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_第三十七章 匈奴人,长啥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匈奴人,长啥样 (第1/2页)

    在座元老们多半生在长江流域的沛县,许多人此生只是从关东打到关中,又从关中打回了关东,一辈子都未踏足黄河以北的土地,遑论北边燕赵之地,甚或匈奴的大本营漠北草原了;

    即便见多识广如张良、韩信、萧何等人,平生也只闻匈奴之名,却从未真正与匈奴人打过交道。

    皇帝的这个问题,把在座诸人都问住了,大殿内顿时静了下来。

    看样子,这会是一次冗长的议事,几名善于察言观色的小黄门借着这个空档,给各人面前的铜案上,一一布上斟满热茶的漆耳杯。

    大家盯着耳杯,沉默良久,还是新赵王张敖率先开口,

    “臣跟随先父在赵地多年,虽未曾与匈奴人短兵相接,但因接壤之故,时时备边,对他们略有了解。

    匈奴亦是古老部族,传说可上溯至上古时夏后氏,也算得上夏朝遗民。

    后人对他们有各种称呼,称山戎有之,称猃狁(xianyun)有之,称荤粥亦有之。”

    “什么?竟是夏朝遗民?这么说,他们是人,不是什么半人半兽之类?”樊哙插嘴道。

    “是人,是人。”张苍小声对他说,“你且耐心听下去。”

    张敖望了樊哙一眼,继续道,

    “将军所言甚是,匈奴人也是人,只是他们长于阴山以北的广袤草原,以游猎牧养为生,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时时迁移罢了。”

    “居无定所?那么说,他们没有城池,也没有关塞?”

    “是了。”张敖点点头,朗声说,

    “咱们汉人住屋宇楼阁,而匈奴人住毡帐,随时、随地皆可搭建拆除。

    我家有个老仆,曾被匈奴人掳去数年,据他讲,曾远远见过单于的毡帐,真是硕大无朋,简直同汉家富户的堂屋一样宏伟。

    但即便偌大的毡帐,只两炷香的功夫便可全部拆卸,一片片毛毡卷在马背、驼背上运走,甚是便捷。

    大草原中何处水草更丰茂,他们便赶着牛、羊、马、骆驼五畜,举家迁徙。”

    众人听他讲得绘声绘色,不由纷纷抬头打量所处的殿中,但见雕梁画柱,八维九隅,高大雄伟。

    大家竭力想象着同样大小的毡房,忽而伫立在千里之外风吹草低的大漠中,忽而又完全消失的景象,心中对匈奴人的灵活机动,便增了几分理解。

    “诶,牛、羊、马,再加骆驼,这才四畜啊,五畜中还有一畜是啥?”樊哙忽然又插嘴。

    “羊,又可分为山羊和绵羊两种,这便是两畜了。”张苍慢悠悠地伸出两根手指,

    “山羊产奶多,易养活,绵羊产毛多,都是草原生活所必须的牲畜。”

    众人一片恍然大悟之声,而刘季把玩着手中的玉卮,目光飘忽不定,心下想的却是,如此一盘散沙般的敌人,连个固定的据点都没有,若我汉军想主动出击,无异于在茫茫草原中大海捞针。

    除非,能派些探子深入匈奴王庭,掌握他们移动方位的第一手情报。

    ***

    萧何近些日子忙着筹备郡国上计之事,于民生最是关心,忙问,

    “那,他们不耕种吗,平时里吃些什么?”

    “他们倒是也耕种,但耕地大约只分布于与我汉接壤之处,耕农多为劫去的汉人。比如我家老仆,当年便是被掠走种地去了。

    匈奴人的日常饮食以畜肉、乳品为主,穿皮革,睡觉盖毡裘,对粮食的需求不多。”

    肉干、奶干最是扛饥,静静聆听的韩信一言不发,本打算置身事外,可脑中却条件反射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