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海南岛 (第1/2页)
赵昺召开了他穿赵以后的第一次朝会。 杨太后以垂帘听政的形式出席会议。朝中有点名望的大臣和军中能说上话的将领,赵昺全让他们过来商议当前的局势和下一步的打算。 朝会在村中一户较为殷实的人家的前厅里举行,由于人多房小,满屋子的人挤在一起,有的甚至是站立在墙边。 首先张世杰讲述了近来战况和昨夜的情况:“太后,陛下,昨夜敌船损毁约二百有余,岛外巡视又捕获二十余艘大小船。元军死伤有数可查不少于四千人,生擒二百余人。我军损毁大小船八十六,损伤一百五十有余,其中修补后能用者八十七艘,伤亡人数四十几人,大部为巡海之时与元军互搏所致。” 赵昺一听这个战果,那个心痛呀。虽说毁敌舰船更多,但那些是不能补为己用的,而自己损毁的船那可是实打实的,而且现在还无法就地补充。人员的伤亡还是让赵昺松了口气。 陆秀夫接着报告:“太后,陛下,现统计,我方现有皇室宫中各处人员两千四百余人,百官二百七十余人,士子一千有余,杂役差人三千有余,民众七万八千多人,各类匠作人员三千四百还强,其他商旅闲人四百多。可乘大小船不足四百,粮食够两月之用,草料半月不足。饮水今日可补齐可用半月之久。另外,皇室金银众多,其他军响若干,可暂时满足军士用度。” 苏刘义作为暂掌殿前司,也上来报告:“启禀太后,陛下,现我军可战大小之船四百余艘,损毁可修战船及民船还有一百余只。现有可战之兵一万二千,战马八十余匹,兵器若干。” 赵昺听到的这些数字,心更加疼了起来。史书记载,崖山之时,人员二十万左右,大小船两千余,现在一战,就损失了这么多。船没了还可以再造,人员的损失那才是最大的损失。那些众官、军士、百姓可是跟随朝庭流亡这么久,受尽了磨难,现在却是阴阳两界,许多人再也见不着了。 赵昺听闻众臣把自己负责的部分都陈述完了,却低着头不再说话。他知道自己只是个象征,许多事还要留给太后和大臣去定夺,尤其是太后现在是垂帘听政,应该先听听她的意见。 杨太后自遭了这次大战,心情更是灰色,好在赵昺无事,她的心才放松下来。现在听各位大臣汇报情况,早听得心灰意冷,只好无奈地问题:“众位大臣忠心可佳,为宋庭沤心沥血。现今我朝海上连败,人员日少,船舰多有损伤,接下来我朝何去何从,望各位大臣商讨个章程。” 屋中一时静了下来。大家都知道,现今军队掌握在张世杰的手中,朝中又有陆秀夫掌管,现在又回来个文天祥,一般的人根本就插不上嘴,就是有什么好方法,也得这三个人同意,还得太后答应,皇上嘛,太小了,先放一放。但大家也都知道这两天的战果主要是这个小皇帝一手cao持的,也不敢小看了他。 杨太后看着大家都不说话,轻叹一口气:“各位众臣,我朝流落海上后,日益窘困。现在何去何从,事关我朝生死存亡,还望各位心存先帝,为赵家后世多谋划一下吧。” 杨太后话说到这一地步了,众位也只好互相看一眼,于是,这个“朝堂”上开始了唇枪口剑的争论,不外乎两种意见,一种继续漂浮海上,先养精蓄锐,然后趁机反攻陆地;另一种就是还得找一个可登陆之地,征粮征兵,传召天下勤王。 赵昺看着众位大臣将军们争成一锅粥,吵得好不热闹,却偏偏忘了他这个最高统治者。他本来看着大家在争吵,开始还觉得有意思,可越往后就越不象话了。一些攻击性的语言也从各位意见不同者嘴里冒出来,甚至还有人上纲上线,把“jianian臣”、“佞人”之类的词也翻了出来。难道这就是大宋的朝议?赵昺实在听不下去,只好大声地咳嗽两声。 下面的群臣听到赵昺的咳嗽声,立马停止了争吵,眼睛齐刷刷看向赵昺。屋子里立马安静下来。 赵昺转头看了一圈都不说话的大臣将军们,忍住气,故意装着一幅不管我事的样子:“我只是嗓子有点痒,由不住就咳嗽了两声。你们接着吵,别管我。就当我不在就可以了。” 大家一听这话,更不敢争吵了,都低着在暗想:“是呀,这不是还有个皇帝在眼前吗?好象这个皇帝这两天还救了大家。怎么把这个爷给忘了,人家就是小孩子,放在那里摆个样子,咱们也要象证性地问问他呀。” 看着大家都不说话了,赵昺那个气呀,就更甚了。看来,这帮子人也就是知道个吵吵吵的,也不知还有没有别的本事了。 还是苏刘义打破了宁静:“陛下,我等现在有两种意见了。一种是留待海上,养精蓄锐,以图反攻陆地;一种是择一敌势弱小者,攻占下来,就近征粮征兵。陛下觉得哪种好?” 终于有人肯请教我了。这真是个好的开端。赵昺小小的虚荣心满足了一下。 大家都在猜测着这下皇帝再没话说了,又可以开始接着对吵了,不想赵昺一开口却把大家吓了一跳:“拿地图来!朕有话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