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开始变革 (第1/2页)
刘备有没有才能? 或许刘备给后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特别爱哭,甚至有人说刘备是哭出来的天下。 但是“爱哭”正代表着一个人感情丰富,至少能说明这个人心地善良,不是个心肠歹毒的人。毕竟人类不是鳄鱼,没有情感的催动,眼泪真的那么容易流出来吗?除非刘备有沙眼,沙眼还得吹风不是? 汉代甄选人才,讲求德才兼备,对于刘备的德,且不谈他誉满天下的仁义,好吧,姑且当他是假仁假义,那么他能笼络住大批的人才,能做到折节下拜,三顾草庐,起码说明他能礼贤下士;倾全国之力东伐孙权,除开吞并东吴之心,也是为替关羽、张飞报仇,虽然显得莽撞,但起码说明他重义;曹丕篡汉,刘备为献帝痛哭不止,以致身染重疾,起码说明他忠;刺客见到刘备,反而忏悔而去,其德行竟连刺客都能感动,可见其仁……凡此种种,其品德还用得着怀疑吗? 刘备一生的确投奔过许多诸侯,而且除开曹cao,被刘备投奔过的势力全都遭了秧,但为何公孙瓒、陶谦、吕布、袁绍、曹cao、刘表等还对他翘首欢迎?陶谦为何会以“非刘备不能安徐州”而不传子,而独传刘备呢?为何刘表会对刘备推心置腹,连立嗣的事情也要和刘备商议呢?为何曹cao煮酒论英雄,言天下英雄唯刘备与他呢?可见刘备有令人无法抵挡的人格魅力! 再看其才,其一,刘备能能发现人才,从拔关、张于凡品便可见一斑;其二,能笼络人才,赵子龙单骑救主,诸葛亮呕心沥血,正是为感刘备知遇之恩;其三,能甄别人才,从“马谡不可大用”,“黄忠老而弥坚”便可看出;其四,能凝聚士兵,刘备半生漂泊,从东北逃至西南,屡战屡败,可谓惶惶如丧家之犬,但身边始终有一支队伍不离不弃;其五,能征善战,正史上,博望之火、北定汉中都是出自其手笔,足见其用兵只能…… 不说别的,刘备少不读书,白手起家,能从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变成蜀汉的开国皇帝,便足见其能! 想到这些,刘辨又岂会对刘备不动招揽之心,事实上,刘辨觉得,用刘备可能比用曹cao更让人放心。 刘辨走到刘备营中之时,刘备、关羽、张飞、简雍四人正于帐前恭候,见刘辨一行来到,四人赶紧跪下。 刘辨问道:“玄德,可愿留在朕身边相助?” 刘备却泪如雨下:“陛下,天下丧乱,汉室倾危,备忝为宗亲,素以匡扶汉室,靖清四海为己任,只恨出身鄙薄,常感壮志难酬,今幸蒙陛下看重,敢不效死命,以报陛下乎?” 刘辨大喜,赶紧扶起刘备。 刘备为什么会哭,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出身寒微,一直不为人待见,前者黄巾肆虐,刘备等立下诺大功劳,最后仅得一县尉之职,还因督邮索贿,曾再次丢官,好在有刘恢、刘虞、公孙瓒等相助,才勉强获得平原县令一职。 前者刘辨虽加封刘备为校尉,然而无兵无地,校尉一职也自然只是一个虚衔,如今能留在刘辨身边,跻身中央,刘备岂能不激动莫名。 于是两方皆喜,需要处理的就只剩一路诸侯——陶谦。 陶谦,字恭祖,丹阳人。陶谦虽然年迈,但绝对不是个老好人,反而对少年时狂放不羁的习气丝毫不改,事实上,无论在政绩上还是在军事上,陶谦都是一个好手。 就在陶谦来陈留会盟之前,曾表下邳人陈登为典农校尉,在徐州实行屯田。陈登时年二十五岁,年纪虽轻,能力却强,一上任便“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在陶谦、陈登的努力下,徐州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收获“粳稻丰积”。徐州屯田比起历史上公孙瓒在易京、曹cao在兖州的屯田早了六年,可称汉末第一个想到屯田解决粮荒之人。由此,足见其政略之才。 而在去岁冬,青、徐两州黄巾复起,攻打郡县。除开黄忠在青徐剿贼外,朝廷还以陶谦为徐州刺史,协助黄忠镇压黄巾。这是陶谦为官生涯第一次作为主帅出征,陶谦也不负众望,一到徐州就任用亡命东海的泰山人藏霸,及其同乡孙观等为将。结果一战便大破黄巾军,剩下的黄巾军自然仓皇逃出徐州境内,北上青兖两州。此,便足见陶谦的治军之能。 可惜的是历史上的陶谦站错了队,用错了人,运气也实在太背。 所谓站错队是指:讨董结束后,关东诸侯分成两派,一派为公孙瓒、袁术、孙坚,另一派是袁绍、曹cao。陶谦只有加入其中一方,方能自保。最后陶谦选择了公孙瓒一方,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用错人则指:曹豹这等阴险小人,陶谦竟然亲近他们,重用他们。这样下去,自然导致各方不睦,于是徐州渐乱,以至于后来的阙宣在下邳自称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