翎羽告辞离开。 对方走后,方痕立即服用B级天资丹。 2个小时后,方痕的资质连跳3级,从E级变成B级,全身经脉也由先前的羊肠小径,变成现在的康庄大道,足足扩充了8倍。 丹田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韧性大增,容量还扩大了8倍,原本已将丹田堪堪填满的气旋,现在只能占据8分之一的空间,剩下的7/8,足够他凝聚第二团气旋。
怪不得人们常说“资质提升一级,修炼速度翻倍”,现在,方痕有信心在1个月内晋升2阶。 正待再次修炼,门口传来夏翎羽的声音:“家主,属下有事求见。” “才离开2小时,怎么又过来干什么?”方痕按下心中疑惑,收功起身道:“进来吧。” 夏翎羽推门而入,直奔主题道:“属下已将原先招募来的89位师兄纳入苍龙师团,并将他们分为3个大队,算上属下自己,刚好每队30人,第一队队长有属下兼任,第二队、第三队队长,属下推荐由侯林、夏明担任,请家主定夺。” 方痕点头道:“就按你的意思办吧,苍龙师团初创,许多制度还有待完善,过段时间我会拟个详细的章程,至于待遇方面,暂时先给队长每月配发50点功勋吧,其他队员每月10点,若遇到不服管理者,队长有权扣除他们的福利。” 功勋以后可用来购买族库内的宝物,价值并不比银子低。 夏翎羽躬身道:“各成员已休整完毕,属下准备率他们先击杀1000只2阶凶兽,然后再次进入训练场,还请族长批准。” “嗯,以后进入秘境训练的事,你可自行作主。但有一点必须记住,未来的50天内,苍龙师团必须外出击杀1000只三阶凶兽,未来三个月内,必须击杀1000只4阶凶兽。” 其实距离3阶凶兽灵魂的供应时限还有3个来月,供应4阶凶兽灵魂更是半年后的事,方痕故意提前一半时限,一是给炎龙师团增加压力,二是也给自己多留点预防意外的时间,万一他们到时完不成任务,还来得及想其他办法。 夏翎羽闻躬身领命。 方痕话锋一转道:“侯林和夏明突破成功了么?” 夏翎羽脸带遗憾道:“全失败了,而且修为都跌回2阶后期,不过他们说,这次虽没成功,但却有所感悟,下次突破应该会容易些。” 方痕点头道:“那就好,训练的事不能怠慢,半年后会有个大型秘境出现,希望苍龙师团到时别让我失望。” 夏翎羽应诺退出。 方痕则静下新来制定家族制度。 首先是功勋值的完善,3阶以下实力者一律不得享受功勋值,清除外围凶兽所得材料,以及将来在秘境击杀宝愦所得宝物,一律上缴家族。 以此激励大家拼命提升实力. 3阶及以后实力者,击杀宝傀所得宝物,按族库售价的一半功勋值由家族统一收购,同时只要凑够功勋值,便可从族库购买相应宝物。 内门弟子购买族库宝物可享受9折优惠,精英弟子享受8折优惠。嫡传弟子一律半价。 其次是对辅助职业者的规范。 种植、采集、挖矿类职业,根据职业技能等级领取工资,按月以银子结算,必须上交最低限额的材料,未完成任务者扣除一定比例工资,超额完成任务者给予提成奖励。 炼丹、炼器、蒸发、建筑等涉及到技能熟练度的职业,同样按技能等级发放固定工资,根据资质等级定额配发练手的材料,并规定时限达到一定技能等级,按时完成者给予奖励,未完成任务者扣除一定比例工资。 稻米、rou食等食物不再免费发放,必须以银子从族库购买。 三天后,这套制度正式在家族实施,7天后,族内初步形成“人人有事做,人人抢事做”的氛围,绝大部分子弟都对家族产生了认同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