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青训营教父_第三十三章 少年强(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少年强(二) (第1/2页)

    “都去放松一下,别围在这,语言课马上要开始了。你,艾买提,留下来。”李响单独留下的孩子叫艾买提,XJ人,比慕凡小几个月,但天分却并不比他差,也是李响重点关注的球员之一。

    由于曾经有在新疆队效力的经历,李响对当地的孩子比较了解。单从身体条件来说,比内地的孩子要出色一些,尤其是速度上。

    “你现在在U13队打什么位置?”

    “前锋,教练。”

    “前锋?上个星期不是边后卫吗?”李响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青年队教练组对艾买提的位置,一直没有确定下来。虽然这个年龄不会把位置固定死,但也应该开始有一定的倾向性,不可能再频繁变动。

    “教练说我总喜欢往对方球门冲,让我试试看。”艾买提的普通话还说的不是很好,XJ味很重。

    艾买提,目前来看,确实非常全能。

    从第一天玩球开始,他就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甚至连业余体校、体院都没有进过。从小跟着退役球员父亲训练的他,基本功相当的扎实,一点花哨的东西都没有,非常的难得。

    而在半沙土、半草地的空地上踢出来的他,思想自由、喜欢奔跑,这一点又和中规中矩的德国足球格格不入。

    也正是因为如此,看出他过人天赋的青年队教练组一直很头疼,到底应该把他推向哪个位置。

    说实话,如果再早几年,肯定是向自由人的方向发展。但现在,所谓的自由人位置已经被不断细化,尤其是在被新战术、新理论武装起来的法兰克福,早已经没有所谓的自由人。

    “也罢,你就随便踢吧。”李响点点头,又摇摇头,他不想过早的把那种自由抹杀掉。况且,几年以后,就来一个复古的自由人又如何?其实自由人的淘汰一方面是因为战术的更新,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球员的个人能力达不到那种要求。

    既然现在不能决定,那就听之任之,或许到时候会有意外的收获。

    除了慕凡和艾买提,还有一个小球员不得不提,SD人张明举。

    这个小子继承了SD大汉的光荣传统,骨架长的很好,虽然刚刚满11岁。但如果不出意外,几年之后身体开始发育,成年之后应该可以有190CM左右。这一点从他父母的身高上也能得到印证。

    虽然在基本功上比较薄弱,但张明举却在防守上展示出一种过人的天赋。

    用李响的话说,他就是为了破坏球而生的。

    在射门、传球上都看不出张明举的过人之处,但说到卡位、抢球、破坏别人的进攻,那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反正就是那种看到球正常滚动就不开心、看到有小球员疯狂盘带就一定要放倒……

    别的小球员都喜欢踢中场、踢前锋,但唯独这个张明举,只要踢球,一定是主动举手当后卫。

    “说实话,只有这个是我最满意的。”李响承认慕凡和艾买提的天赋,但相比较而言,更容易成才的却一定是这个张明举。

    因为他没有致命的缺点,也就没有一定要改的东西,而且发展方向已经基本确定,不是后卫就是兽腰。

    基本功的问题,三五年之后,可以达到欧洲联赛平均水平就足够了,但那种防守的意识、对进攻的“憎恨”,却是永远也培养不出来的。

    相比较而言,慕凡的自我中心、艾买提的绝对自由,都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这种精神层次的习惯,真的不容易改变。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李响一直以来就不是以培养某一个、某几个球星的思路去建设这批少年球员队伍的。

    他的想法很简单,打造几个可以达到欧洲二流联赛水准的正常化梯队。然后想办法送到五大联赛、次级别联赛去锻炼提高,最终形成一支可以使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欧洲水准球队。

    ……

    语言课开始了,女留学生教的是德语,同时她自己的普通话也不错。听了一节30分钟的课,李响总觉得实在太简单了。

    这样的语言课,主要还是在教生活对话和训练常用语言。其实不用教,让这些正处于学东西最快年纪的孩子们自己学半年,可能都练的差不多了。

    “这样不行!一直忽略了这个问题。正是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