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八二、坐断齐鲁战未休(二) (第1/2页)
此人相貌儒雅,面带微笑,看到俞国振转过来,立刻恭恭敬敬地长揖到地:“当初李太白云,‘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以学生愚见,李太白若在今日,只会道但愿一识俞南海才对!” 他被虎卫挡在离俞国振约有二十米处,俞国振行了过去,抱拳拱手:“先生有何指教?” 此人身边跟着数十名百姓,分明是来找他的,也不知是不是虎卫有什么违背军纪之事。就算俞国振约束得再紧,虎卫的制度再严,违背军纪的事情也总难免,不过千分之五左右的小事件对于百姓来说影响不是太大,而且主要还就是打骂粗暴之类的冲突,也不能说全是虎卫的错。 那人听到俞国振问,神情慎重,向后退了半步,然后猛然跪下:“学生孙之獬,恭请南海侯身登大宝,上应天心,下合民意,吊民伐罪,征讨不臣!” “小民等恭请南海侯身登大宝!” 随着那自称孙之獬之人的话语,众人尽皆拜下,而虎卫没有想到对方来了这样一出,不禁茫然,有人甚至情不自禁也拜了下去。 拜得人越来越多,就是俞国振自己,也不禁一时间飘然。 若是喊万岁的人多了,被喊者难免也会生出自矜之心,这是人之常情,即使圣贤也不能避免。无非是短暂的失神之后,俞国振立刻警醒:自己想要当皇帝,还需要有人来拥立么,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哪里用得着这样! 他厉声喝道:“都起来!起立!” 拜下去的虎卫顿时想起,自己可不再是眼前这些人一样的普通百姓,而是虎卫。他们有些狼狈地站了起来,看着俞国振的目光里带着迷糊,或者心中还在奇怪何自己就身不己随大众拜了下去? 却不知人是群居性动物,而且极易受旁人感染,虎卫的自制力算是比较强的,却终究也是普通人。 “南海侯此民心,不可违也,还请南海侯顺应民意,臣等不甚惶恐之至!” 孙之獬声音轻颤,显得极至诚,俞国振向旁边示意了一下,有虎卫几乎将他强行掺扶而起。 “孙先生言过了。”俞国振道:“今日之事,到此止。” “侯爷如今坐拥十万雄师立基南海,兵精粮足,正成大事之时,此乃天授之机,侯爷不取,必遭其纠!”孙之獬急切地道:“侯爷……” 若说最初时俞国振对此人没有好感,那就太虚伪了,但他如此急切地想要俞国振登基称帝,让俞国振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妥。他并不怕登基称帝会遭至南明小朝廷的攻击和反对,但是现在称帝总让他觉得自己做的还是极端不够。 他做了什么?救民于水火现在还只是限于全国人口的七分之一甚至不足而且其中绝大多数还未脱离水深火热的境地。斩灭阻碍华夏崛起的敌人尚只是除了几只小虾米,真正的阻碍还在于内部。世界的历史还未恢复到这一千八百年来最正常的道路上来欧洲的那些一神邪教文化熏陶下的人仍然未受华夏文明的教化。 几样大功,一件未成啊。 想到这,俞国振摆手道:“此话再也休孙先生是地人?” “学生是淄川人,这些时日见着侯爷民不辞辛劳,心中甚感佩,与父老乡亲商议,故有此议。”孙之獬没有再坚持,他恭声道:“昔日大禹治水而有天下,今日南海伯亦治黄河,功绩之大,堪比大禹!” 俞国振又问了他一些当地风土人情,讨论了一番治政之策,发觉这人肚子里确实有些货,心中不觉得有些奇怪。待想到最初时他以李白见韩朝宗之语打动自己,便知道其人意:他大约是想来求官的。 此人马屁拍得不错,肚子里面也确实有货,但俞国振有一个他自己制定的制度不会改变,那就是所有旧文人,若不在新襄治下的地方上调研半年以上,并且写出调研的心得,经考核合格,便不得用主官。因此虽然孙之獬其后透出愿意效力之意,俞国振都是微笑,反问他愿不愿意去南海见见。 此时俞国振并不知道,这位孙之獬在原的历史上大大有名,建虏入关首倡剔发易服者,便此人也。若给华夏史上汉jianian排名,此人便不进前二十,也可以进前三十了。 孙之獬却极是失望,他是阉党出身,魏忠臣时颇得意,甚到还当过顺天府乡试主官。可阉党倒台之后,他便落魄,罢职永不叙用,这是他一生永远之痛。此次俞国振入山东,他初时持观望,但此刻见瘟疫已定,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