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有劳爱卿了 (第2/2页)
姓嚎哭不止,都不肯起身。 刘辨无奈,转过身来对胡昭吩咐道:“先生,这些百姓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好生抚慰,善加安置。” “诺!”胡昭领命而退。 刘辨等一行遂继续往府衙而去。 忽悍车种虽不明白刘辨对百姓为什么要如此体恤温和,心中也有些不屑这种行为,但也不好多说什么。 来到府衙,刘辨又与忽悍车种一番虚情假意的寒暄,众人遂开始饮宴。 酒到酣处,刘辨令人呈上一锦盒,锦盒上以绸缎遮盖。 刘辨揭下绸缎,又将锦盒打开,顿有闪闪金光冒将出来。 将其中之物取出,原来是一块雕铸精美的大印,其上刻有“八部羌王”四个金字。 忽悍车种见了,哪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完全不懂得要含蓄和谦虚一些,不等刘辨说话,忽悍车种已谢恩道:“多谢陛下!愿天神保佑我大汉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辨也不含糊,令人转呈与忽悍车种,又道:“自今日起,爱卿便是诸羌之王!西边之事,便劳爱卿多多费心了。”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忽悍车种拍拍胸脯,颇为豪气地说道:“只要有用得着我的地方,陛下尽管开口!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对……上刀山,下油锅,我也在所不辞!” 也难怪忽悍车种如此兴奋,毕竟在那个时候,虽然各族都不时对中原进行劫掠,但也许是秦皇汉武积威犹在,他们对中原王朝却也有种发自内心的敬畏,能够得到中原皇帝的册封,是他们最大的荣幸。包括远在海外的倭奴,在历史上,也曾不惜翻洋过海,到中原请求册封,最终,从曹丕父子那得到了一面铜镜、一把青铜剑、一个金印以及一个亲魏倭王的称号等,如获至宝。那铜镜、宝剑等甚至成了倭国言传至今的神话传说。
而忽悍车种拿到这个称号,得到中央王朝的认可,往后便可名正言顺的征讨羌人的其他部族,又怎能不及兴奋又激动。 看到忽悍车种那激动的模样,刘辨暗自嘲笑和鄙视,便趁热打铁,故意以吞吞吐吐地口吻说道:“嗯……眼下却有一件事……正须仗爱卿相助,只不知爱卿……” “嗯,陛下……有什么事情……需要我效劳?”忽悍车种倒也没有完全冲昏头脑,问话时倒带了几分警惕。 “城中房舍大半毁坏,许多百姓头上,已无片瓦可以栖身。故,朕想从城外运些土石、大木,好修建些房屋,为百姓遮风挡雨……只是,人手却是有些不够。”刘辨故作为难。 “咳!就这点小事,陛下何必为难……我族中的勇士,全都听陛下调遣,怎么样?”忽悍车种虚吃一惊,以为是什么大事,却原来竟是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虽然对刘辨体恤百姓的行为不屑一顾,仍豪爽的应承道。只要不是请他出兵去和迷忽对战,消耗自己的实力,以忽悍车种此刻的心情,这等“小事”,他自然是答应的爽快。 “如此……便多谢爱卿了……”刘辨摆出激动的神色。 忽悍车种却更加不屑。 刘辨又道:“嗯……白日天气炎热,不便劳作,爱卿既已同意,不若现在就指派勇士前往如何?” “嗯……夜间的确是凉爽一些,这样也能教勇士们少留些汗水。好!我这就令人传话,教勇士们列队上马。”忽悍车种不疑有他,应承道。 “爱卿,只怕勇士们还要更辛苦些,毕竟此行不是去征战,不便乘马。城外已准备好箕畚、板车等运石之物。”刘辨又道。 “噢……也是,既然工具都已准备妥当,那勇士们徒手前往就可以了?”忽悍车种问道。 “嗯,大王便教众勇士空手到城门集合即可,自有人会引领大家前往。”刘辨答道。 “好!我这就去派人去通知大家。”忽悍车种答道。 “有劳爱卿了!”刘辨眼中杀意一闪而逝,哼! (第一百四十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