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诸侯离京 (第2/2页)
答应回归中央,袁绍、陶谦未走,倒令刘辨有些感动。只是王匡竟然也跑了,倒令刘辨诧异不已,这人也太没头脑了,你能坐稳你的位子吗? 刘辨又疾往公孙瓒大营而去,公孙瓒见刘辨到来,赶紧跪奏道:“陛下,刘伯安领兵袭我北平,臣愿为陛下保卫北疆。” 刘辨道:“伯圭乃朕之师兄,又是西园之下军校尉,何不留在朕身边相助?” 公孙瓒言辞恳切,道:“臣亦愿随侍陛下左右,早晚聆听教诲。只是刘虞贼子交通乌丸,祸害我大汉子民,臣之志愿就是杀尽胡虏,望陛下成全。” 看来公孙瓒是走定了,留他在北边抗击北方少数民族也好,至于刘虞交通乌丸的事刘辨却是不信。 事实上刘虞是很有些才能的,其追求宽政,发展经济,安抚百姓,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少数民族,在后汉时期有极大地建树。 刘虞“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重点发展农业、养蚕业,利用上谷郡与匈奴、扶余、鲜卑等民族进行边境贸易,开采渔阳郡丰富的盐、铁资源,于是人民富饶、家有余财。青徐的士族、百姓闻之,投奔刘虞的竟有一百余万,都被安置妥当。 灵帝为表刘虞讨“张举、张纯”之功,封其为太尉,董卓进京,又加封其为大司马,刘虞虽位高权重,却天性爱好节约,穿着破旧的衣服,一顿饭都不吃一道以上的荤菜。“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rou”,与当时东汉官僚穷奢极欲的腐朽作风截然不同,因此对幽州风气的改变起了很大作用,“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cao而归心焉”。
在民族问题的处理方面,更是解决了大汉数百年都未能解决的困扰。刘虞主张安抚,和平相处,他任内“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在各民族之中享有崇高威望。从其被杀后,外族都要兴兵为其复仇便可见一般。历史上,汉献帝兴平二年,其旧部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率兵为刘虞报仇,由于当年刘虞在各民族之中的崇高威望,包括鲜卑、乌丸等民族在内的数万青壮加入到阎柔的队伍之中,与公孙瓒展开战斗,连乌桓峭王也率其部落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为之复仇,最终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 所以,人们称赞刘虞为“后汉三国前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在后汉末年具有很罕见的人格魅力,深受百姓、士人爱戴。 而刘虞为人也没有什么野心,对大汉可谓忠心耿耿。历史上的初平二年春,袁绍、韩馥等诸侯欲拥立刘虞为帝,遭到刘虞的严词拒绝。刘虞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作为大汉王朝的忠臣,刘虞心中想的只有尽心王室,重振朝纲。不仅如此,当汉献帝想还都洛阳,派刘虞之子刘和去找刘虞,让刘虞率兵迎接之时,刘虞也是毫不犹豫,立即执行。如果不是因为袁术、公孙瓒等人从中作梗,那后面发生的曹cao“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能就变成了刘虞“助天子以平乱世”了,凭借刘虞的声望和幽州的实力,后汉王朝至少不会那么快就土崩瓦解。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刘虞非但没有完成其复兴汉室的雄心壮志,反而在汉献帝初平四年被公孙瓒杀害,带着遗憾悲壮的离去。 与刘辨的矛盾也无非是那次关于重置州牧的事,并非不能化解。刘虞自己忠心自然无虞,可是其他人,例如刘焉等却会利用这个机会割据一方,挑战中央权威。其实刘虞对自己绝对是忠心的,这一点刘辨却是相信的,其所以不参加诸侯会盟,原因可能有四:其一,担心离开幽州后,刚刚得到化解的********可能会在有心人的挑唆下再次激化;其二,青徐投奔到幽州的百姓有一百余万,尚未全部安置妥当;其三,刘虞为人迂腐,不管到底中央是谁在当皇帝,我都听你的;其四,刘虞害怕被刘辨责罚。 想到这些,刘辨自然是想保住刘虞,于是密派人承认刘虞的大司马之位,并向刘虞解释,愿意化解矛盾,并令刘虞监视公孙瓒,但不可妄动,如果实在要对公孙瓒下手,则务必先向刘辨请示,刘辨方同意公孙瓒离去。 公孙瓒离去之后,刘辨却又有些后悔,刘虞与公孙瓒在民族问题上的分歧根本就是无法化解的,于是又作书一封,告之公孙瓒“胡族不侵,不得兴兵”。这才会过头来处理剩下的几个诸侯。 董重、孔胄、孔融都好办,收其权、并其众即可,不好对付的却是袁绍、刘备与陶谦三人。 不知刘辨如何处理袁绍、刘备等人,且看下章分解。 (第五十四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