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_第279章 黑暗中的张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9章 黑暗中的张良 (第2/2页)

中必定有某种特殊原因。

    “荆卿休息一夜,明日起程如何?”

    荆轲迟疑了一下,转目望向赵高。赵高心领神会,随即找了个借口,起身离去。

    荆轲望着赵高的背影,欲言又止。

    宝鼎笑道,“我不告诉他,自有我的理由。”

    “他是你的长史,应该知道。”荆轲担心地说道,“这事必要隐瞒吗?假如他因此……”

    “绝对有必要。”宝鼎说道,“赵高这个人的潜力非常大,将来你会知道他的厉害。”

    荆轲大为吃惊,愣了片刻,问道,“你这是告诉他,你手上还有更多的秘密?”

    宝鼎笑着摇摇手,“你想得太多了。当然,赵高也会像你一样把一件简单的事想得太复杂,结果就是作茧自缚,自己捆住自己的手脚。”

    “简单的事?”荆轲疑惑地皱皱眉,“但我觉得这件事一点都不简单。你怎么会想到张良?不错,张良肯定愿意做这件事,但问题是,你的把柄岂不给他抓住了?”

    “所以我请你出面。”宝鼎笑道,“你是卫人,曾是廉颇、李牧的客卿,这个条件非常好。”

    荆轲听懂了,“你要我背叛你?”

    “正确。”宝鼎轻轻拍了一下案几,“无间之道,无往不利。张良是敌人,但这个敌人的才智高绝,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器,如果用得好,绝对可以在黑暗中给对手以致命一击。”

    荆轲的心蓦然颤栗,强烈的窒息感让他的呼吸突然急促,背心处更是冒出了一层冷汗。

    荆轲的惧色落在宝鼎的眼里,让他顿感不安。荆轲是什么人物?这种小事会让他感到害怕?难道荆轲待在我身边另有目的?

    宝鼎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案几,一双眼睛紧紧盯着荆轲,等待着荆轲的解释。

    荆轲马上冷静下来,神色冷峻,“武烈侯不相信我?”

    “此话何意?”

    “你派人监视我。”荆轲质问道,“是不是宗越的手下?”

    宝鼎愈不安,但他存着一丝侥幸,当即摇头,“无稽之谈。”

    荆轲的眼神逐渐凌厉。

    宝鼎沉吟稍许,忽然想到什么,问道,“你在河北遇到了张良?”

    荆轲脸色微变,两眼渐渐眯起,射出两道寒光。

    宝鼎笑了起来,接着大笑,“荆卿,我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代北如此,塞外如此,中原也是如此。看样子,此次西南之行,老天也会眷顾我,让我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荆轲注视着宝鼎,想到了当年代北那不可思议的一幕,脸色慢慢缓和,低声问道,“我对武烈侯有过承诺。”

    “我对你也有承诺。”宝鼎笑道,“你不应该怀疑我对你的信任。”

    荆轲犹豫了一下,躬身致歉,“张良为救灾赶到河北。我在李牧帐下遇到他,看到张良为拯救生灵而不惜代价,非常感动。李牧请张良刺杀武烈侯,以便帮助齐国夺取中原。张良找到我,希望我以天下苍生为念,帮他一把。我要阻止张良,为此我答应了他。途中我向他透漏了武烈侯的西南策略,告诉他武烈侯早在中原设下陷阱等待齐国的攻击,而武烈侯将亲自赶赴西南与灾民共度难关。”

    “我本以为说服张良很难,没想到张良竟然相信了,并主动要求跟在我身边,一起到西南救助灾民。”荆轲看了一眼面到笑容的宝鼎,继续说道,“我担心他出尔反尔,伺机刺杀武烈侯。张良于是誓,保证此次西南之行将全心全意帮助灾民度过危机,绝不伤害武烈侯。”

    “所以你答应了,把他带在身边。”宝鼎笑道,“我刚才无意中说到张良可以在黑暗中给对手致命一击,结果你心虚,害怕了,是吗?”

    荆轲微微点头,抱歉地说道,“我本不想告诉你。张良过誓,我也相信他,而且他诚心诚意要帮助灾民。我听李牧说,张良为了救灾,已经把家财全部耗尽,如今是一贫如洗。这样的人,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他。”

    “我也相信他。”宝鼎不假思索地说道,“如果他能去西南,可以给我很大帮助。”

    荆轲沉吟片刻,问道,“武烈侯是否打算见他?”

    宝鼎断然摇手,“我灭了韩国,他立志要重建韩国,我和他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见面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还是由你出面与他保持联系为好,关键时刻可以利用他的力量做一些我们不能做的事。”

    “你还是希望我背叛你,以赢得张良的信任?”荆轲问道。

    宝鼎意识到荆轲不愿意做两面三刀的小人,自己的考虑有些不当,于是冲着他摇摇手,“以张良的才智,估计瞒不过他,你还是实话实说吧。此事对赵国有利,对韩魏两国的逃亡贵族也有利,当然,对我本人来说也有利,所以我们有合作的基础,我想你有足够多的办法说服张良。”

    “如果张良一定要去西南呢?”

    “这件事要立即办,而开拓西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你告诉他,你在长沙恭候他的大驾。”

    荆轲不再耽搁,起身告辞。

    顿弱急匆匆赶到梁囿行辕。

    武烈侯没有召集中原军政官长在行辕迎接,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到辕门相迎,只是派赵高在辕门接了一下。陪同顿弱前来的蒙武虽然预感到武烈侯肯定对咸阳的做法大为不满,但没想到武烈侯竟然丝毫不给咸阳面子,对顿弱这位特使怠慢到了如此地步。

    顿弱倒是豁达,对此不以为意。此刻中原的危机还要靠武烈侯解决,他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小事与武烈侯闹得不愉快。

    武烈侯在帐外迎接。进了大帐寒暄几句后,双方便谈到了灾民转移的事,接着就是边境局势。齐国虎视眈眈,韩魏叛逆连续进攻,边境局势异常危急,所以顿弱代表咸阳中枢,恳请武烈侯马上集结军队,征中原各郡地方军。

    武烈侯非常干脆,一口拒绝,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形势很明显,灾民一旦转徙西南,中原危机基本解除,而楚国大后方则陷入了混乱,如此一来齐国也就失去了最佳攻击机会,“你只要去临淄谈判,想方设法拖延时间,只待局势明朗化,齐国就不会攻击中原了。”

    顿弱坚持中枢决策,以大王的命令来威胁武烈侯。

    “我会上奏咸阳,向大王和中枢解释。”宝鼎毫不客气地说道,“你去齐国谈判期间,我会待在中原,暂时不会南下。”

    顿弱当然不会答应,他示意蒙武挺身而出,希望蒙武在这个关键时刻给他以支持。

    蒙武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闭紧了嘴巴。武烈侯在中原是一言九鼎,从军队到地方都是武烈侯的人,顿弱若想在中原立足,先就要换一批军政官长,但咸阳在武烈侯没有离开中原之前,绝对不敢调换军政官长。武烈侯一旦反击,恐怕中原旦夕不保。

    顿弱无奈,只好先行赶赴临淄谈判。

    大河北岸的灾民还是源源不断地南下,其数量之庞大,持续时间之长,让中原的转徙工作异常艰难。

    就在这时,从齐国传来惊人消息,秦国特使顿弱和他的卫队在越过齐国长城后遭到伏击,全军覆没。顿弱遇刺身亡。

    武烈侯闻讯,急报咸阳。

    咸阳震惊。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