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三章 俚人之王 (第2/2页)
了生蛮。 罗窦,现在就属于生蛮。 但罗窦进山,并不是因为政府的缘故,也不是他不想出山。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复杂。其主要的因素,就是罗窦所在的部落和宁长真的部落是世仇。罗实的父亲死于宁猛力之手,但宁猛力的老子,却是被罗簧的父亲所杀,若要论起渊源,只怕能追溯到西晋南渡,建立东晋政权的时代。 后来罗窦又站错了队伍,和王宣仁一起反隋。 王宣仁被提夫人所杀,罗窦也就成了孤魂野鬼,退进了粤西山中。当时鱼俱罗为监军,见罗窦勇猛。不免生出几分敬意。罗窦当年能保全实力退进山里,也盖因鱼俱罗高抬贵手。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当年留下的一份情意,居然真起了作用。 罗窦,身材不高。 勉强七尺身高,站在李言庆跟前。不免显得有些猥琐。 加之常年在深山老林里讨生活。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加苍老。 不过,身材虽然短却极为结实。脖子短粗,挂着一串兽牙项链。透出刻悍之气。 李言庆一行人抵达罗窦的驻地时。已经是三更天。 罗窦居然还没有睡,和他的侄儿罗窠,就守在驻地中,等候李言庆一行人的到来。 “我听说,你想动宁长真?” 李言庆屁股还没坐稳,罗窦就开门见山的问道。 幸好,在来的路上,鱼排军已经介绍了罗窦的性子。否则的话,李言庆还真不知该如何开口。 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罗窦的情况并不算太好。 这山里的生活,非常艰苦,而且颇为凶险”如果不是麦子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罗窦弄不好。很难在山里生活下去。 看样子,宁长真把他逼得也很惨。 脸上带着凶悍之气,一双环眼,更流露杀戈之意。 李言庆沉声道:“非是我要动宁长真,而是朝廷,要拿宁长真的人头祭旗。” 罗窦挠挠头,“你们汉人的朝廷,我不懂,也不想懂。 我只问你,你进山来,是不是想让我帮你对付宁长真,哦,应该是帮朝廷对付宁长真。” “都老祖上,当年曾在陈朝为官。” 鱼排军恰到好处的介绍了一句,令罗实不自觉的挺起了胸膛。
“隋杨已亡,李唐当兴。 我此次南下,正为”好吧。我明说了。我就是要对付宁长真!不仅要对付他,而且我还要他的项上人头。” 李言庆现,和罗窦这种土著说话。文绉绉的没什么作用。 索性收起那套礼法之说,把话挑了个明白。 “你和宁长真有仇?” 从李言庆话语中,罗窦异出了几分恨意。 李言庆冷哼一声道:“宁长真是我杀母仇人,我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 “哈哈哈,说的好!” 罗窦凝视李言庆半晌,突然间畅快的大笑,“老子对宁长真,同样是恨之入骨。 好吧,你有多少人?” “未带一兵一卒。” “你在消遣我吗?” 罗窦闻听,顿时勃然大怒,“老子可不没有进老太婆那么傻。你们不出一兵一卒,难不成让我洞中儿郎白白送死吗?你知不知道,那宁长真手中有多少兵马? 万一冯家趁机找我麻烦,我这三十三洞儿郎,就难以在岭南立足。” “我若告诉你,冯家不会出手。你怎么说?” 李言庆神情自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我李唐大军,已陈兵于江水,南下不过早晚之间。如今这天命在我李家,冯氏若执迷不悟,我可以向你保证,他们若对都老不利,我定助都老,灭冯氏一族。” 李言庆这般自若,令罗寰慢慢坐下来。 白眉紧蹙,良久之后道:“可是这般硬样,” “都老,我此次前来借兵,绝不是要都老和宁长真死拼。 我意助都老夺取钦州,不过都老要助我平定岭南同样,钦州夺取之后,宁长真部属,可尽归都老。这样一来,想必都老对冯氏的忌惮。也会小那么一点了。” “不死拼吗?” 罗窦不免心动。 俚蛮内部的争斗,虽然很酷烈,但基本上会有所保留。 毕竟俚人的数量并不多,若死拼的话,哪怕罗实赢了,也会元气大伤。 罗簧虽然不知道“鹃蚌相争,渣翁得利。这句话,可这道理,他也不是不明白。 在他眼里,汉人就是那得利的渔翁。 即便是要合作,也必须加以提防,,毕竟,这古往今来,汉人事后算账的例子可不少。 “都老,咱们干了!” 一旁的青年,忍不住开口劝微 “你住嘴!” 罗簧怒斥一声,又陷入了沉思。 李言庆说:“都老,自古百越英雄辈出。我极为敬服。隋杨无道,以至于参去了天下。如今困守于钱塘,不过芶延残喘而已。冯氏至今未曾表态,也说明他们清楚大势。宁长真不知天时,合该当亡”当今圣上,乃五百年不世出的明君,断然不会做那对不起朋友的事情。我可以保证,若都老率部归附,朝廷一定会大力协助都老。凡我治下,俚人治俚”我只是希望,俚人能和汉人一样,过富庶的生活。享太平的岁月,而不是如现在这般狼狈。” “俚人,治俚?” 罗窦忤然心动。 谁不想过上好日子,谁又不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安享太平? “你,真的可以保证,你刚才说的那些吗?” 鱼排军一旁笑道:“都老,您可能还不知道他是谁。他就是朝廷派来岭南的使者,是当今圣上的侄子。贵为王爷。而且,李王爷在中原享有盛名,素以仁义而著称。 他既然这么说,那就代表着朝廷的意思,都老,您苦了一辈子,此事若能成功,说不得还能当上朝廷的大官呢。” “期” 罗簧抬起头,凝视李言庆。 “我,也可以做官?” 李言庆哈哈大笑,“都老,做官算不得什么。 此次若能铲除宁长真,以都老之功勋。本王可向朝廷奏请,拜都老为俚王,如何?” “俚王?” 罗窦的眼睛,瞪得溜圆。 李言庆正色道:“不错,就是俚王”俚人,之王!”,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