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草根奋斗_第56章 红星改制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章 红星改制风 (第2/2页)

厂的包袱,一旦承包者经营失败,仍要面对三百多职工的安置问题,这半吊子的事情恐怕是领导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上近些年承包企业这种做法已经越来越少了,改制成了大势所趋。

    相比之下,改制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红星厂的问题,如果成功,将树为典型,领导们面上都有光。如果失败,之后的事情也与市里无关,人员安置的问题早就在改制的过程中解决掉了。

    但改制的方式却有很多种,改制之后父亲的位置又在哪里呢?

    蒋淑英也担心这个问题,说:“如果真的改制了,你会不会就跟着下岗了?”

    张原迟疑了一下,说:“顾市长问我,要是进行改制,有没有信心以法人的身份带领红星厂走向新的辉煌。”

    蒋淑英惊道:“什么?你当法人?你有钱收购红星厂吗?这不是开玩笑嘛!”

    张若晨现在对自家的家底可是很清楚的,一共就几万块钱,恐怕将就着能买下厂里最便宜的那台机床,而且这些钱已经被他投资给小姨夫林伟了,收购红星厂不叫开玩笑,那叫纯粹扯蛋。

    可话说回来,顾市长又不是什么闲得无聊之人,平白无故的怎么会把父亲叫到车上去扯蛋呢?这里面恐怕还有别的什么玄机。便问:“爸,顾市长还说什么了?有没有透露一下改制的方式?”

    张原摇头说:“别的再没说什么,估计这事市里还没有统一意见。”

    张若晨皱着眉头,一时间也有些想不明白。

    在原来的历史中,大概就是这个时间点上,秦州进行了第一例国企改制。但试点对象不是红星厂,而是一家水果罐头厂,采用的方式是管理层收购。那家罐头厂规模还不如红星厂大,一共也就一百多职工。但这件事当时闹得动静挺大,所以张若晨知之甚详。

    华夏国从78年开始进行国企改制,至今已经快二十年了。有成功的,有失败的,国有资产在这个过程中也不知流失了多少。秦州市经济发展滞后,在这方面也迟钝得厉害,到现在也没什么动作。有几家大型国企倒是完成了改制,但都不属于秦州市管辖,所以不能计在账上。而顾市长显然是要在任期内开这个先例,只是不知道这一回为什么没有选择罐头厂,而是看中了红星厂。难道这里面有自己的原因吗?

    曾经的那次罐头厂改制,作为秦州国企改制第一案例,透明度可是相当之高,不管是资产评估还是人员安置,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或监督,想浑水摸鱼门都没有。但后来因为经营者管理不善,加上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以及栽培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更倾向于新鲜水果,最终罐头厂经营了不到两年就破产了。

    参照这个事件,这一回红星厂应该真的是要走改制之路了。但让父亲做改制后的企业法人,怎么看都像是天方夜谭。顾市长总不会以为我们家有百万家底吧?

    蒋淑英见这爷俩端着饭碗做哲人思考状,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拿筷子敲了敲盘子,说:“改制改制,说了半天八字还没一撇呢,犯得着你们那么费心思吗?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再说,赶紧吃饭!”

    张若晨与父亲相视一笑,母亲的话虽简单,却是至理啊!

    这时敲门声响起,张若晨过去开了门,见来人是吴启,忙让进屋内。

    蒋淑英说:“小吴还没吃饭吧?在这吃一口吧。”说着就要去拿碗筷。

    吴启连忙说:“不了不了,家里预备着呢,我有点工作上的事跟师傅汇报一下,说完就走。”

    张原说:“什么事啊,这么着急?”

    吴启竖起个大拇指,说:“师傅,还是你有本事。早上跑了趟物资公司,快中午的时候人家就打电话过来,问我们订材料的规格和型号,我报过去之后,人家说下午就可以派车去拉回来了。”

    张原喜道:“这么快?物资公司没说付款的事?”

    吴启说:“只说是照旧例,没说别的。”

    张原心想,照旧例那不就是先欠着么,顾市长的面子果然不一般。只是这一回有特殊原因,下一次就算能痛快给发料,资金的事还是会谈的。

    他却不知,物资公司对于货款的事还真是不怎么在意,反正大家都是市属企业,欠来欠去都是市里的钱,只要有单据能对上账就行了,完全不用考虑担责任的问题。

    张若晨问道:“小吴叔叔,物资公司的人是直接找的你,还是找的供销科?”

    吴启愣了一下,对张若晨关心厂里的事情还不是很适应,说:“是打到我师傅办公室,我过去接的电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