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初见章邯 (第1/3页)
书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 “汇 公子宝鼎表现得非常强势,在自身处境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依旧咄咄逼人。 熊启则表现得很大度,既然你提出了条件,那就满足你,至于后果我也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如果你一意孤行。那后果自负。 两个人寥寥几句话便完成了谈判,坐在一边的熊闰觉得父亲和公子宝鼎谈得很融洽,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几句话背后的刀光剑影。 不管将来如何,双方现在要合作。话题随即转到了国政上。宝鼎在离开咸阳之前给秦王政上了一道奏折,提出了一些政经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于官制的改革建议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内廷权力,以大秦目前的政治现状没有实施的可能,外廷绝不会做出让步,秦王政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与外廷闹翻,所以这个集权方案就此搁置。在经济上宝鼎建议由少府出面组建联合商社,以最大程度挥商社的作用,增加朝廷的财赋收入和各种物资的囤积数量。这个建议的原则就是农商并重,已经偏离了法家坚持的“崇本抑末。的治国原则,所以秦王政并不积极,承相府和少府也实施不利,尤其是承相府,更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官营之策,接着乌氏受到打击,琴氏和墨家及时退避,导致联合商社名存实亡,事实上此策已经以失败而告终。 学宫建设为秦王政所重视,他有心把咸阳打造成中土的文化学术中心,以便为统一中土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因为大秦是“法治”王国,法家地位崇高,法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遗余力地排斥其它诸子百家。所以学宫建设步履艰难,至今还停留在无休无止的争论之中。争论的焦点问题就是统一后的中土有没有必要在学术上实施“百家争鸣”之策,这个策略必然会导致私学泛滥,私学泛滥又与官学的权威性产生激烈矛盾,所以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对维护统一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 唯一顺利实施的只有学室制度的改革,这个改革符合各方利益。今年学室降低了招募学子的条件,度三千多名来自豪门和寒门的子弟进入学室学习,开始为未来统一后的帝国储备官吏。 宝鼎没想到自己一番心血打了水漂,最后竟然只有一个奏议得以顺利实施,这让到非常失望,对权力愈地渴望。 如果历史轨迹不变,距离中土统一只剩下十年了,这十年非常关键,尤果统一形势明朗化的最后两三年,大秦要拟定和推行一系列的统治整个中土的策略,这时候自己假如不能掌控大权,假如不能改变既定国策,那等到帝国诞生后就基本上无计可施了,也就是说,利用国策来改变历史轨迹前进方向的办法基本上算是失败了。 宝鼎脸色很难看,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几次与熊启生激烈争论。 熊闰专注地听着,眼神渐渐有了变化,宝鼎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忽然颠覆了,眼前这位年眼的公子不但嗜血好杀,竟然还有一身治国的本事,这倒是大大出乎她的预料。 双方的争论最后集中到联合商社。联合商社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楚系打算利用这个联合商社把一些中小商贾集中到商社里,以便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实际上就是把少府的财富用一种隐蔽的手段“偷窃”到自己的私库里。联合商社之所以现在还存在于咸阳,就是因为楚系从开始之初便有了这个谋划。 宝鼎在前世所学的知识让他立即便猜到了楚系的意图,将来秦王政一旦现联合商社成了权贵们偷窃王室财富的工具,那可想而知。秦王政不但要狠狠打击这些权贵,还耍追究公子宝鼎的责任,因为联合商社就是公子宝鼎出的主意。 “商贾自身实力如果不够,与少府的联合就不是互利互惠,而是借助少府雄厚的实力大财宝鼎当然不会点破楚系的阴谋,他冷笑道,“你以为大王不知道?他身边那些近侍大臣会对此一无所知?。 “公子打算出面干涉?熊启不动声色地问道。 “官营之策符合大王的意愿,他为了尽快统一中土需要大量的财赋,官营之策正好满足了大王的需要宝鼎说道,“但你想过没有,大王一旦把乌氏的草场和墨家、琴氏的大兵作坊收归官有,那盐铁的官营还会远吗?” “盐铁目前并不具备官营的条件。 。熊启淡然笑道,“大秦本土所产的盐铁远远满足不了大秦的需要。”言下之意盐铁还要从国外大量购进,这样就给了盐铁商贾赚取财富的机会,而大秦盐铁商贾的背后就是楚系,虽然去年的盐铁大案给了他们沉重一击,但依旧没能摧毁楚系对大秦盐铁的实际控制。 宝鼎摇摇头,对楚系的贪婪无厌极度憎恨,只是现今他没有能力扭转这一局面。 “不要涉足太深。”宝鼎告诫道,“盐铁之利才是少府的主要收入,一旦大王下决心整治盐铁,事情会变得非常麻烦。” “公子有意出面?”熊启追问道。 “承相府是否继续坚持官营之策?”宝鼎讨价还价。你既然想保证楚系的既得利益,那就不能损害我的利益,要财大家一起,否则鱼死网破。 “如果乌氏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大王和朝廷自然要安抚一下乌氏熊启笑道。拿什么安抚乌氏?当然是满足乌氏的要求,不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