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南宋雄起_第6章 海陵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海陵岛 (第1/2页)

    张世杰看着大势已去,派人去接赵昺,可是没有等到消息,又看到有几只战船已降下战旗做出投降的势态,知道战败已无可挽回,就近裹了杨太后的船,领着十几只主力战船,趁着海战后大乱时,敌人战船少,杀出重围,慌不择路,就着夜色和急风聚雨,甩开了尾追的元军,一路顺着海岸往西狂奔。

    这一夜的急跑,大家水米未进,就是张世杰也是感到体力再难以支持。等着天亮后,风小雨停了,派了几只小船侦察一番,报告说已摆脱了敌军的追击,大家这才放下心来。

    张世杰命令各船放慢速度,检查一下各船受损情况,顺便派出前出的小船找地方靠岸。

    一会儿功夫报了上来。十六艘大船外加杨太后的船,虽各有损伤,但修补一下还能行驶。而且前军哨探也回来报告,前面有一大岛,岛上似乎有人家。

    张世杰看着面前站立的军士,各各满脸的倦色,定定心,下令道:“命令各船减速慢行,寻找可驳船之地,靠岸休整部队。”

    船队慢慢绕着岛前行,看到了一个山弯处果然有些村落。村落西处,是一处小小的海湾。

    张世杰命人前去探好路,先让杨太后的船靠过去,其余船不能全部入湾靠岸,只能分边靠岸上岸。那海岸只有一个小小的码头,码头上停靠着十几只小渔船。大船根本无法停靠。大家只能找一处乱石滩小心的泊了船登岸。

    那村里本来看到有大船靠过来,早已吓得跑没了人,后来发现上岸的军士是宋国军人,才有大胆的从岛上的树林里慢慢靠过来。张世杰赶紧派人打听,才知此岛名叫海陵岛,岛上只有百十来户人家,靠打鱼为生。

    总算是上了陆地。大家忍着饥困,各船纷纷派出人,跟随了村民去找水。十几天没有好好喝上水了,现在有了水,免不了一番你争我抢。好在张世杰威望还在,先命人打了清水送到杨太后的船上,自己免不了还得指挥船队靠岸,指点部队就在海边扎下个简易兵寨,然后按排相关人员统计损失,抓紧时间埋锅造饭,修补战船。

    看着大家有气无力,躺着坐着,都乱纷纷地散布在海边,张世杰深深地叹口气,一声不响地爬上了杨太后的船。

    杨太后这次是真的受了惊吓,一个妇道人家,满脸的惧色和倦色,苍白中夹着青黑,说什么也不听劝说下船,只愿意待在船上,随时准备着跑路了。

    看着张世杰爬上船来,杨太后先放了一半的心,然后颤巍巍地问道:“太傅,可有官家的信息?”

    张世杰叹口气,看着杨太后两眼泪光,只好安慰道:“天佑我大宋,皇上一定会洪福齐天,不会有事的。臣已派人打探消息去了。昨晚趁乱冲出来的船一定不少,皇上应该能冲出来的。”

    其实,张世杰裹了杨太后乘坐的大船一路突围而出,根本就没来得及告诉她赵昺的船已被围在中间,自己虽派人去接赵昺,可是派出去的人一去而不回,自己又是私自下令帅船突围的,大约赵昺早已凶多吉少了。但现在又不能实话实说,只能这样安慰杨太后了。

    杨太后平时就是一个没有多少主见的妇人,她只不过是度宗的淑妃而已,赵昰被推上皇位后,她才扶正做了皇太后。杨太后平时就少言寡语,在宫中只知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子和赵昺,大凡大事都由着朝中几位大佬cao心。自赵昰死后,她更是把全部的心血放在了赵昺的身上。赵昺虽不是自己亲生,但赵昺小小的年龄,跟随着自己到处漂迫,杨太后就更心疼赵昺,平时格外照顾他。现在赵昺下落不明,她能安得下心吗?

    “有劳太傅多派人四处寻找官家呀。我朝现就靠着他了。官家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的,让奴如何能活下去?”杨太后哭哭啼啼地求告着。杨太后虽贵为太后,但她还是习惯于在宫中自称“奴”,由此也显得自己格外低调,以此来拉近众位大臣的关系。

    张世杰看着满脸泪痕的杨太后,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只好再安慰她一番,下了船准备召集众将商议。

    时至中午,张世杰也没心思吃饭,胡乱扒拉了几口,就先上了自己的大船命人擂鼓,一会儿功夫,苏刘义、刘师勇、苏景瞻、方兴日、左大等几位主要将领都爬上船来。

    众将领一个个都是面色暗淡,精神倦怠,可大家抬眼看坐在中间的张世杰时,才发现一夜之间,这位主掌兵权的太傅突然老了许多,满脸都是皱纹,平时一脸的刚阳之色,现在全被疲惫、无奈、失落所代替。

    张世杰把低垂着的头抬起来,环视一下众人,摆摆手,略带沙哑地开口:“众位,现在的情形大家都清楚,大家先议议下一步的打算吧。”

    大家互相看看,又都低下了头。还能有什么打算呢?赵昰死后,大家本来就要散伙了,只是陆秀夫把大家召来,一通劝说,又推举了赵昺为帝,接着苦苦支撑这个流亡的朝庭。现在,陆秀夫没有消息,更重要的是赵昺生死不明,眼瞅着凶多吉少。大家一时失了支撑,还能有什么打算?所以,谁也不想第一个说话。

    张世杰看着众人低头沉思状,就接着说道:“我已派出人员四处查寻探听皇上的消息了。只是现在,我们何去何从,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