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 剿匪 (第1/2页)
这飞起来就是快,虽说还得躲着一些山峰,但赵昺很快就看到了不远处的一个交叉路口边上的军营。 他在一众军士们吃惊的目光中,直接降落到了军营中间的一片空场地上。 一大帮军士虽说还是在惊讶中,但已是战战惊惊地围了过来,拿着刀枪把赵昺堵在中间。 赵昺一边从腰里解下一块玉牌,扔给一个看似是士官的人,一边赶紧把滑翔翼从身上缺下来,并朝着那个接牌子的军士喊道:“你们营长是谁?快点找他过来见我。” 那士官看到从天而降的赵昺,以为仙人驾临,可其穿戴又是与自己身上不同的军服,而且还没有任何标志,正吃惊的如同木桩一般,正愣在那里发怔,不想,怀里就有一块玉牌,这才缓过神来,心想:你就是神仙吧,也不能想让谁来见你就见你。 正要呵斥寻问,不想又过来一个小官,看其肩章,应该是个连长之类的。 原来赵昺在天空滑翔寻找降落地点时,整个军营都惊动了。这个连长正是领着人来查看何事的,不想,就看到了赵昺立在人群当中。他大吃一惊,他可是军校毕业的,还能不认识自己的校长?只不过,他知道赵昺来这里一定是有紧急事情,但肯定不能暴露出他的身份,就赶紧跑过去,行了一个标准军礼,大声报告:“报告,请随我来。” 一边向着营部走,一边在交谈中,赵昺知道这个连长叫王连举,是第九期军校毕业。 营长也知道了军中飞来个奇怪的人,正站在营部的门口,看到王连举领着赵昺过来,细细一看,也大吃一惊。这个营长叫张胜,是第六期毕业生。看到校长从天而降,不知为了何事,可又不敢问,只好快步向前,举手敬礼,看赵昺有何说法。 赵昺知道这些人认出了自己,但又不肯称呼自己,说明他们的保密意识还是不错的,也就不多说话,直接率先进了营部,直接走到桌前的地图前站好,低头看地图来了。 张胜营长赶紧把不相关的人赶出去,这才拉了一把王连举,两人重新向赵昺行军礼:“报告,陆军军校第六期学员张胜(第九期学员王连举)向校长报告,请指示。” 赵昺头也不抬,只是摆摆手,让他们过来,用手指着地图上的某一点说道:“这里,我的护卫三十人,正被一帮子士匪包围着,现在,抽调一部分人马,马上过去解围。命令:解救战友,全歼土匪。” 张胜和王连举一个立正,领命过去布置。十几分钟后,除营地留守一个连的兵力外,其他人马全部由张胜带队,跟随着赵昺出发了。 赵昺骑在张胜牵过来的马背上,小声地把那个小山包周边的地形做了简单的介绍,又把敌我双方的兵力和布署也做了说明,然后,就不再言语了。 张胜这是知道赵昺放权来让他亲自指挥,心里又激动又紧张,举手行个礼,把马缰交给自己的勤务兵,找几个连长去布置任务去了。 那勤务兵看得是一愣一愣的,不知马背上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人是谁,只看到自己崇拜的营长都亲自执马缰引行,还对此人的命令无条件的执行。当然,后来他知道了自己是在给官家牵马,这事在他六十多岁时,还常常给自己的小孙子吹牛,自己当时是如何的威猛。 同样的道理,这个营的将士们在自己今后的从军历史上,把这次与官家并肩作战的经历,当成是终身的一种容耀,那些个留守军营的一连将士们,知道后事后,那可是后悔的要命,这是后话不提。 时近黄昏时,所有参战的将士都按着作战计划到位,对那帮子土匪形成了包围,只等一声令下,就要进行进攻。 赵昺站在一处较高的地方,正好躲开土匪的视线,迎着阳光拿起了望远镜。虽说有光线的干扰,他还是能隐隐约约地看清小山头上的情景。几个警戒的战士拿着望远镜在观察着什么。他把望远镜慢慢转动,利用太阳光的反射,向着山顶上警戒的战士慢慢晃动着,终于,望远镜的反光引起了山头的注意,望远镜向着这边寻找过来。 赵昺举起一面小旗,不停挥舞着,打出一组旗语,告诉山顶上的人作战步骤,然后看到山顶上也升起一面小旗,不停晃动了几下,表示知道了。 一刻钟后,前出侦察的战士接敌,这场小规模的剿匪战斗终于打响了。 王连举由于赵昺亲临场,所以,十分勇跃,亲自带一个班的战士前出侦察。他把一个班十二名战士分成三个小组,分三个方向侦察。自己亲自带领一个小组,从正面开始接近敌人。 土匪们因为首领被赵昺捎带着炸伤,虽说丧失了再战下去的胆量,但首领因为负伤而恼羞成怒,严令土匪攻打山头。集体冲了几次,都被阻止在一百五十米的线上,再也无法前进。首领亲自又领兵冲了一次,这次效果很好,眼看就要近身接敌了,不想,对面一下扔过来几十颗手雷,连续的爆炸声响过,又是一地的伤员和尸体。 几次冲锋,除了又死伤八九十号人,连对方的面容都没有看见。 眼看着天色将晚,冲是不能再冲了。土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