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 (第3/3页)
仅是番商同贼人勾结,问题尚好解决。怕只怕,府衙内部被买通,或是有当地大族牵涉在内。那样一来,想查明此事,恐怕要大动干戈。 事闻朝中,必当掀起波澜。 浪头打下来,劲道绝不会小。不知牟指挥使能不能扛得住。 赵榆咂咂嘴,要不然,向指挥使建议,拉东厂“下水”? 反正在朝官眼中,厂卫狼狈为jianian,沆瀣一气。遇到这样的“好”事,锦衣卫自然不能独享。 赵榆笑呵呵向外走,中途忽然停住,转身问道:“本官闻得,顾千户同翰林院侍读学士杨瓒关系莫逆?” “杨侍读暂住下官家中。” “哦。”赵榆点头,“甚好。如有机会,本官-欲-同杨侍读一晤,可请顾千户帮忙引荐?” “佥事有意,下官自当从命。” “多谢。” 赵榆颔首,又指向海图,道:“这几座海岛,上边标注的东西很有意思。如这五人是知情者,千户不妨多问问。” “有意思?” “很有意思。” 赵榆不只认识海图,更认识图上的文字。 “不是金银就是珍珠,千户不觉得有意思?” 话落,赵榆摆摆手,前往关押疑犯的囚室。 刑房门关闭,铁石-摩-擦,发出一声钝响。 顾卿转过身,冷冷的看着五名壮汉。 后者听到赵榆的话,心知事情瞒不住。他们能扛住鞭子,那几个番商瞧着就是软-蛋。 抛开最后一丝侥幸,五人终于开口,将抢劫海图的目的和盘托出。 “我等抢夺海图,不为其他,只为图上银矿及倭人藏宝。” 银矿?倭人藏宝? 顾卿挑眉,再看海图,发现仍是看不明白,表情更冷。 见千户脸色难看,校尉力士会错意,又举起鞭子。 壮汉们齐齐吐血,很是哀怨。 不说要打,说了也要打。 就算最没人性的海盗,也不会这般凶恶! 还让不让人活? 诏狱中,番商和壮汉心肝发颤,一片水深火热。 灯市内,朱厚照左手提灯,右手握着两个糖人,看什么都好奇。 杨瓒随驾,提着一盏绘有花鸟虫鱼的走马灯,不时为朱厚照讲解灯上的故事,偶尔驻足某个摊位,等天子猜谜。 发现天子皱眉,杨侍读立即让开位置,笑眯眯抬手,请谢丕顾晣臣上前。 “还请两位仁兄帮忙。” 他不会猜谜,早有备案。 有两位货真价实的大才子在,也轮不到他出场。 没法拒绝,两位被坑的才子只能认命。几次下来,随行家人都没能空手,彩灯不算,作为彩头的笔墨纸砚、钗环玉佩堆成小山。 锦衣卫忙着搭建“人墙”,没法帮忙。王忠和严嵩自告奋勇,为天子提灯。 “卿等果然忠心。” 忠心? 王给谏和严给谏互相看看,除了苦笑,唯有苦笑。 不过,能在天子跟前混个脸熟,也算得偿所愿。 从街头走到巷尾,凡是有灯谜的摊位,都遭到一行人的“扫荡”。 才高八斗的谢丕,足够让摊主头疼,加上学富五车的顾晣臣,堪比台风过境,席卷起来,不留半点渣滓。 两人合力,压根没有猜不出的灯谜。 如果不是人太多,怕坏了生意,左右摊位的工匠商人当真想挥舞扫把赶人。 这是猜谜? 分明是砸场子! 好在谢状元和顾榜眼知晓人情世故,没把事情做绝。既让朱厚照拍手,又给摊主留下余地。 几次下来,朱厚照对两人观感大好,不及杨瓒地位,也多出几分亲厚。 离开最后一个摊位,朱厚照手里的糖人只剩细杆。 “前方有间茶肆,老爷不妨过去歇歇脚。” 张永抱着一堆锦囊木盒,半点不妨碍说话。 “也好。” 朱厚照接受提议,道:“杨先生,快些。” 杨瓒提着彩灯,路过张永时,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 这间茶肆有锦衣卫看守,比福来楼更为安全。 朱厚照半点不晓得内情,到了地方,噔噔噔跑上二楼,等伙计送茶时,令张永谷大用挑出几只木盒。 “这支钗上有佛文,太皇太后必定喜欢。” “玉镯给太妃。” “簪子送给母后。” 摆出三个盒子,朱厚照仍没有停手。 “这方砚台是朕猜谜所得,送给杨先生。” 杨瓒微愣,他也有? “谢陛下。” “不用。” 朱厚照挥挥手,继续在彩头里拨拉,又选出两支笔,两个造型奇巧的笔筒,推到谢丕严嵩四人跟前。 “几位爱卿辛苦。” 四人谢恩,拿起天子赏赐,禁不住心头发热。 此物粗陋,不及寻常所用半分,却比任何赏赐都显珍贵。 送出礼物,朱厚照拍拍手,袖子一挥,猜灯谜所得之物,在场人人有份。不够分,自己商量,劈成几瓣也没关系。 不够分就劈开? 众人跪地谢恩,表情都有些扭曲。 该感动吗? 应该。 可这样不靠谱的赏赐,当真是世间少有,平生仅见。 杨瓒默默转头,不知该说什么,唯有不发表意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