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安南都督 (第2/2页)
,没有村落,为当地土著俚蛮所控制。” “啊?” “剩下那一小半州县中,如交趾、陆州、峰州、福禄州、武安州等十余个州县,如今还在萧铣治下。 前朝开皇年间,隋文帝平定江南之后,曾试图开发这些地方,所以设立了五十四州县,并招抚钦州俚帅宁猛力入朝。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宁猛力最终没能前来,而是让他的儿子宁长真入朝觐见……隋文帝对钦州宁氏颇为看重,还封了宁长真做钦州刺史。后来杨广登基,先是对吐谷浑开战,而后又接连向高句丽用兵……以至于岭南各州县就听处于荒废状态,一直由宁长真执掌这个区域。” “那不就是说,这所谓的安南都督府,什么都没有?” 朵朵不由得惊呼一声,“那养真过去,又能有什么用处?” 李言庆笑了笑,并没有出声。 他站在地图前,静静的观看,一言不发。 “也不能说什么都没有。” 长孙无忌笑道:“其实在仁寿年间,还有大业初年,为保障岭南道的开发,朝廷甚至把当地的土皇帝冯盎调到了中原。只是三征高句丽失败后,天下大乱。冯盎又趁机返回岭南,使得开发不得不中止。如今,钦州,邕州两地,还有一些根基。 但除此之外,其他各州县不免就有一些荒凉……” “什么荒凉,要我说,就是一个烂摊子……养真,要不然你和陛下说,不要去了。” 裴翠云蛾眉紧蹙,忍不住抱怨道。 “什么也没有,还要面对两个地头蛇……俚人也好,冯家也罢,如今都还没有决定立场。养真这么赤手空拳的过去,岂不是任人宰割?不行,太危险,还是不去的好。” 原以为这岭南是一趟好差事,如今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流放也就罢了,看上去更危险重重。 连长孙无垢都露出担忧之色,看着李言庆,虽未开口,可那双明眸中,已写满了她的担心。
“其实,未必有太多危险。” 李言庆突然开口,手指一片海域,“这地方不差,物产很丰富,而且还有一个天然的不冻港可以使用。由此而出,可鸟瞰东南……呵呵,若非如此,陛下焉能给我如此巨大的权力?” 持旌节,大都督? 这权力就犹如晚唐时期的节度使一样。 如果不是这么一块荒凉之所,只怕李渊也不会这么放任李言庆。 “辅机,立刻派人前往洛阳,请柴公火速把那个名叫扶南的家伙送到巩县。” 扶南,是真腊国的使者。 这真腊国,也就是后世的柬埔寨。 大业末年的时候,真腊国国主伊奢那先派遣使者至洛阳觐见。 不成想这扶南没有见到杨广也就罢了,没过多久,天下大乱,断去了他归国之途。随着局势一日比一日恶化,洛阳鸿胪寺根本顾不得这位真腊国的使者。这扶南也够可怜,身上的钱帛用完了之后,不得不靠着在通远市做工而生。洛阳战败之后,柴孝和在第一时间进入了洛阳,并发现了扶南,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 没想到…… 李言庆笑呵呵对长孙无垢道:“观音婢莫要担心,你夫君我可是神通广大……岭南如此模样,却正好我施展拳脚。” 就在这时候,屋外传来梁老实的声音。 “王爷,徐将军派人前来,在厅中求见。” 言庆一怔,愕然道:“世绩这时候派人过来,莫非有什么紧要的事情? 辅机,你随我一同过去看看……” 说罢,李言庆带着长孙无忌往外走,径自来到王府大厅中。 一进大厅,只见厅中一老一少,同时起身。 那年少的倒是不陌生,正是马周。 可他身旁的青袍老者,李言庆却不认得。 “马周,世绩那边出事了?” 马周连忙上前行礼,“王爷,徐将军一切安好。我来之前,他和苏将军正准备动身,前往襄州。 徐将军听说王爷要去岭南,所以让我和李先生一同前来。 将军说,李先生对岭南极为熟悉,说不得能为王爷分担忧愁。” 李先生? 言庆好奇的向那青袍老者看去。 但见那老者年过五旬,须发灰白。他的体型很健硕,气宇间,透着一股行伍之气。 李言庆正奇怪,这李先生是何来路? 却听身旁长孙无忌惊呼一声,“敢是李叔父,李大将军吗?” 老者一怔,愕然看着长孙无忌道:“你是……” “家父长孙晟,我是长孙无忌,十余年前曾在家中,见过大将军。” “啊,竟是小公子?” 老者连忙上前,却让李言庆目瞪口呆。 大将军? 这人莫非是隋室官员。 长孙无忌见过礼,而后笑呵呵向李言庆介绍道:“养真,你或许不认得大将军。 李大将军乃开皇元老韩擒虎韩柱国的外甥,仁寿年间曾为左武卫大将军,与家父关系极好……李叔父,这位就是我那妹婿,河南王当面……” 韩擒虎的外甥? 那不是李靖吗? 李言庆正感到不解,就见老者上前见礼:“草民李端,拜见河南王。” “啊,李将军免礼……” 说着话,他抬头向长孙无忌看了一眼,疑惑问道:“敢问李将军,可识得李靖?” 长孙无忌忍不住大笑。 李端也笑了,他回答道:“王爷,李靖乃端之弟,他表字药师,而端表字药王。” 李言庆,目瞪口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