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遇匪 (第1/2页)
陈吊眼现在并不在泉州。前线的任务吃紧,他得指挥大军作战。所以,泉州城里只留下一个团驻守,外加赵昺的禁卫团。 现在赵昺要出城,谁还敢拦他?再加上林大虎也确实想出去走走,有心阻拦,又有点侥幸想法,只在附近转转,安全上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他出去招呼了一个排的禁卫军护卫,换了衣服,随着赵昺直接从后门溜出去,骑了几匹马,出了西门,直接往前去了。 将近二月天气,北方还是一片严寒,南方已是鸟鸣绿树枝了。 几十人趁着天气好,一路走一路看过去,不知不觉,已把个泉州城甩在了身后几十里的地方。 一路走过,绿萌翠草加青山,好山好水好风光,把个赵昺烦燥的心终于压制压去下去不少。 看到附近有几块田里有些农民在耕作着,赵昺来了情绪,用马鞭摇指一下,几个护卫已是打马环着农田跑了一圈。虽说赵昺是微服私访,出了城就是自己说了算,但是事关他的安全和防护,他也不想让手下为难,违了制度,无论他是否说情,这些人都会受严重处罚的。所以,他只是站在原地不动,让护卫们先去围边侦察一番,然后,在各个不同的位置上似有似无的抢占好了有利防守的位置。 赵昺跳下马来,慢慢走过去,看到地里是一家子五口人,大家正忙着持弄着农活。他也帮不上忙,只是看这一家子如何的干法,然后,趁着一家走到地头直起腰喘口气时,赵昺赶紧问道:“老乡,这都是你家分得的土地?” 一个看来是家长的老乡喘口气,大大地喝了一个放在地头上的黑陶碗中的冷水,叹口气回答:“上面来了老爷,说官家把土地分给了咱家,也不知黄员外回来,这地还能是自个儿的嘛?” 赵昺一听,明白了,这大约也是个有势力的宗族或恶霸之类的人家,土地被分割给了佃农或无地之户,分到土地的人大约是怕姓黄的回来,搞变天帐,再把土地给收回去。 “怕土地被收回去,你就让家里人参军,保卫土地呀。”赵昺笑着说。 “上面来的老爷也是这样说的,让参军保卫那个什么,什么的胜利果实。这不,我家三儿子参军走了。”老乡并没有一点自豪感地说道。“怕是怕老爷们都走了,黄员外回来,还得把地收回去。” 赵昺马上安慰道:“你就别cao心这个了。官家这次回来,就再也不走了,还要把蒙古人一直赶到黄海北边去。” 那老乡虽说不知黄河在何处,但听说官家不走了,虽半信半疑的,可脸上也因听了好消息,变得轻松了许多。 看来,这土地运动作的工作还是粗糙,对农民宣传力度还是不够。不过,赵昺细想过来,那些本来上山下乡的基层干部就缺乏,土地运动实行的又紧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土地丈量清楚,并把土地快速分配下去,没有耽误家时,这已经说明这些基层的干部已经很努力工作了。 其实,对于土地政策,赵昺现在的想法,就是先把土地分配下去,唤醒农民自觉保卫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为北伐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但闽广两地山多地少,只能发展小农经济,而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其实劳力还是可以再解放出一部分的。这也是为将来发展工商业,创造很多的人力资源的一个初级步骤。但赵昺的想法里是,将来还是要重新把土地集中在一起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使用半机械化,进行统一的大农业化,统一化的农业生产。 而重新分配土地,另一个目的,就是分化和打破现有的宗族势力。 如今的社会状况是,从南到北,各地,尤其是农村,都有不少聚族而居的宗族地主,他们很少有愿意放弃目前的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宗族地主对同族同宗的百姓有很强的人身控制力和影响力。这是赵昺最深恶痛绝的一件事,这也是事关自己的政令能否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的重大问题,也是将来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隐患。他可不想让这些屡受打击的宗族势力重新壮大起来,形成另一种能与皇权对抗的势力。 而这些宗族地主所控制的人口也是赵昺所窥觊的对象,这些人口不但能为当前提供众多的兵源,还能为将来发展工商业时提供充足的劳力。只要将宗族中不得意的贫苦百姓转移出来,离开宗祠长房的控制核心,提供给他们一定的土地,让他们能够独立于宗族而自我发展,并过上优于目前经济水平的新生活,他们就不会再有依靠某家才能活下去的想法,才能有独立并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能力和想法。或者干脆把他们迁移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让他们领到赖依生存的土地,这样,他们除了依靠当地的政府和朝廷之外,就再也没有了别的依靠,这些人就会转化成拥护政府和朝廷的力量。 而留在当地的宗族地主,当然会因为流失了大量的人口而变得对朝廷不再有威胁性,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的能力都会下降,就会变得依赖于政府。劳力的下降,也会想法如何利用不足的劳力而发展农业,就自然而然的有了使用生产效率更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