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四章 洛阳城下 (第1/2页)
亮。室威和颜师古率领千牛卫,巳做好了出的吧御二 随着李言庆的身世日益明朗,随着中原战事渐渐平息,李渊显然不太可能再隐瞒李孝基的死讯。 如果说此前李渊隐瞒,是因为害怕言庆意气用事的话,还情有可原。现在,时局渐渐明朗,再隐瞒下去的话,可就说不过去了。到时候李言庆说不定会因此而生出怨念,绝非李渊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当河北战事渐趋平静的时候,李渊立刻派出寞威和颜师古,招李言庆前往长安。 李渊恨不恨尉迟恭? 说实话,是真恨! 李孝基死讯传来,李渊整整罢朝三日。 如果李渊不是皇帝,或者说他现在还只是关陇李阀的阀主,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干掉尉迟恭。 可他是皇帝,自他太原起兵。化家为国的那一天起,他所处的位置。考虑事情的角度,已不再是一家之主那么简单。他需要考虑的是全局,是整个天下”尉迟恭不过是小螃蟹。不足为虑。但同时他又是隋室旧臣,而他的父亲尉迟罗迦,同样也是出身于关陇军事集团序列。 同时,他还是降将,有献城之功。 如果杀了尉迟恭,弄不好就会引一系列的动荡,甚至包括一些降臣的异心。 如今关中初定,中原初定,李渊不敢冒这个风险。所以李渊派出寰威两人,是因为这两人与李言庆颇有关联。寞威更是对李孝基有收容之恩,对李言庆有赏识之恩,可以挟制言庆。 在李渊看来,洛阳战局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如果可以兵不刃血的收取洛阳,那么对下一步平定江南,有着莫大好处。所以洛阳不能出现乱子。且让李言庆先返回长安,削了他兵权。然后好生安抚,慢慢化解掉李言庆心中怨气。反正不管怎样,不能让言庆在洛阳闹出乱子来。尉迟恭嘛倒也的确是一员骁勇大将。 李渊的这些心思。寰威和颜师古都知道。 而李渊也没有隐瞒他的想法,在寅威两人出之前,他再三叮嘱。无论如何都要先把言庆带到长安。 可是,李渊没有想到,他虽想要隐瞒。李言庆却别有手段。 麒麟台的存在,极少人知道。特别是柴孝和接手麒麟台以来,将麒麟台原有的格局推倒。进行重新组合,更着手接收了昔年白衣弥勒的势力。通过这种渠道,还是了解到了真相。 同时,李渊更错估了李言庆对李孝基的感情。 天地君亲师,乃人之纲常。 李孝基不仅仅是李言庆的生身父亲,更是李言庆的启蒙恩师。在五常之中,李孝基就占居了两个。虽然他和李言庆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有些时候,父子亲情并不需要整日生活一起。 窦威和颜师古一直在驿站中等候,到晌午头时,李府派人前来。 “寰公,我家郡王昨夜已率部离开巩县了!” 窦威毕竟年纪大了,一下子未能反应过来。但颜师古心里不禁一咯噔,连忙问道:“王爷去了何处?” 柳青说:“王爷昨晚匆忙召集了万胜军。带着雄、阁、郑、柳四位统领。连夜出,往洛阳去了他临走时还吩咐我等,不要来的太早,以免饶了两位大人的休息。更请两位大人原谅则个。” “去洛阳了?” “是,若算起路途的话。现在攻破已经过了黑石渡,快到偃师了吧。” 窦威不满的说:“王爷怎能这样子?说好了今天去长安,他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颜师古摆手让柳青下去,神色凝重道:“实公,恐怕是要出大事了。“怎么?” “言庆是怎样的一个。人,想来你比我更加了解。他这样突然间改变主意。不吭不响的前往洛阳。莫不是,” 这时候。寄威也醒悟过来,一拍大腿,神情格外激动。 “师古,我们立刻出。” “去哪儿?” “去洛阳,我们去洛阳!” 窦威激动的说:“李郡王一定是知道了什么,否则决不可能食言而肥。我早就说过。这种事情最好还是敞开了说清楚。那尉迟敬德虽是凶手。可在当时,陛下不听。非要让王爷去长安。本来挺简单的事情,现在恐怕变的麻烦了。那孩子是个烈性子,弄不好会出大事。” 颜师古苦笑道:“郡公,难道您没听刚才那人说吗? 李郡王现在怕已到了偃师。咱们就算赶过去,也不可能产生作用啊。” “那也比坐在这里干等的强王爷虽然性烈,却是个知轻重,有分寸的人。如今洛阳尚未攻克。说不定他会顾及大局,暂时不去惹事。我们现在就祈祷,秦王殿下不会这么快攻取洛阳”这样吧,我去洛阳,你立刻返回长安,告诉陛下这边的状况,而后请他尽快想办法。 我在洛阳,会尽量拖延住李王爷,让他保持克制”总之,这件事情终究是要做一个,了结。 颜师古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寞威的法子,在目前似乎最为妥当。一方面他去洛阳设法拖住李言庆。另一方面再请李渊,做出决断。唯有这样双管齐下,似乎才是最妥善的方法。就像寰威所说那样,但愿洛阳不要这么快就被攻破。 听起来很别扭! 来的时候,颜师古也好,窦威也罢,都迫不及待的希望洛阳早日告破。 可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