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暴_一八九、千秋一道统(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八九、千秋一道统(九) (第1/2页)

    “天如,你如何来了?”史可法一脸惊讶。

    他们此前有约,史可法正面批笞俞国振之妄,而张溥则借着他与俞国振曾经有的交情从侧面迂回。但方才与俞国振的对话,让史可法明白,张溥的侧面迂回之策已经不可行。

    此时他正斥责俞国振,自觉俞国振无言可辩,终于占了一回上风之际,张溥却突然出现了。

    他颇有些担心,张溥的出现不但于事无补,反而jī起俞国振的怒火。

    但是,俞国振对张溥的出现,似乎并无什么愤意,他笑吟吟看着史可法与张溥对话。

    “道邻兄,我是在庐州新见特刊,只觉其中妙语连珠,深得我心,故此忍不住,前来拜会济民贤弟。”张溥向史可法使了个眼sè,然后将手中的手册递了过去。

    史可**了。

    他此前就与张溥说了,十一月的那刊中所载,实在是对礼法纲常的极大破坏,甚至可以说,直指儒家之根,让人怀疑古代圣贤。

    此前儒学之中,就是张载这般志向远大之辈,也只是说“往圣续绝学”,而没有谁敢自称自己必然超越古之圣贤的,唯,几乎就是指着鼻子说,你孔老夫子言必称周礼的观点已经过时了,尧舜禹时代和今天相比就是渣渣!

    正是虑及这一点,身东林党人、读书种子,史可法敏锐地意识到,看似只在讨论自然与社会的演化,实际上攻击的却是儒家的两大支柱之一:礼。

    克己复礼,是仁也。孔夫子所说要复的,是周礼,后世托古改制者,也动辄就拿周礼说事,从王莽到王安石,概莫如是。托言于古,几乎是朝廷政治的一大默契,但现在,直接掀了桌子,让这个默契游戏玩不得了。既然礼都被玩坏了,那么仁又何以凭?

    史可法觉得,张溥应该深明此事才对。

    他茫然地接过年终特刊,然后翻开书页,很快就翻到了目录。

    年终特刊的书页,比起正常时要少了多,大约只有正常时的三分之二左右。史可法的目光顺着目录往下,目录第一,便是方孔炤所撰之文,。

    然后史可法的脸就火辣辣地疼痛,方家是易学大师,而百经之首,甚至可以说,儒道二家,皆传自易!

    何况据说乃是文王被拘于羑里而演著,文王、周公,这可是孔子之前的圣人,他们的言行,就是孔子的理论依据,甚至连“周礼”都是他们制定的,否定他们,就是否定孔子身!

    在之中,方孔炤第一段“乾道变化各正xìng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引出天道变化不息、万物应天道变化而变化的道理,并在中寻摘句步步考据,生生将与连结在一起,虽然史可法觉得他这考据几乎是对过去学的一种颠覆,却不得不承认,这是另辟蹊径,将学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紧接着第二篇的作者名字,又让史可法的脸火辣辣的痛。

    黄道周。

    这又是一位学大师,同时是东林巨擘,史可法虽然师从左光斗,但那只是政治名声,在学术之上,离黄道周相差甚远。可以说,史可法东林之将,而黄道周却是东林之旗。

    ,这是黄道周的文标题,他却不是从的角度去谈天演进化论,而是从儒家十三经中的角度谈,正是因天演进化,先者必老,后者须孝,而事亲只是孝之先,忠国方孝之进化。

    史可法觉得自己xiōng中气血翻滚,嘴里憋着一口腥气。

    再看目录第三个名字,陈继儒。

    “陈眉公!”史可法吸着冷气。

    陈继儒号眉公,乃文坛领袖,其名声,甚至比黄道周还大!

    史可法干脆不去翻内容,只看名单,便又看到了方以智、孙临、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归庄……

    那口腥气,再也忍不住,喷了出来。史可法只觉得天旋地转,他惨然面对俞国振:“好手段,好手段……当是掘我东林根基矣!”

    俞国振淡然一笑,史可法想多了。

    虽然这些名字,可以说都是此时俊彦,但俞国振只是抢先一步,打了一个插边球。这些人或与方以智关系亲密,或与徐霞客挚友,很多都是却不过情面,没有细思之下的作品。

    象方孔炤,自不必说,那是他名义上的长辈,又有方以智参赞,知道这是文坛一盛事,自然会尽力。但象黄宗周、陈继儒,那可都是徐霞客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